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滩区独有的习俗扎天灯 一盏天灯传祝福
3月4日,正月十七,黄河滩区高青县木李镇北李村的村民李振太将高处的天灯取下,小心翼翼地收好。“天灯从腊月二十七一直亮到正月十七,明年春节期间还要接着扎天灯。”李振太说。
过年扎天灯是李振太家里的一个习惯,至今已有60多年,这种民俗习惯在高青其他村镇从未见过,也无相关的文字记载;至于从何时兴起又从哪里传入高青的,当地人都说不出来。
“这一习俗是从我过世的岳父李维安那里延续来的。”今年63岁的李振太向记者介绍,他的岳父早年是“船户子”,十几岁就在黄河上当船工。并且他还是“家掌”,就是通常说的船长。俗话说,水火无情。在黄河上撑船当“家掌”那不是一般的技术活,整天与水打交道不一定哪天会遇到危险。因此,船户子家有很多讲究,有不少忌讳。比如说,在船上晒鞋不能反着晒鞋底;在吃鱼的时候吃完一面不能说翻过来,忌讳“翻”字。
木李镇北李村原来叫斜李家,在这里黄河由南北走向变为东西走向,形成了一个急转弯。随着黄河水日夜冲刷,河道不断向南翻滚,到后来民房与黄河之间仅一道之隔。到了多雨季节,水大浪急,水流变幻莫测,因此船家走到这里就像过关,行船十分小心。“我岳父早年间曾经历几次危险,恶劣天气,月黑风高,船在漩涡当中老是打转怎么也走不出来。”李振太说,那时人们会认为遇到了水怪,只得靠岸祈祷祭拜,等待行船时机。也就是因为这些,船户子们会在险要的位置留下记号,或者是点灯作为航标。逢年过节祭拜河神、扎天灯,祈求平安便成了船户子家过年的习惯。
李振太告诉记者,早年间,扎天灯用的是葶杆,天灯形状或方或圆。扎天灯的杆子一般在十几米到二十米高,是船家使用撑杆连接起来的。每到腊月二十七,李振太的岳父李维安便会点一盏油灯,升到空中。后来油灯换成了蜡烛,等到通了电,蜡烛就被电灯代替。
现如今,黄河滩区的船户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家掌”成了人们的记忆。岳父去世后,李振太从岳父那里延续下来扎天灯的习惯始终没有变,只是秸秆做成的天灯改为宫灯,灯杆用的撑杆换成铁管。
在李振太的心中,平安就是幸福。扎天灯照亮了远方儿女回家的路,扎天灯告慰了对先人深深的思念,扎天灯开启了家人新一年的希望。(文\图晚报记者孙媛通讯员张维堂)
新闻推荐
让种地农民有更多获得感 ——访淄博禾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俊科
□本报记者王克鹏通讯员马甲良“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种子是最基本、最主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丰收、农民增收的关键。“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种业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
高青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高青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