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青:晒“三资” 亮家底 肃正气

淄博日报 2019-08-06 01:09 大字

“规范农村集体‘三资’,不仅能够维护好集体经济发展的成果,保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更是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治本之策,有利于从源头上遏制村干部违纪违法行为。”高青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李慧表示。

今年以来,高青县将农村集体“三资”清理规范工作作为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抓手,采取“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方式稳步推进。

釜底抽薪遏制“微腐败”

据统计,近三年查办的违纪违法案件中,涉及村干部的案件占37.8%。其中,涉及“三资”问题的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达90%。究其原因,是不少人钻了“三资”管理不规范的空子。

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通过三资清理工作,对农村集体“三资”实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建立电子台账,对村集体资产资源的变动情况及时入账管理,防止村集体随意处置资源资产。同时,对租赁和承包的资产和资源,全部规范成统一编号的制式合同,杜绝合同漏洞的出现。此外,高青县还探索三资管理系统和网上银行系统在线直联,进一步提高农村集体财务的规范化管理水平。

通过一系列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蝇贪”获取不正当利益的空间也越来越小,从源头上预防了村级财务工作中违规违纪问题的发生。

纠纷隐患化解于无形

农村资产、资金、资源等“三资”问题是村民关心的问题,也是矛盾纠纷频发的诱因。据统计,近三年来,高青县涉农信访案件中反映“三资”问题的占60%以上。

“很多举报未必都是事实,有时只是不公开、不明白惹的祸。近几年,由于群众对村集体资产、资源及村收入不清楚造成对村干部、村两委班子不信任、不支持的现象屡见不鲜。‘糊涂账’就像埋藏在干群关系间的一颗定时炸弹,不清理掉随时都会引爆。”芦湖街道纪工委书记张加玺说。

通过村集体亮家底、晒“三资”,村民吃了“定心丸”,心里亮亮堂堂,打消了疑虑,增强了对村干部的信任感,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有效化解农村基层矛盾隐患,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提前清障助乡村振兴

“推动乡村振兴,必须找准关键问题和关键制约。一是村集体经济薄弱,二是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不到位。”7月19日,县委书记王金栋在全县农村集体“三资”清理规范工作会议上说。

芦湖街道作为试点,早在3月就打响了农村集体“三资”清理规范工作“第一枪”。目前,共清查各类土地(含坑塘)等集体资源10536.26亩,规范合同3894份。21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增加75.8万元,村均增加3.6万元,所有村集体收入均达到3万元以上。

“前些年,为了给村里修路,村委和班子成员集体为村里贷款近30万元,但是村集体几乎没有经济收入,每到还贷款的时候压力都很大,更别提搞项目建设了。通过‘三资清理’,村集体增收22万多元,加上高速路占地补偿,不仅还清了贷款,还有富余的收入可用于村集体建设。”张道传村党支部书记张汝杰说。

此外,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发展,产业发展离不开征地迁占。“当前,土地权责不明确,多占抢占的土地存在纠纷,这些都是阻碍征地拆迁的难题。‘三资’清理基本杜绝了这方面的隐患。”芦湖街道西马管区党总支书记卢庆说。

新闻推荐

全县生源地助学贷款培训在高青一中举办

近日,高青县生源地助学贷款学生贷前培训会在高青一中举行,助推贫困学子大学圆梦。县教育和体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相关领...

高青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高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