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榜样是这些文学老人

张掖日报 2018-06-21 16:40 大字

段猷远

这是一个榜样辈出的时代。各种各样的榜样,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我们心目中的坐标。曾经,我们以学习雷锋为榜样。如今许多榜样,正在我们身边不断涌现。

今天我想说,如今我的榜样是这些文学老人,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受到他们精神和力量的感染,令我如痴如醉,让我激昂亢奋,催我努力向前。

先说雷达先生,这位从天水市新阳镇走出去,寿龄75岁的老人是中国文学评论界的奇葩,他的文学步履跨越了半个多世纪,无论是论文集、散文集、评论集,还是修编的教科书都是用部来度量,用篇的计算数量简直就是天文数字。最让我钦佩的还是老人在《作家》杂志开设的“西北往事”专栏,雷达先生在该专栏的文章主要讲述生命中的大西北,每篇一万多字,有《多年以前》《黄河远上》《梦回祁连》等多篇。这些文章在微信公众号上一经披露,点击率特别高,专家和读者纷纷留言赞赏。而这些文章大部分写于2015年、2016年,可想而知,作为一名70多岁的老人,身体又不很好,几乎每天都在坚持思考和创作,直到今年3月31日,雷达先生的笔才完全停下来,他用自己毕生的心血为后来人书写了一卷美丽的文学图画,天不假年,他的骤然长逝也留下了陇人对他永远的哀思。

二说高平先生,作为令无数后辈高山仰止的高产文学作家,过去,现在,乃至将来,老人一直是甘肃文学界的一面镜子。他用一面奔跑的旗帜,将崛起的陇原文学深深烙刻在中国的视野。文学克隆真实,作家关注民生,因为一篇寻找“卖瓜的小女孩”的文章,牵出了一段感人的旷世奇缘,也让更多的张掖作者领略到了这位原甘肃作协主席的风采。最近在登学先生“海拔3500米”的微文中,看到己经86岁高龄的高平先生仅2017年在各类报纸杂志上就发表小说、诗歌、随笔、评论30多篇,出版了纪实文学作品集《徒步入藏》,并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了“高平高山父子诗画展”,老人的长篇评传体小说《仓央嘉措》一版再版,掀起了仓央嘉措热,让人崇拜之至,敬而仰之。

三说萧滋云老师。今年76岁的萧滋云老师是山丹文联的退休干部,是《焉支山》杂志的创刊人,也是焉支山笔会的创始人,是山丹文学界的奇才。今年节后上班第一天,我和文联的同志去给萧老师拜年,亲眼看到了他爬在电脑桌旁打字写稿的感人情形,他说他一分种能打70多个字,用的还是五笔打字。萧老师最可贵也最让我们敬佩的是他的执着和毅力,他一辈子最出彩的就是他用一生的心血绘就的巨著《萧滋云日记》。从1957年开始写日记,到目前,整整坚持了61年,近2000万字,他说湖北有一位文友答应帮他申请“世界吉尼斯记录”。至少在甘肃,他是实至名归的“陇原日记第一人”,没有人能超越。不仅如此,他几十年如一日,不计报酬,始终坚持对青少年一代日记写作的辅导指导,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真正发挥了一名文学老人传帮带的作用,是焉支大地永远不老的“红色文艺轻骑兵”,在他的感染和引领下,山丹本土作家加入省作协会员的有25人,是张掖各县区人数最多的。

再说王祝寿老师,与萧滋云老师同龄的王祝寿也是山丹传奇式的乡土作家。说他传奇,是因为他起初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一名乡村赤脚医生,一直在卫生战线上奋斗,甚至连省作协都没有加入,但是却获得了众多读者和文学爱好者的美誉。前些天,各单位都在集中植树,70多岁的他空跑几趟找我,等我们正式见面的时候,才知老师是专门过来给我赠送他的散文集《心迹》,我视如珍宝,又诚惶诚恐,感动之至。回到家里,利用几个晚上时间,几乎一字不落地全部拜读,一种鼓舞震撼的力量油然而生。这本《心迹》已经是老人诗集《山花诗词集》、散文集《足履印痕》之后的第三部作品集了。他的作品非常朴实,不饰雕琢,无论是《打麦场上的笑声》,还是《吃返销粮的岁月》,读来韵味悠长,像品尝一杯焉支山谷采撷来的山茶,传承了一份厚实的文化基因。最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好多作品都是在退休之后,且经历了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大病后完成的。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仅仅是他们,在我们身边,退休不退精神,花甲不褪斗志,把读书写作当做毕生的追求,矢志不渝,宵旰忧劳的文学老人越来越多,花甲之年宏伟蓝图才描画,古稀之年收拾行装再出发,耄耋之年忘记年龄还奋斗,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为这个多彩的世界树立了榜样,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时时看到奋斗的目标。在山丹,当代名儒,已故的郭兴圣老人,一生饱读诗书,早年主编《山丹县志》而闻名遐迩,退休后亲自校注《甘州府志》,直至印刷出版。还有韩登文、周春林、高希鉴、郭勇等等老前辈,每每碰到他们都是行色匆匆,或在修志著书,或在研习书法……拼将余热发余光,用他们的勤奋和毅力,诠释着“人生何惧桑榆晚,秋色满园胜春天”的真谛,把自己的文学人生修葺得五彩缤纷。(山丹县文联)

新闻推荐

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公示

我公司甘肃第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武威高速公路管理处永山公路管理所山丹西收费站职工宿舍楼项目已于2017年11月17日...

山丹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山丹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