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有困难,咱们一起想办法” ——记山丹县上寨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王复明

甘肃日报 2016-10-03 00:00 大字

“有困难,咱们一起想办法”

——记山丹县上寨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王复明

本报记者齐兴福

整洁的水泥路连通四方,亮丽的民居错落有致,新建的养殖暖棚里牛羊肥壮……走进山丹县李桥乡上寨村,大家纷纷感叹:“上寨变了!”

提及村里的巨变,上寨村人都会情不自禁地提起一个人——山丹县财政局副局长、上寨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王复明。

“***”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好了确实不易。刚到上寨村的时候,王复明一下子犯了难:扶贫,先扶谁?怎么扶?如何才能做到精准?

行动伊始,王复明就与帮扶工作队成员深入贫困户家中,和群众一起查找贫困落后的“症结”,共同探讨脱贫致富的“药方”。一段时间后,帮扶工作队在查清“穷因”的基础上,结合群众意愿,制定了《上寨村***精准脱贫实施方案》,敲定了扶贫攻坚路线图和任务表,实行挂图作战,逐户脱贫销号,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针对贫困户的不同情况,工作队一改以往“撒胡椒面”单纯输血扶贫的做法,实行“一户一策”,积极协调能人企业家、产业大户、贫困户亲属与37户贫困户签订《脱贫共富协议》,因户施策,明确目标、责任到人、限期脱贫。

家家都贫困,原因各不同。但综合来看,基础设施薄弱是关键。为此,王复明带领帮扶队积极与交通、水务等部门汇报沟通,争取到农田水利、道路交通、人畜安全饮水、危房改造、村容改善等14个项目,总投资1400多万元。这是上寨村有史以来争引项目最多、财政投入最大、群众受益面最广的一年。其中,6100亩土地整理项目已列入2016年高标准农田整治规划;村委会维修、老人幸福互助院建设竣工完成;农耕民俗文化展览馆、6公里人饮管道铺设和5.1公里通村道路硬化工程,已建成投入运行。同时,在驻村工作队的协调下,市、县帮扶单位又落实帮扶资金80多万元。通过一年的努力,上寨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只有做强做大富民产业,才能从根本上斩断“穷根”。王复明带领帮扶工作队,针对全村37户贫困户实际,多点出击,综合施策,打出了一套靠产业增收的“组合拳”。

针对村里无工可务、有地无人种的现象,工作队积极动员全村6名致富能人与12户贫困群众签订协议,帮带输出贫困户劳动力14人,人均实现年劳务收入1.5万元以上;动员3名种植大户以市场最高价承包土地22亩,每亩流转费用净增200元左右;针对养殖基础好的实际,扶持贫困户修建暖棚羊舍134间,发放扶贫羊188只;衔接山丹县品玉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投母还羔”形式向15户贫困户投放良种羊80只,帮助18户贫困户实现了规模养殖……

群众创业难,难在没有钱。为此,王复明协调山丹县品玉养殖专业合作社同37户贫困户签订贷款帮贷协议,以“合作社+贫困户”形式申请扶贫贷款185万元,以分红或返现的形式帮助贫困户增加收益。通过劳务、养殖、土地流转等富民产业的培育,全村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3800元,增长20%以上,37户贫困户中28户92人实现脱贫目标。

“生活困难点可以想办法,可精神面貌不能差。”王复明带领驻村帮扶工作队从“小事”入手,结合全县开展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广泛动员干部群众清理垃圾、打扫卫生,新建垃圾填埋点12处,配置固定垃圾箱50个,垃圾手推车8辆。同时,改造了4户贫困户的危房,对村里380户人家的门面进行了清洁,并安装道路围栏20公里,绿化村社道路16公里、栽种风景树5131株,安装路灯60盏……

物质脱贫了,精神更需要扶贫。在做好***工作的同时,驻村工作队积极引导群众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举办了“快乐老乡·***”引领示范等活动。同时,还积极协调实现帮扶部门为村里捐赠图书、电脑、桌椅等文化用品,提振群众的精气神,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

“有困难,来找我,咱们一起想办法……”这是上寨村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工作宣言。一句简单的话语,暖人心底。在驻村帮扶工作队的不懈努力下,坐落在焉支山脚下的上寨村正一步步走向富裕。

新闻推荐

枸杞“映红”致富路

本报记者郑朝华通讯员杨建刚中秋时节,在山丹县位奇镇裕民农牧专业种植合作社的枸杞种植基地上:一百多位采摘工依次排开,正在采摘成熟的枸杞,晾晒、装袋、出售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今年,该合作社种植的38...

山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