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 白石潭

桂林日报 2018-05-30 00:00 大字

□何恒收集整理

白石潭村位于漓江东岸,东接大河乡四联村委会驻地,西隔漓江与灵川大面圩相望,南连董家巷村,北靠石家村、柑子园村,形状似多边形。面积0.35平方千米,有住户190户、人口821人。该村始祖于明朝洪武年间由灵川汤家洞迁来此地。靠村漓江边有一深潭,潭四周由白石环绕,名曰白石潭,故该村取名白石潭村。

白石潭村是一个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落,位于漓江进入市区的咽喉地带,自古就是湘桂古道漓江口上的船运重要交通枢纽。据说,在古代,白石潭村本身就是一个圩市,叫大平圩。明末清初时,由于漓江涨水冲刷,给大平圩带来很大的破坏,最后,大平圩消失了,但它比河对岸的大面圩建圩还早。据史料记载,为了更好地管理圩市,从明朝开始,官府在此设立了巡检司,来此地做生意的商贾和本地村民便开始在此大建房屋。白石潭整个村庄都建在高约1.25米的防洪基石上。到目前为止,较为完整的古民居共有18家36栋,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这些古民居都是用条石作基础,砖木结构,内部为穿斗台梁混合式木架结构、硬山顶。穿斗台梁混合式木架结构和硬山顶,都是中国古代民居中常见的建筑结构。古时候,六品以下官吏和黎民百姓住宅的屋顶用的都是硬山顶或者悬山顶。硬山顶结构是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形成两面屋坡,左右侧面都用砖石垒砌山墙,山墙高出屋顶,屋顶两旁的檀木不外悬出墙,屋面夹于两边山墙之间。也正是由于白石潭古民居采用了穿斗台梁混合式木架结构,才有效避免了台梁式结构的复杂以及穿斗式结构的柱、枋密集且占用空间较多的缺点。这样建的房屋,既增大了空间,又节省了木料。总的来说,白石潭村古民居虽然规模大小不一,但多为一进式。大门左右是厨房或者门房,中间有天井,天井后为堂屋,堂屋左右两侧为卧室。如今,这些古民居多数已不复存在,现在保存下来的古民居大多是清代大面圩到白石潭村做生意的商贾所建,少数是本村村民所建。

当时为了防盗所建的“两门一巷”,即集贤门、义礼门和兴龙巷保存得比较完好,仍有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集贤门由村里的石、刘、汤三个姓氏的村民合建;义礼门则由苏、曾、刘、汤、莫五个姓氏的村民合建。这“两门一巷”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

除此之外,村里还保留了一些工艺精湛的古老木雕。这些木雕都是明、清时期的。古时候的木雕一般都是位于每家每户院子的大门门头上,木雕刻的内容都是梅花鹿和凤凰。凤凰,指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意。而梅花鹿的“鹿”和福禄寿喜的“禄”字同音,代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可以说,现存的白石潭古民居是迄今为止,桂林市漓江边上保存最为完好的古民居。是了解桂北地区古民居的一个好去处。

新闻推荐

肃南牧民: 迁出新生活新出路

近一年多来,张掖市通过谋划节能环保、循环农业等10大类生态产业,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推动了张掖市绿...

肃南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肃南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