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全域动员全民参与全面发力 西固区“三大整治”攻坚战初显成效

陇东报 2017-03-30 06:05 大字

3月29日,由市委宣传部组织的中央驻甘媒体走进西固区,就“三大整治”攻坚战和“治转提”专项行动进行采访。新闻记者们先后来到西固区三维数字中心、先锋路街道和杏胡台村,通过观察、了解和交流,大家一致认为,自全市“三大整治”攻坚战开展以来,西固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全区上下全面发动、全域动员,将“三大整治”作为“治转提”的主战场,迅速行动、持续发力,形成了良好的工作开局,“三大整治”攻坚战初显成效。

舆论宣传全力实施“三开展三提高”

一是开展新闻媒体宣传,提高市民知晓率。在省、市级主流媒体上刊登新闻249条;组织全区干部职工下载“金城西固”手机客户端、“西固宣传”政务微信、“西固发布”政务微博、今日头条“西固发布”等新媒体,刊发新闻475条;设置“三大整治曝光台”专栏,曝光各类问题246条。

二是开展社会面宣传,提高市民参与率。悬挂宣传横幅、标语、展板及喷绘300余幅,发放各类倡议书、宣传资料42万余份,LED电子显示屏、应急广播宣传3200余次。

三是开展主题宣传活动,提高市民支持率。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三大整治攻坚战有奖知识问答”、“万人参与综合整治签名”、“卫生大清除,清洁家园迎新春”、“平安出行,做文明有礼的西固人”、“小手拉大手”等主题活动,各乡镇街道、各单位组织开展知识竞答、文艺表演等多形式的集中宣传活动310余次。

地企联动“三个机制”共建共赢

针对辖区驻区企事业单位较多,企业周边及自管小区环境脏、乱、差的实际情况,区委、区政府“地企合作,政企联动,共建共赢”。

一是建立了协作机制。畅通沟通渠道,驻区各企业确定专职部门与政府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联动机制,并与所在的乡镇、街道、社区互相联动,做到共同协作,共驻共建,统一协调、统一管理,及时处理解决“三大整治”行动中存在问题。

二是建立了资金投入机制。除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对企业周边环境卫生进行整治以外,各企业对“三大整治”行动高度重视,将“三大整治”工作经费进行专项预算,并纳入了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加大了对厂区周边环境卫生的整治,确保了西固区“三大整治”行动的顺利推进。国电兰州范坪热电厂将“三大整治”与“创建园林化工厂”有机结合,向上争取资金2000万元,用于厂区及周边环境的绿化、硬化、亮化。兰州石化公司将“三大整治”工作经费纳入企业预算,计划投资800万元用于厂区及自管小区的环境综合整治,目前各项工作已全面开展。

三是建立了共同治理机制。针对存在的问题,政府与企业共同协商,共同处置,对整理出的41家驻区企业存在的78个环境整治方面的问题,政府相关部门、街道、社区与企业共同进行了整治。

交通秩序整治“四抓四促”严管控

一是抓按点施策,促整体改善。城区交通秩序整治方面:划分为三个整治片区,合理安排执勤。同时,对辖区学校、医院及商业中心等周边拥堵路段进行重点防控,进行了疏导保畅方案的前期调研工作。农村交通秩序整治方面:继续强化对辖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共设置行政村交管室41个,设立乡镇交管站9个,建立14个标准的劝导站岗亭,招录交通安全劝导员26人。坚持每周组织一线中队开展1至2次的农村道路交通违法整治行动,对农村地区重点车辆进行重点盯防,查处农村微型面包车、客运车辆、农用车载人等各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共查处农村道路交通违法行为1250余起。

二是抓管教结合,促素质提升。以辖区非机动车、行人的整治为主要攻坚方向,组织全区省市级单位及社会志愿者1100余人开展文明劝导,全力扭转行人及非机动车长期形成的不看信号灯、逆行等交通违法行为,劝导行人违法2.1万人次,劝导非机动车违法1000人次。

三是抓铁腕执法,促遵章守纪。整合交警、公安、交通等单位170余人执法力量,采取延时错时执法、24小时盯守、高峰期疏导、从严处罚等措施,大力整治违法现象,1月至3月,出动警力6130人次,警车1674辆次,共查处交通违法行为2.8万起,暂扣、处罚机动车378辆,非机动车145辆,行政拘留55人,查处毒驾2起,未成年人驾驶机动车1起。

四是抓监管创新,促全民监督。充分发挥信息化、数字化优势,将“违章停车”模块纳入“西固随手拍”上报范围,将市民举报的乱停乱放行为第一时间派遣到交警部门处理,截止到目前,累计接到2750余条工作指令,均做到快速点击、快速处置回复。实现了问题发现精准,处置快捷高效,全民参与治理的新局面。

农村环境整治“七定四有”建长效

西固区从人员、机构、流程、管理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实施农村专业化保洁,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城乡一体化,全域专业化,垃圾不落地”的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新模式,投入资金1.2亿元,形成了“七定四有”的农村环卫长效机制。定面积,聘请专业评估人员对城乡接合部、农村的保洁区域和垃圾脏源点进行摸排统计,经全面摸底,我区农村保洁面积24.5万平方米,农村小巷道2151条,其中未硬化、未安装路灯的有545条。定人员,根据环境卫生清扫保洁的难易程度,将农村分为一、二、三类,分别按照每4000、5000、6000平方米配备1名环卫工人的标准,新增招聘农村清扫保洁人员434人。定待遇,将农村现有环卫人员工资从1000元提高到1800元,并在工作满一年后购买五险,确保保洁人员留得住、干得好。定设施,在农村建设5个垃圾中转站,配购清运车13辆、车载式垃圾箱65个,大幅提高农村垃圾的收集运转能力。定机构,制定了《西固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意见》,在乡镇和涉农街道成立了8个乡镇环境综合管理所,在行政村和城改社区组建了42支综合服务队,负责农村道路的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农村公路和生态绿化养护、大气污染防治、地膜和秸秆的回收利用。定流程,严格执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理机制,真正做到了垃圾不落地,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垃圾没有专业处理场地的问题。定机制,通过资金保障、购买设备、设立环卫所、建立考评细则等一系列措施,做到了“有人管、有设施、有制度、有经费”,从根本上解决了在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的体制和机制问题。同时,研究制定了农村污水治理、卫生厕所改造、村庄植树绿化、村庄亮化、垃圾集中处理、集贸市场整治、面源污染治理、河洪道治理等8个子方案,结合实施《西固区“决胜小康攻坚年”行动实施方案》中涉及农村基础建设和环境美化的18个工程项目,力求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环境顽疾。

城市环境整治创新模式快处置

一是强化联合执法。进一步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在区级层面,由县级周值班领导带队,充分整合执法、环卫、环保、工商、食药、公安、交警等部门执法力量,每周开展两次大规模联合执法行动;在乡街层面,组织食药所、市监所以及执法中队,每天开展常规性的联合执法行动。

二是实施环卫“七化”保洁标准。以“提升品位,优化服务,树立形象”为主线,全面实施“清扫保洁精细化、垃圾收集袋装化、作业管理数字化、洒水抑尘科学化、环卫执法规范化、全域保洁专业化、城乡环境一体化”的“七化”作业标准模式,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改善市民居住环境。

三是创新开展周末卫生大扫除活动。按照“一月一重点,一周一主题”的工作思路,突出问题导向,将各类环境卫生顽疾作为整治重点,由街道向辖区包抓单位分派任务,集中力量进行清除。

四是全面开展“全民洗城”活动。抓住3月气温回暖的有利时机,组织各部门、街道大力开展以“冲洗降尘”为主要内容的“全民洗城”行动,重点对城市公共设施、交通护栏、道路路面、楼宇屋顶、墙体立面、广告牌匾等方面的“脏、乱”等城市顽疾进行集中整治,截至目前,共开展活动3次,参与人数1000余人,冲洗墙面1.5万平方米,擦洗广告展板300块,道路护栏5000余米,刮涂小广告70处。

五是充分利用三维数字平台快速高效处置。通过城管网格监督员、社会公众热线、视频抓拍等渠道发现上报城市管理问题,按照城市管理事部件分类及立结案要求,建立发现上报—受理派遣—核查结案—综合评价的闭环式流程。平台月均发现处置案件3万余件次,各职能部门案件处理率99.8%,实现城市管理问题发现和处置的快速、高效。

六是打造靓丽精品街区。以“餐饮文化”为主题,启动山丹街“1横8纵”亮丽示范街区工程。目前已完成设计,正在进行招标,完成后立即开展改造工作。

背街小巷整治“四治五抓”重提升

“四治”即:治违,查处违法建设177处、拆除面积4.5万平方米;治脏,清理各类垃圾750车次,约6.2万立方米;治乱,规范洗(修)车点128次(处),督促落实“门前三包”1063处(次),查处“六乱”行为234例;治差,清退马路市场4处(清水北街、三毛市场门口、金色家园巷、陈官营桥头);同时,开展了环行东路、化工街等7条路面整治和3条人行道整治的手续报批、招投标等前期准备工作。

“五抓”即:抓清理净化,对城乡接合部、农村、河洪道内4000立方米陈年垃圾集中清理;安装河洪道护栏1.2万米,制作安装警示宣传标牌22块。抓路面硬化,协调办理30条重点背街小巷整治施工手续。抓设施亮化,初步完成全区无路灯空白区域亮化规划。抓街巷美化,清理各类广告1000处(次)、3万平方米。抓公共绿化,开展了区乡道路、村组道路、村庄道路、洪道、庭院、宅旁绿化和公共绿地建设前期准备工作。

□兰州日报记者董永前特约记者季刚郭炯文/图

新闻推荐

山丹群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山丹讯举办年迎新春晚会、迎新春文艺节目展演、第三届百姓电视春节联欢晚会及颁奖晚会、世博丽景元宵灯展、全县迎春书法临帖作品展……连日来,山丹县春节文化活动准备工作紧锣密鼓进行,一道道精美...

山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山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