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黄璟在山丹
█周步
山丹是河西走廊最早的县域之一。自汉元鼎六年之后,山丹县域级别的身份,一直持续到今日。北魏、隋唐、元、明、清时期,山丹还有过一段郡、州、卫治的岁月。郡就是西郡和祁连郡,州就是山丹州,卫就是山丹卫。郡、州的级别均高于县。两千多年的岁月,岁月沧桑,人事纷杂,在山丹这片土地上主政一方的官员数以百千计,但正真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人民谋福祉并且为山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作出卓越贡献者,却是少之又少。
清道光年间山丹知县黄璟可谓此中的佼佼者。
黄璟是山西平定人,字有春,号梅村。嘉庆十二年(1807年)乡试,考为举人。黄璟为官后,基本在甘肃、宁夏度过。他先后在甘肃民勤、泾州、山丹、皋兰、安西等地工作。道光三年(1823年)十二月,黄璟就任宁夏隆德知县。道光七年三月,任山丹知县。道光十三年三月调任皋兰知县。黄璟的身体状况一直不是很好,任皋兰知县期间,因病归里,居家多年。调升安西知府病逝于任,享年60岁。黄璟去世后,大学士祁藻到山西平定探望其家属,祁藻流泪叹道:“儒林循吏,殊可惜也!”循吏就是廉吏的意思。《平定州志》对黄璟的评价是“性纯净不事外务,有恂恂儒者气象”。《山丹县志》有黄璟人物传记。《山丹县志》人物志收录了两位曾主政山丹的外籍官员,一位是庄得,另一位就是黄璟。
黄璟是山丹享名宦祠祭祀、勒石记其政
绩屈指可数的人物之一。
黄璟在山丹度过了六年的时光。
黄璟在山丹做得最有价值和意义的一件事情是创修《山丹县续志》,并亲任主稿为之撰序。黄璟将《甘州府志》《甘镇志》当中山丹之历史沿革、官师人文、科第明经等和当朝事迹另刊一辑,汇编成《山丹县志》,从此以后,山丹有了系统的历史文本。山丹历史,邑人不再茫然,英才壮举,犹如光芒四射,感召后辈前行。创修《山丹县志》之前,黄璟在宁夏隆德主持修纂《道光隆德县续志》。在这本续志中,他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余宰斯邑,正挣兴文物,率民扶杖观化时也……捐设义仓,并立义学,与吾民庆康乐,与诸生勤讲解。这段文字既是黄璟身在官场的自我表白,也是在隆德岁月的一个自我总结,同时也为后来在山丹的所作所为埋下了伏笔。
黄璟在山丹做的都是实实在在为百姓谋福祉的百年大计工程。
道光七年三月,黄璟来到山丹。到任后,他没有像一些官员那样大张旗鼓,而是轻车简从,考察民情。他看到山丹地瘠民贫,教育不振,便慨然捐俸银于文昌宫建设义学,聘请教师,开学授课。第二年,又在山丹西关观音堂增设义学一所,以此解决附近孩子上学难的问题。道光九年,在黄璟倡导和督办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山丹几个人口较为集中的地方如新河、硖口、马寨、黑城、永固、姚家寨等地先后开设义学8所。此后,山丹教育面貌大为改观。
经济的发展,教育是根本。道光十一年(1831),在黄璟的主持下,县署划拨中东、暖泉等可灌荒地近百亩,开垦出租,用以补充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道光十二年六月,黄璟派专人前往兰州,按山丹教育的实际需求,购买数十个种类数百册图书,陈列仙堤书院,供师生阅览。在这期间,黄璟还主持修缮了山丹文庙和山丹籍名将王允中都督坊,同时创建了山丹忠烈祠。那些为国谋计、为民造福、为山丹大地安宁与和平付出生命的英才人物,永享后世纪念。
山丹是一个农牧并举的区域,干旱缺水是制约山丹地域经济发展的瓶颈。怎么办?在这些客观因素制约的情况下,面对困境,黄璟没有回避和放弃,而是亲率官吏,四处勘察适合耕种之地,并多次开荒达数百亩,在全县形成了带头示范作用。草头坝是山丹农业灌溉主要产粮区之一,但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水源日渐干涸,大片的土地因此而逐渐荒芜。于是,黄璟率员四处勘察,最后选择了条件相对较好的红寺湖。
红寺湖地处山丹城北二十公里外龙首山群峰环卫之中。那里自古属于牧区,但山中有泉,潺流不息,按照水方量计算,可灌田百亩有余。于是县署决定,将草头坝部分农民移居红寺湖,同时转移赋税50石,以减轻草头坝农民的负担。这件事黄璟在《草头坝移粮记》中有详尽记录。这也是山丹境地龙首山区第一次有了农户于此安居乐业。那次移民移粮之后,黄璟主持并制定了草头坝水利章程,使得农户浇水有了水规可循,数百
年间,因浇水引发的争斗诉讼事件,也得到了有效解决。粮食问题,国之大计,民之大事。之后,黄璟在山丹县城、新河、杨家、花寨、黑城、姚家、永固等地修建了粮库,大马营粮仓扩建改造,储粮备荒。一百多年后,在黄璟曾经奔走呼唤过的大地上,走出了共和国英模人物、全国十大“扶贫状元”第一名的韩正卿。
黄璟文采颇佳。黄璟撰写的《山丹县续志》序和收录在在县志里面的《草头坝移粮记》等作品,可谓简洁凝练,陈叙得当,文采斐然。这些文章的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一个学者型官员为民谋福祉的政治愿望和思想见解。这些认知在黄璟的诗文中随处可以得到印证:
《隆城》
荒城面面接层峦,土瘠田高泉易干。堂在山中向日旱,地临边外种花难。《题县署》
曾经到处为羁客,来此深山做县官。药拣一囊堪疗病,米储五斗足供餐。
从这两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黄璟对西北地区土地贫瘠、干旱缺水有着深刻体会和认知,同时也清晰的感知到黄璟为官清廉“米储五斗”足矣的品格形象。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一个执政者的价值追求,也是执政者的自我标榜。为官者最在意的是政绩,或者口碑,但老百姓最在意的,是你为人民做了多少好事,办了多少实事。这方面,莅任山丹知县的队伍中,黄璟可谓是首屈一指。
新闻推荐
(接一版)组建“我的故事”宣讲团,通过推行微心愿、“菜单式+”为民服务模式、居民工作“十二法”等,实现服务各族群众、宣传...
山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山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