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这边独好
杨贵彪
上中学时,读《白洋淀纪事》,我觉得芦苇并没有孙犁描写的那般富有诗意和韵味,因为家里屋后的河边,就有大片大片的芦苇,最大的用处就是编席子盖房和制作一些简单的手工艺品,许多都用来烧火做饭煨炕了。后来在《诗经》的《蒹葭》里看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也根本没把她当回事。那河边的芦苇不就是春天绿了,秋天黄了,来年又绿了、又黄了,年复一年都是如此景象吗?至于说“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还要逆着流水去找,且路途既险又长还难,这更叫我匪夷所思和不知所云了。在那个连肚子都吃不饱和叽里咕噜的年代,谁还有功夫去感悟芦苇的大美之处,“情人”“恋人”还要顺着河流去找,纯粹是文人墨客闲着无事的扯淡,依然觉得所谓的“水、芦苇、霜、露、人”的意蕴,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
清风不识字,闲了乱翻书。偶读白居易的诗,又有“秋霜剪根断,浩浩随长风”的字样又跳入眼帘和心田,遂想起要去一趟城北郊的湿地,看看生长在那里的芦苇,是否像孙犁描绘的那么美,像《诗经》说的那样朦胧、怅惘和凄清,是否依旧扑朔迷离、情景交融和流连忘返!
我来到了张掖国家湿地公园。
深秋的早晨,铺天盖地的霜花落在湿地,落在了芦苇金黄色的叶片和花穗上。头顶秋霜浓重的霜花和冰凌,依然不屈挺拔婀娜的身材,不失生命的温柔与浪漫,顽强地在清风冷语里摇曳,把挺拔的头颅伸向辽阔寂远、激情四射的苍穹。这种气象令人喟叹!
天色慢慢亮起来,天边出现细细的、长长的彩带,芦苇披上五颜六色的彩带,一片绚丽多姿。天上的云朵燃烧起来,芦苇即刻被染成耀眼的金色,翻腾起滚滚波澜。阳光穿过或厚或薄的云层倾泻而下,芦苇把倒影泼洒在舒缓平静的湖面、栈道、步道上和池塘里,滴滴答答地抖动着浑身的水雾水珠,升腾着朦胧、柔柔、潮潮、蒸腾的意象。密密匝匝的芦苇一棵棵丰腴饱满,成熟自信,傲然耸立。芦穗透明清澈,在寒风中摇头晃脑,闪烁着金色的光芒。黄亮倒挂的枝叶,像排列有序的琴键,演奏着初冬即将来临的序曲。脚底下那些挂满冰凌的水草,虽然纠结无语,但顽强地卷缩着冰凉龟裂的身子,期盼着烈日的融化。阳光泼洒在芦苇丛中,朝前望、朝前走、左右看,都是满目金色,都是芦苇美丽的身姿和摇曳的头颅,都是波光倒影的烂漫和惬意。她频频向你招手示意,传递深秋的那份执念和洒脱,教你忘却人生的烦恼和忧伤。
微风轻轻飘过,湖水碧波荡漾,闲云悠然漂流,如梦如幻,如泣如诉,那份闲适、清朗和恬静,直钻心头心扉。依栏而立,看高天流云,看芦花飘飘,看湛蓝湖水,看水鸟嬉戏,看淙淙流水,那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纯净,那率真率性、大气磅礴的意蕴,那任由天光水影、萧瑟秋风摄取灵魂的淡定,那沉浮纵横、无所畏惧的状态,那心无挂碍、与世无争的通透胸襟,都叫人肃然起敬!她像诗像画,像修炼得道的贤哲的博大胸怀,像萌芽勃发的激情思绪,又像流传千年的生命盛衰,由不得你去追回、书写、寻味:抗拒都是徒劳,忧伤无须空悲。她们渴望野火烧不尽的壮烈,又期望春风吹又生的意象;她们相互依偎依存,又不倾轧攻讦;她们有过春风里的得意,也有过寒冬的苍凉。她们把自然的本真、原生态的张力、内心的情愫、野性的粗犷,春天的迷人、夏天的清纯、秋天的诗情、冬天的圣洁,通过季节的自然变化,演绎到淋漓尽致和炉火纯青,使这方沃土更加诱人明丽,强烈深刻而富有情调和意境。在秋风瑟瑟、寒气逼人的季节里,她一点也不绝望、焦虑,痛苦、寂寞,把诗意、激情,深沉、定力自由挥洒,打破了时空的局限,感知着对时间、世界、社会、人生的同频共振和相知相容。远处的山脉、城市、村庄,轮廓清晰,热烈活泼,富有质感,和这片静谧土地上的芦苇芦花一样,自信而富有底气。置身其间,我的身心受到巨大的冲击和感染,深秋的霜,冷酷无情,又气宇轩昂。深秋的霜,冰清玉洁,又神采飞扬。深秋的霜,萧瑟凌厉,又不屈不挠。别说是冰清玉洁的霜花侵袭,即便是骤雨暴风飞雪,也只不过是匆匆过客,抖一下身子,摇曳一下头颅,一切都算不了什么!
行走在心潮澎湃、如诗如画的芦苇荡里,我感叹我的浅薄,我的短视,我的愚钝,我为我的积淀和底蕴自责惭愧。大家就是大家,先哲就是先哲,名篇就是名篇。我和他们的差距,在视野,在内涵,也在底蕴。微微摇曳的金黄色的芦花上,落下的太阳是红红的、柔柔的,叶片上的霜花是薄薄的、晶莹的,路面是滑滑的、冰封的,丝丝秋风是清凉的、厚重的。撒落的阳光若碎银满地,踏上去咯吱咯吱作响,感佩的是自然的神奇,翻卷的是美妙的欢歌,畅想的是诗情画意。芦苇、河道、湖面、亭台、栈道、水鸟,在这里构成了分明的经络和最美的风景。明丽浩渺的天空,薄如羽衣的云彩,潺潺叮咚的湖水,杨树、柳树、沙枣树迎风抖动的枝叶,雾岚迷蒙的市景,日出日落的霞光,绚丽多姿的画卷,都洋溢渗透着秋天的底蕴和生命的亮色,丰富了这片蓬勃坚韧、宁静淡泊的芦苇,生机盎然、波光粼粼的湿地,光影流动、芬芳四溢的池塘,随风摇曳、婀娜多姿的树影,招徕了疲惫困倦、心气困惑的旅人。
这里不仅有诗,而且通向远方。你看那成群结队南渡北归的雁阵,带走的肯定是这里的富庶和美丽。若无其事戏水觅食的麻鸭、红头鹅,自然会告诉你这里的物象、变化、圣洁和愉悦。那些不舍昼夜、长途跋涉流向居延海和巴丹吉林沙漠的涓涓溪流,一定会讲起地老天荒的故事,诉说源头的地域、流经的两岸,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只有那每天清晨叽叽喳喳、蹿上跳下,按时召开“晨会”的喜鹊乌鸦麻雀,才是芦苇荡里最忠诚的信徒,在那片漫天飞舞、鲜艳欲滴的芦花丛中,矢志不渝地传播着神的意志和人间的沧桑。
素洁飘逸的芦花苇絮,以端庄优雅的姿态折服了秋风,抗拒着生命的凋零,感染着南来北往的旅人。记得一位哲人说过:“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孙犁赞美白洋淀,意在展示纯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和精神气象。《诗经》借蒹葭、白露、伊人、秋水的朦胧淡雅,抒写了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友人的炽热追求。无论是浪漫主义,还是乐观主义,芦苇清新别致的韵味,心旷神怡的气象,温暖博爱的胸怀,出污泥而不染的气节,傲然挺立的风姿,柔情似水的坚固,都让人心动仰止,沉醉不知归路。她之所以成为张掖“半城芦苇,半城塔影”的一道靓丽景色,我想也源于这些内在的气质、品格和精神。
我在欣赏她、赞美她、感叹她的自然、原始、多情、本真、痛快、浩渺、悠远、寂寥的同时,同样迸发的是挑战、热情、壮怀、喜悦、力量和信念。丝绸古道、商贾重镇曾经的天光云影、沉重步履,秦兵汉将、金戈铁马,关山锁钥、仰天长啸,大漠黄沙、西风流云的伤痕、对抗、碾压、争夺、无助和无奈,都被她膜拜为浴火重生的传世图腾,揉搓成曾经拥有的往事碎片,幻化为历史的烟云和斑驳的记忆。祁连山的博大厚重,黑河的温柔缠绵,成就了眼前这片纯洁的金黄和朝圣般的虔诚。戈壁驿道的长途跋涉,东西文明的碰撞交汇,佛教东渐的心音烟波,大漠孤烟直的辽阔空寂,都成了多喜又多愁、多情又多恨的百感交集。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依偎在秋色苍茫、芦苇飘飘、泉流奔涌、荡气回肠的湿地怀抱,谛听“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壮怀,领略“半城芦苇半城塔影”的风光,感怀“张国臂掖,以通西域”的国家意志,回味“不忘祁连山顶雪,错把张掖当江南”的清韵,挡不住的是豪气干云的风景这边独好,直击的是灵魂的升华和精神信念的反思。张掖色彩的亮丽,张掖修养的深厚,张掖沃土的神奇,张掖诗篇的精彩,都源于这片土地的原始禀赋、上苍赐予和厚重文化!
新闻推荐
甘州讯今年10月,受伤害职工张某某在甘州区某建筑公司施工工地上班期间,不慎被该施工工地场所内生产设备绊倒后摔伤。受伤当...
张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张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