茹会:稳住“粮袋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淄博日报 2020-07-14 04:11 大字

空中植保飞机轻盈作业,地面智能喷灌机水花四溅,无垠的碧绿玉米杆随风摇曳……盛夏时节,一幅生机勃勃的现代农耕图在高青县木李镇乾旺村的田野里徐徐展开。

乾旺村党支部书记茹会站在地头上,看着来回穿梭的机械,满目欣喜。连任党支部书记25年来,茹会带领村民们,从发展循环农业到探索村社共建,从壮大集体经济到带领村民增收致富,以“支部+合作社”的模式走出了富民强村的新路子。

从1村到5村蹚过25年“支书路”

3年前,对木李镇的大部分人来说,乾旺村还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对当时担任原茹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茹会也是如此。

改变,源于2017年。原先茹窑村、小田村、杨庄村、大田村、贩牛崔村5个村重新规划联合成了乾旺村,全村340户,1180口人。

从茹窑村到乾旺村,茹会继续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至今。

“无论咋变,我的责任始终没有变。”提起村居的变化发展,茹会说,从自己首次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开始,就深感肩上责任重大。“如今的茹窑村,实际上是5个村子中带头发展的‘老大哥’,肩负着以强带弱、引领脱贫的重要责任。不过在以前却是一个实打实的贫困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

1995年,年轻有为的茹会首次当选茹窑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伊始,他遍访老党员、困难户、钉子户,探索治村兴村之路。

为了改变村庄旧貌,茹会决定对旧村址重新开发。茹会第一个站了出来,用自己的拖拉机作为抵押贷款50000元,进行村庄改造开发。最终搬动土方40000余立方米,把村里的闲置宅基地全部拆除,整理出了150多亩耕地。1998年春天,全体村民喜迁新址。2002年,他建起了蔬菜大棚,紧接着上了沼气池,用沼液沼渣培植大棚农作物,搞循环农业新模式。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鼓励支持承包土地流转,这再次给了茹会极大的启发——领办合作社。2014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茹窑村兴茹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了,全村350亩耕地全部流转,村民入社经营。“合作社的模式是股份+合作、底金+分红,老百姓用土地入股,一亩地一个股份,一个股份(每年底金)1000元。当时,这种模式在高青还是第一家。全村土地由合作社托管,农民的承包权既没有丢失,也没有淡化,在外打工的解除了后顾之忧,无形中还增加了他们的收入。社员年底分红,再加上外出打工挣的钱,一年就能拿到四五万元。

一社两机制探索出抱团发展新模式

2017年,乾旺村成立,茹会也将“茹窑模式”一并带了过去,通过村党支部带领群众领办合作社,积极探索“村党组织+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模式。但茹会也慢慢发现,像原茹窑村完全托管的模式,在其余四个村并不能完全适应,考虑到实际,实施“一社两制”融合发展来推动土地集约化经营,或许是一个新的出路。

“这还托了中化高青MAP(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技术服务中心的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的福。”该中心以将高青县打造成整建制优质粮食订单生产基地县为目标,可为农民提供从良种供应、耕种播收、化学防治、订单回购到粮食仓储的全过程社会化服务,实现粮食规模化、产业化种植,帮助农民种出好粮食,卖出好价钱。

乾旺村2018年开始与中化MAP农业种植合作,对2000余亩土地进行了半托管服务,通过购买大型农机、配套农具及无人机等农耕设备用于耕种,大大节省了生产成本,合作社盈余服务费收入与群众进行二次分红。

“一社两制”,半托管服务。在茹会的带领下,坚持因地制宜的乾旺村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让群众得到了实惠,也尝到了规模经营的甜头。

(张雪许炳棋)

新闻推荐

高青县实验小学: 召开重点工作安排部署会

近日,高青县实验小学在德雅楼多功能报告厅召开重点工作安排部署会,会上,副校长张兴禹对本学期前期教学工作进行了总结并...

高青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高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