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眼”坐云观山 “顺风耳”听风辨雨 祁连山生态环境“智慧化”监管见闻

甘肃日报 2020-06-18 03:08 大字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范海瑞

“以前祁连山的巡护,只能依靠护林员徒步翻山越岭,肉眼察看,手工记录,但由于祁连山区面积太大,就算是把所有职工都派入山中巡护,也远远不够,根本无法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监控,取证和比对难度特别大。”大熊猫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张掖分局局长廖空太说。

祁连山,东西绵延800余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至6000米,境内冰川遍布,草深林密,动植物种类繁多。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域地跨甘肃、青海两省,总面积为5.02万平方公里。

如此大的区域,如何实现有效监管,这曾是困扰人们多年的难题。然而,如今这一难题却伴随“智慧祁连山”的建设而被逐步解决。

无需进山即可全域观测

去年1月份,一位摄影师在祁连山国家公园张掖段近距离拍摄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雪豹,照片在甘肃人的朋友圈“刷屏”;今年4月份,大熊猫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张掖分局的工作人员在整理野外红外相机拍摄的视频画面时,欣喜发现4只雪豹“同框”出镜的罕见场面,又让祁连山中的雪豹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

近年来,在大熊猫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张掖分局辖区内,雪豹、白唇鹿等珍稀野生动物时常“做客”荧屏,见证了祁连山生态环境的“由乱到治”。在这一可喜现象背后, “智慧祁连山大数据应用平台”功不可没。

6月3日,记者来到位于张掖市区东郊的大熊猫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张掖分局。“现在要察看祁连山里面的情况,已经不需要进山了,在这里就可以基本做到一览无余。”张掖分局信息管理科负责人李元鸿介绍说。在他的指引下,记者来到综合指挥中心,一块电子大屏映入眼帘。

“你看,这就是祁连山!”打开“智慧祁连山大数据应用平台”,一张卫星地图将整个祁连山尽收眼底,祁连山资源“一张图”数据库正是智慧祁连山建设的核心,它为祁连山的综合监管提供信息支撑。在此基础上,大熊猫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张掖分局已经建设了联通保护区管理局、基层22个自然保护站和120个资源管护站的专属通信网络,建成了覆盖区内各单位的综合协同办公网络平台和移动平台,实现了网络化、移动化、无纸化办公和信息共享。

森林火情实现24小时实时监控

“你看,这是马蹄寺!”工作人员移动鼠标,马蹄寺方圆10公里的区域便开始在大屏幕上开启现场直播,通过焦距调节,山林之间的景象可以清晰呈现。

“现在我们调控的这台双光谱光电转台有两路摄像机,一路是可见光,一路是热成像,在可见的视频监控之外,如果山林中一旦出现火情,热成像的摄像头可以迅速捕捉到火情并报警,从而快速反应并及时处置。”李元鸿说。

森林草原防火是祁连山保护管理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近年来,大熊猫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张掖分局依托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项目、祁连山重点森林火险区综合治理三期项目、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科技支撑项目等,建设了张掖分局视频监测中心和21个保护站视频监测分中心,建成了77套双光谱远距离林火视频监控监测系统,计划到2020年底,共建成100套,基本覆盖祁连山国家公园张掖片区重点火险区域。

为科研提供全方位大数据支撑

“你看,这是七一冰川!”在大屏幕上,已经对外封闭的七一冰川清晰可见,“中间的冰舌状况是研究祁连山冰川变化的重要参照物,长期的监控可以对冰舌的历史变化数据进行收集,从而通过比对,为科研等提供数据支撑”。

“祁连山生态好转,用什么说话?最重要的就是监测指标数据。”廖空太说。这些监测数据从何而来?“智慧祁连山大数据应用平台”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全自动梯度气象站、激光雷达扫描仪、土壤呼吸测量仪等国内外先进仪器设备,实现了祁连山东、中、西三个区域从冰川、草甸、森林、灌木、草原垂直分布带的“三线五级”全方位生态观测网络体系,为祁连山生态保护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和大量第一手资料。

智能化巡护管控保护区人为活动

“这是我们用无人机拍摄的画面,无人机的应用可以作为卫星遥感的补充数据源,开展局部调查与监测,特别是发现有‘异常’的车辆进入保护区,我们的遥感及无人机监测系统可以实时追踪,从而有效管控保护区内的人类活动,大大提升保护区的安全防护力度。”李元鸿说。

目前,大熊猫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张掖分局先后购置了30架无人机,其中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3架,多旋翼无人机27架,以无人机航飞作为卫星遥感的补充数据源,开展局部调查与监测。

另外,该局还先后购置了PDA巡护终端600台,建成了祁连山巡护监管系统。这套系统由基于阿里云智能化管理平台和智能化手持终端组成,智能化手持终端基于互联网与云管理平台互联,野外巡护员可通过手持终端进行信息的采集、传递和存储,管理中心可通过控制终端实现对整个系统的操控。系统的巡护监管范围覆盖了各功能区,形成纵向到边、横向到底的巡护监管网络,对关键物种、生物群落动态变化规律和干扰影响机制进行科学、有效监测监管,实现了巡护监管工作无纸化、数字化和内外业一体化。

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初步形成

通过“智慧祁连山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的逐步推进,目前,大熊猫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张掖分局已初步形成了空(卫星遥感)、天(无人机)、地(视频监控、人工智能巡护)一体化的监测体系,实现了从粗放式的人工监管向信息化的科学监管的转变,从根本上改变了巡护监管、林区灾害监控和应急事件处理的原有工作模式,使各项工作更加规范和高效,极大地提升了保护区的资源监管能力与水平。

2017年“智慧祁连山大数据应用平台”被国家林业局评为最佳实践案例50强;2019年“智慧祁连山大数据应用平台”荣获全国林业信息化全面推进十周年地方优秀案例。

今年是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评估验收的收官之年。按照国家有关要求,甘肃省正坚持以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核心的生态功能定位,以创新生态保护管理体制机制为突破口,推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从打好基础向提升质量转变、从形成框架向制度建设转变、从试点探索向全面推进转变。

新闻推荐

张掖市聘用30名社会监督员监督医保工作

本报讯(记者王瑞云)6月16日,市医疗保障基金社会监督员座谈会举行。会议宣读了张掖市医疗保障基金社会监督员管理办法,向聘用...

张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张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