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创新方式科学发展与农共舞三年巨变 ——山丹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发展纪实

甘肃经济日报 2015-06-01 22:20 大字

本报记者 刘峰 陈海霞通讯员张云科

编前语: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每一个市场主体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或大或小,或强或弱,有的创造辉煌,有的小步彷徨。山丹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山丹联社)自2011年10月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至今三年多来,以服务“三农”为己任,求真务实,创新方式,执著追求,唱响支农主旋律,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服务“三农”的使命和责任,用自己真诚的付出温暖着当地百姓,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撑起了一片蓝天,谱写了一曲服务“三农”的新篇章。

三年多来,山丹联社在“同业增份额、系统增进位、员工增收入、管理增效益、服务增特色、形象增活力”的发展大道上不断超越,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银行正展现出新的风采。以“扎根农村、面向农业、服务农民、造福城乡”为服务宗旨,年均累计投放的15.8亿元贷款源源不断地流向各行各业,有力地支持了山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2011年至2014年连续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单位”,2012年被省联社授予“经营目标进步奖”,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全县农村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3年被甘肃省农村妇女小额担保贴息贷款工作小组授予“先进集体”、在山丹县纳税进入前十大户,受到县政府表彰奖励。2014年被省联社授予“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推广先进单位”,有1名员工被省联社授予“对公结算账户营销标兵”光荣称号。

追寻山丹联社跨越发展的足迹,“数据之变”展现了三年巨变取得的成果,“支农之路”诠释了农信人惠农富农主力军的本色,“服务之力”表明了农信人以服务求生存、求发展的远见,而“跨越之魂”则记录了山丹农信人的精神面貌和创业风采。

山丹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是张掖市的东大门,总面积540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5.7万亩,全县总人口20.7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22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3.46%。山丹联社辖属18个营业网点,其中:营业部1个,信用社16个,信用分社1个,在岗从业人员147人。三年来,山丹联社在省联社的正确领导下,在人民银行、监管部门的监管指导下,在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以省联社“三大战略”为总纲,坚持服务“三农”为导向,以促农增收为核心,深入开展“管理年”活动,大力弘扬甘肃信合精神。狠抓组织存款增实力,调整信贷结构拓规模,降低不良贷款提质量,加强风险管控保安全,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同业市场竞争力,各项业务保持了快速发展态势,多项指标再创历史新高。

数据本无灵性,但数据之变的背后是经营理念之变、发展方式之变、经营团队之变;数据本无情感,但用心看数据、用情看数据,每一个变化的数据上面都流淌着全县信合人的心血与汗水,浓缩了奋力拼搏的艰辛。来自山丹联社的一份数据显示:至2015年4月末,各项存款余额达21.3 亿元,较2011年9月末余额7.3亿元净增14 亿元,增长191.78 %,各项存款年均增长率为32.02 %;各项贷款余额达22.6 亿元,较2011年9月末余额6.5亿元增加16.1 万元,增长247.69 %,各项贷款年均增长率为37.12 %,存贷款均实现了成倍增长,存贷规模均居全县各家金融机构之首;各项收入大幅增长,2014年实现各项收入较2011年增长183%,不良贷款大幅下降。2014年银监局监管评级达到3B级,较2011年上升三个层级,省联社等级行社评定达到A级一档,较2011年上升四个档级。跃跃跳动的数据,反映了山丹联社的经营发展轨迹,也突显出了山丹联社正在进入历史最好的发展时期,同时,也表明了山丹联社已发展成为当地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民创业的加油站、小微企业的蓄水池和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巨大引擎。

因“势”而动 创新举措谋发展

山丹县是一个干旱少雨、半农半牧县。近年来,全县土地连片规模承包耕种面积达60%以上,农户逐年向城镇转移居住,农村市场逐渐萎缩,受此影响,山丹联社新一届领导班子坚持因“势”而动,在认真分析县域优势、市场竞争态势、客户群体结构、员工队伍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形成原因后,通过向干部职工问计要策,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理清了加快发展的思路,形成了高举“对内严抓严管树正气、廉洁自律强管理”和“对外尽心尽力履职责,塑造形象树品牌”两面旗帜,坚持抓业务发展促规模上台阶,抓风险管理促发展上台阶的“两抓”促“两上”的思想共识和行动共鸣。

经营策略“快人一拍”。存款是信用社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立社之本、兴社之基”,只有不断增加存款规模,才能壮大信用社经营实力。三年来,山丹联社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狠抓组织存款工作,严格考核,经营实力不断增强。一是由于山丹县为劳务输出县,因此紧抓农户过“春节”和外出务工回家时机,充分利用营业网点电子显示屏、发布电视和张贴公告、分发宣传彩页等多渠道多方式开展全方位的存款营销宣传活动;二是借农畜产品出售时机、惠农资金兑付、商家流动资金间歇等季节性资金回笼时机,积极采取“稳住老客户、发展新客户、争揽他行户、强攻对公户”的措施,密切维护客户关系,不断加强存贷业务合作关系,全力以赴组织存款,延伸揽储触角,拓宽揽储范围,同时,积极开展一家一户的存款预约工作,不断拓展各类业务市场和客户资源,使组织存款工作扎实开展;三是加强与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采取及早行动、各方联动、灵活攻关、密切关系等方式,把国家对农村农业的各种涉农惠农补贴资金和财政预算外资金吸收到信用社。通过一系列有力有效举措,存款规模实现了三年翻三番,县域金融机构存款市场份额由2011年的17%提升到34.09%。

自律管理“严人一等 ”。山丹联社不断自我加压,加强自律管理,始终将推进业务发展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作为工作核心重点推进,积极构建良性的自我发展机制。一是在“三会一层”下设了薪酬审查委员会、贷款审批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财务审批委员会、集中采购委员会、信贷专项审查人员等组织机构,明确了各机构工作职责、确定了职权范围、规范了运行程序、理顺了工作流程,确保了各项工作流程化开展;二是完善了各类管理制度,细化信贷管理制度、财务费用管理、绩效工资兑现、劳动考勤管理等内控制度,同时,以建立竞争机制为动力,大胆进行了人事、劳资、信贷、财物、内控各项制度改革,并强力推进制度执行,形成了以制度管人管事的良好氛围,各职能部门及委员会在职责范围内认真履职,确保了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开展;三是加大合规检查力度,设立了纪检监察部,配齐了纪委及纪检监察人员,加大对各项业务操作的合规性检查力度,对发现的违规操作,立即进行纠改处理,确保了合规操作落实到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四是建立了行政事项督办落实体系,针对制定的各类工作安排、任务计划、各项决策,持续跟进督办落实,提升了行政效率,实现了各项决策安排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确保了各项工作的快速推进落实;五是为深入推进“管理年”建设,编撰了《山丹联社制度汇编》五册一书,为每位员工印发一套,做到用规章去管理人、用纪律去约束人、用制度去激励人。

关爱员工“胜人一筹”。 山丹联社新一届领导班子从细微处关爱员工、尊重员工、体贴员工,切实为员工办实事、办好事,解决员工工作生活中碰到的困难,为员工营造一流的工作生活环境,增加了员工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针对基层信用社营业环境破旧,社会形象差的情形,根据省联社打造精品化营业网点的要求,对全辖营业网点进行了重装修、改造和修缮,全辖营业网点面貌焕然一新,提升了社会形象。针对机关办公楼破旧,办公室不足的情形,2012年对原有办公楼进行了装修改造,改善了办公环境, 2014年修建了办公楼功能附属楼,搬迁了档案室及监控室,优化了工作环境。针对基层员工食宿等生活条件简陋的情形,为员工的宿舍统一配备了桌椅、床、柜等生活用品,翻修了职工食堂,配备了电冰箱、微波炉、电饼档等厨具,修缮了员工活动室,配备了健身器械,丰富了员工娱乐生活;针对取暖设备老化,对各基层信用社供暖锅炉进行了更换和维修,解决了基层网点的冬季取暖问题,真正把关爱送到每一位员工的心坎上,使员工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全身心地投入各自的工作,在岗位上发挥最大的能量。

因“势”而动,山丹联社通过适应新常态,激发新动力,突出新举措,全体员工始终保持着奋发有为、起跳赶超的冲刺状态,以勇于超越的胆略气魄站排头,谋发展。

乘“势”而进 做强自身争发展

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山丹联社现已发展成为一支资金实力雄厚、营业网点遍布城乡、服务设施日趋先进、服务功能齐全、信贷支农作用日益突出、经营效益逐年提高的重要金融力量。然而,发展不止步。三年来,山丹联社乘“势”而进 ,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力争为山丹县域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一是畅通渠道快结算。通过扎实推进“理事长工程”,在人口密集和交通便利的行政村,布放了三农自助终端机26台。至2015年4月末,累计发生各项业务640460笔,金额37046万元,日均交易笔数达到472笔,金额达27万元,进一步延伸了农村金融服务触角,实现了 “零距离”金融服务。为满足城乡客户结算和消费需求,持续加大对县域内个体工商户办理POS机,对客户流量大的网点安装ATM机。近三年,全县共新增ATM 自助设备19台,布放POS机具218台。为进一步延伸信用社在互联网领域的结算渠道,大力推广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微信银行、银联在线无卡支付等电子结算业务。目前,已开通手机银行6041户,网上银行4595户,初步实现了电子化结算渠道。二是增设网点为便民。根据国家加快城镇化的步伐,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区集中的态势,山丹联社审时度势、及早行动,从2012年积极调整市场布局,加快城区营业网点建设步伐,三年来在城区新增设营业网点6个,在乡镇增设营业网点1个,营业网点数从2011年的11个增至目前的18个,有效覆盖了县城主要金融服务区,织密了服务网络。

实践证明,要做好任何一项工作,人是第一因素。基于这一认识,山丹联社始终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要求,通过正确引导、加强学习、强化培训和走出去的方式,狠抓员工队伍建设。通过开展技术比武、技术练兵,形成了一种“学知识、练本领、增技能、比贡献”的良好氛围。通过认真落实省联社人才战略,提升了金融从业专业水平。据统计,三年来,山丹联社不断充实人才队伍,新招聘大学生员工80人,员工队伍平均年龄由2011年的46岁优化降低至目前的34岁,在岗员工由2011年的95人增至目前的147人,增长55%,员工结构实现了年轻化、知识化、高效化,有效助推了业务发展。

秉承“优质的服务是最具说服力的形象宣传,今天的服务就是明天的市场”的要求。山丹联社通过推行“五个一”工程,(即统一着装、统一挂牌上岗、统一信合标识、统一文明用语、统一服务公约),践行阳光服务、微笑服务、规范服务、廉洁服务,切实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问题,纠正工作中存在的“庸、懒、散、慢”、“推、拖、压、梗”等不良现象;不断地改善金融服务,通过增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残损人民币兑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收缴”等服务窗口,积极办理“农信银”、大小额支付系统汇兑业务,“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等跨行、异地结算业务,努力推动了支付结算服务提层次、上水平。与此同时,按照省联社打造精品化服务网络和统一对外展示形象的要求,利用三年时间对联社机关办公楼、辖内营业网点环境和设施逐步统一规划布局,装修改造亮化。对基层3个营业网点营业办公用房进行重建,12个营业网点进行了装修亮化,致力于打造精品银行,提升了信用社的品牌美誉度。

顺“势”而谋 立足职责促发展

山丹县康源清真牛羊肉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山丹县唯一的清真牛羊定点屠宰和深加工企业,取材主要是县域内的散养牛羊,担负全县清真牛羊肉定点屠宰职能,2006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评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荣誉称号。2007年注册了“焉支山”商标,该企业生产的“焉支山”牛羊肉系列产品被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品牌促进中心列入“中国著名品牌”。近两年山丹联社累计向康源清真牛羊肉有限责任公司发放贷款300万元,助力该企业新设立年屠宰牛羊10万头(只)(其中牛2万头、羊8万只)生产线一条,注册生产的“焉支山羊羔肉”畅销省内外,带动了县域内牛羊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养殖户的收入。然而,这只是山丹联社支农工作的一个缩影。

立足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是农村信用社的一贯宗旨。而作为农业县的山丹,信用社的资金支持更是当地经济发展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近年来,“以扶持一个组织、兴旺一个产业、带活一地经济、致富一方百姓”为出发点,山丹联社新一届领导班子细分市场、细化营销思路,顺“势”而谋,真正做到了眼往农村看,心往农村想,人往农村走,钱往农村投,劲往农村使。在信贷支农上做到“三优先”、“三倾斜”,实现了“四转变”。即:信用户贷款优先、农业贷款优先、农民贷款优先;“三倾斜”即信贷政策向农业倾斜、信贷服务向农村倾斜、信贷资金向农民倾斜。为了彻底解决农民“贷款难”的实际问题, 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信用观念和信用环境,通过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开展农户信用等级评定活动,积极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严格按照“余额控制、一次核定、随用随贷、周转使用、持福农卡发放”的管理办法,积极办理飞天福农卡,及时将农户授信额度与农户福农卡签约绑定,有效扩大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放渠道,建立了农户自助贷款的“绿色通道”。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山丹联社共评定信用户36412户,评级授信面达到96.96%,授信总额为215239万元,户均授信额度达到6万元。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为78816万元,较2011年9月末增加57775万元,增长274.58%。存量飞天福农卡34869张,占农户总数的92.85%,卡均贷款余额为2.3万元,农户小额贷款推广工作得到省联社两次表彰奖励。针对山丹县特色农业和设施农业快速发展,农户贷款需求旺盛的现状,为积极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切实满足广大农户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大额贷款需求,积极创新信贷产品,山丹联社制定出台了农户联保贷款管理办法和农户保证担保贷款管理办法,有效扩大了担保人范围,提升了贷款额度。联保贷款由3户到5户农户自愿组成联保小组,贷款金额在小额信用授信额度4倍以内。保证贷款有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公务人员和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在优秀(含)以上的农户提供担保即可发放,全面满足了农户多样化的信贷需求,拓宽了支农惠农渠道,增强了农村经济发展后劲。

加大扶持力度,规模养殖异军突起。山丹联社从县域产业特点的实际出发,千方百计为农民草畜养殖业着想,把规模养殖和散养作为养殖业扶持的重点,采取灵活多样的贷款方式,加大对规模养殖户和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确立了以支持草畜产业为主,重点支持农民发展养殖业,促进当地养殖业稳定快速发展,养殖业已经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根据各乡镇养殖业的不同特点,山丹联社把提高养殖户组织化程度作为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源动力”和“增长点”,在全县实施“一乡一品、一社一策”的战略,在信贷资金方面对养殖户进行大力扶持,对养殖业贷款给予政策倾斜。每年累计发放贷款6亿元用于支持养殖业,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健康、稳定的发展,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养殖的积极性。在山丹联社强有力的信贷资金支持下,全县新建标准备化养殖小区93个,畜禽总量达到274.2万头(匹、只),出栏156.8万头(匹、只),形成了农户抓繁殖、小区抓育肥、企业抓加工、协会抓流通的畜牧产业格局,有力带动了农户养殖致富。

心系小微企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山丹联社坚持“立足三农、服务小微”的经营理念,从履行社会责任的大局出发,从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着眼,坚持以“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逐步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提供“一站式服务”圆中小企业融资梦,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有力拓展了小微企业贷款规模。结合县域小微企业发展实际,制定了《山丹联社个体工商户及中小企业贷款管理办法》,积极开展小微企业摸底调查工作,详细了解其生产经营情况和信贷需求,放开手脚积极向政策支持、经营正常、效益良好、有发展前景的小微企业、实体经济及个体工商户在大力推广土地使用权担保、商用门点房抵押等传统担保方式的同时,逐步探索宣传公务员担保、小微企业联保、担保公司担保等新型担保方式,从企业多元化的现实需求入手,为小微企业提供了更大的融资选择空间。目前,通过组建联保小组的方式为6户中小企业发放贷款570万元、为186户农村个体工商户发放贷款4278万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4416万元,有效拓宽了支农惠农渠道,助力了涉农小微企业发展。

立足当地实际,特色农业遍地开花。紧紧抓住支持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机遇,山丹联社本着信贷投放“既要规避风险,又要促进发展”的原则,积极践行县政府“能人带动、统筹城乡、服务协调、共建和谐”的发展思路,以开展优质服务为突破口,把支持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作为提高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和扩大贷款规模的有力抓手,通过采取简化贷款手续,提高贷款效率,扩大贷款投放面和量,积极引导、支持农业专业合作社产业化、规模化经营,走出了一条农民增收、信用社增效、政府满意的“三赢”之路。近年累计发放支持特色产业资金8亿多元,为全县设施农业及特色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目前,全县已依法注册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779家,入社社员户数1.92万户,高效节能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建成马铃署原种生产钢架网棚800亩、杂果林大棚520亩、双孢菇三代太阳能菇棚120亩,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6.8万亩,输转劳动力6.3万人,实现劳务收入9.5亿元。已形成了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工商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多种主体共同参与,特色农业遍地开花的新局面。

强化“妇贷”投放力度,支持巾帼建功立业。山丹联社充分认识到实施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的重要意义,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思路,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强化责任意识,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发放措施得力,目标明确,支持到位。对有创业能力和帮带能力的妇女为重点扶持对象;对有致富愿望但缺乏启动资金的低收入贫困妇女,进行重点帮扶,组织和引导妇女大力发展设施红提葡萄、双孢菇等为主的规模种植业和以牛、羊、猪、鸡等为主的特色养殖业、农家乐经营、民间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等项目,起到了小杠杆撬动大资金的倍增效应,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充分肯定。据了解,山丹联社累计发放妇女创业贷款14161户、金额64527万元。

关注农村民生,推进新农村建设。山丹联社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根据县情、乡情、村情,把支持新农村建设作为经营之基、立身之本,坚持眼睛向下、扎根农村、贴近农业、服务农民,努力突出“一条主线,做到两个到位,实现三个突破,加快四项创新”,深入农村,切实解决农民实际困难,积极给予危旧房改造信贷支持,将农村危旧房改造与新农村建设工程相结合整体推进,真正成为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目前,山丹县农民群众正在按照生产专业化、生活社区化、环境田园化、农民知识化的“四化”模式,谱写着一曲曲奋进之歌。近年累计发放危旧房改造贷款34635万元,全县已新建高标准农村小康住宅2630户,启动建设20户以上小康住宅示范点6个,新建小康住宅664户,建成清泉镇清泉村和位奇镇位奇村2个美丽乡村示范村,管理、服务逐步向农村社区化方向发展。

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推动“双联”工作出成效。自省委以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特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山丹联社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严格按照山丹县委县政府安排,以联村联户为载体,以为民富民为目标,不断创新信贷产品,提升服务质量,强化管理能力,突出支农重点,加大支农力度,推动了农村整体开发,推动了“双联”行动取得实效。在“双联”行动中,山丹联社以“认真调研、明确对象、确定项目、抓出实效”为行动原则,深入帮扶村、社,对生活无法自理的贫困户给予现金和物资帮助,对创业热情高涨的农户,积极寻找适合的发展产业,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活动开展以来向联系点老军村累计发放贷款844万元,共向30户养殖户贷款授信240万元,向18户养殖户发放贷款150万元,支持16户农户建成一处养殖小区。同时,在利率执行方面给予大幅优惠。此外,对政府分配的贫困户和丧失劳动能力及无创业项目的特困户,直接给予输血扶贫,援助了生活物资。

“支农必先知农”。作为一家根植大地、遍布城乡,服务“三农”、造福民生的普惠制金融机构,山丹联社竭尽全力支农、不遗余力助企、尽心尽力履责,有力促进了辖内“三农”、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的发展。经过三年发展,山丹联社各项贷款余额已占到县域贷款市场份额的46.21%,其中农业贷款余额占全县贷款市场份额的95%,贷款规模始终在县域贷款市场中排名第一位。

征途漫漫,“三农”是山丹联社永远的根基,“发展”是山丹信合人永恒的主题,三年的传承与发展,谱写了山丹联社一曲与时俱进的凯歌!农信社为农而生,因农而兴。今后,在扩大业务规模,增创经营效益的同时,山丹联社将持续加大支农惠农力度,力争存贷规模再创新高,经营管理更加规范,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在助推县域经济持续发展中,让山丹联社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采!

新闻推荐

张掖公路局为联系村赠送护栏网

本报讯(通讯员王维学汤兴华)近日,张掖公路管理局为联系点山丹县老军乡焦湾村赠送了价值3万元的双边丝护栏网,作为村民门前绿化带围栏,既防止了花草树木被牲畜啃咬,又美化了村落环境。今年,张掖公路局干...

山丹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山丹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