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生命之韵心中来 ——鲁立泰《闲来集》读后感

张掖日报 2017-11-21 11:14 大字

[摘要]——鲁立泰《闲来集》读后感

□祁翠花

我庆幸能在茫茫天地间与鲁立泰先生的《闲来集》邂逅。鲁先生的文章,犹如一道道山泉,带着淙淙的清唱声缓缓走到我的心中,让我去慢慢品味生活的甘辛。《闲来集》收了他各个时期的主要散文代表作品66篇,都是先生散文中的经典之作,都是来自他内心的生命之韵。每篇文章典雅而精致,可读性强,细细咀嚼,其味无穷,赏心悦目。《闲来集》形散神聚,他生活、工作的足迹,是行文的线索。写法上叙事兼顾抒情、释理。这些散文手法细腻、结构顺当、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多彩、语言流畅优美。文中渗透着先生丰富的社会生活和谦和的内心世界。

利用半月时间,在安静的夜晚,借着柔和的灯光,静静地品味鲁先生的文字。我比先生整整小了十岁,但先生文中所写到的青少年时期的种种,我似乎也耳熟能详,工作中的所历所经,我好像也不陌生。这就使我的阅读有了一种别样的情怀。这种情怀是那样美妙,它沟通了人与人之间心灵对话的渠道。

鲁先生的文章总是远离庸俗与污秽,没有咄咄逼人的气势,总是亲切朴实,沁人心脾。这些文字里,有童年的游戏、青年的奋斗、中年的成熟;有自然的博大、人性的芬芳;也有工作的热情……凡此种种,娓娓道来,它如同生长在人心中的一棵树,枝繁叶茂,忠实地为我们守住了天上皎洁的月光,让生活在纷繁世界中的我们看到,现实生活里,存在着那么多值得我们去写、去怀想的东西。他的散文是现实主义的,淡淡地原生态地道来,慢慢地述说,绝少雕饰,犹如“清水出芙蓉”。而他的故事也是很平民的,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他写的就是我,就是你。这些文章,初读自是清新异常,再品更是心开意解。他的文章每篇读后都会让我的内心充满宁静与关爱,得到一种心灵上的洗礼。

他的文字是平易近人的,这也许与他朴实的人格不无关系。他用清雅真挚的文字与我们耐心细致地交谈。他说亲情,也说求学,但三分之二多的篇章,他说自己的工作,他把工作中的喜怒哀乐,成败辛酸,欢愉忧伤,洋洋洒洒、淋漓尽致地抒写了出来,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几乎就是鲁先生勤勉履职的一份履历表。在这里,我从他质朴实在的文字表述中,看见一位忠于职守,善于奉献的劳动者形象。在生活里,鲁先生的人格是恒久的,他不卑不亢,无论在哪个岗位,都有自己的道德操守和工作热情,他勤勉,总让自己的思想灵光闪动,工作有创新,他是一位徜徉于各种工作中的修行者。

读了鲁先生《闲来集》中《兰州的诱惑》《南方考察》《法兰克福考察》《美国加州》等十六篇纪行散文后,深为先生的博学而叫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先生的行程,除了是一页页活地图,还是那时那地的百科全书。他的纪行散文有思考,有深度,能让人认识他的思想,领略他的知识修养风采和精神气质。他用语言写出了一个真实的自我。那是一个人真实生活的再现,让我们看到生命就是表里如一、诚实无欺、心智纯正、灵魂纯净。不必花时间去思考别人眼中的自己,别人心中的自己。读《闲来集》,我有了这样的理念:生命永远都是一方待琢的玉,圣洁的雕刀,会把一切瑕疵雕落。生命像是一块冲浪的帆板,奋力拼搏,才不会被海水吞没。美丽,无所不在。爱,无所不在。奋斗,无所不在。因为,人生的闲来,并非真的闲来。

读《闲来集》,受益匪浅,文中的思想精华、人生阅历、生活态度都对我们的生活具有指导意义。

细细研读,我被作品中所透露出的那种对故乡和童年生活的怀念以及与生俱来的对母亲的爱深深感动,才发现他散文中所蕴含的朴实无华的美。

人的情感一旦被赋予美好真切的要素,便有了不能忘却的记忆。酸、甜、苦、辣这四种人生的调味剂,我在研读他散文的过程中都一一体会到了。虽然这四种调味剂很普通,但我却在普通中尝到了不普通的味道,酸中带着点甜,苦中渗透着辣。

鲁先生的散文平实,优美,有着浓郁的张掖地方特点。鲁先生生在张掖大地,长在张掖大地,学习,工作,都在张掖大地。所以,张掖大地的自然景观,地理环境,传统习俗都是他散文创作的源泉。今天,网络铺天盖地,我们埋头于朋友圈,埋头于各种电子信息处理中,逐渐淡化了对生我养我的这片故土的热爱,丢失了乡愁,写出来的文章或枯燥无味,或辞藻华丽却了无内涵,或过分冗长,或词语匮乏,或不知如何表达感情……而鲁先生的语言文风,永远和蔼亲切,从不故意雕饰文字,也不板着面孔,摆架子,更不说空话,是非常接地气的。他那直白的语言,简洁朴素的形式,如同一把利剑,捅破所有的泡沫,直达目标,一语中的。老舍先生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好的著作也差不多就是文字清浅简练的著作。”这种境界也许就是鲁先生散文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总之,鲁先生的散文是睿智深刻的,又是内敛宽容的,是雅俗共赏的,不同的人自有不同的感悟。写文章的人都很辛苦,如果没有坚定的信仰,没有对生活的爱,没有吃苦精神,没有孜孜不倦的工作,完成这样洋洋洒洒的《闲来集》根本是不可能的。所以,读书,读《闲来集》,我们要抱着尊重作者思想,尊重文学精神的心态来读。

新闻推荐

党的十九大精神省委宣讲团来张掖市宣讲

(接一版)二要坚持分层推进,在宣讲阐释上持续用力、抓实见效。要深入基层一线,分层次、分步骤开展宣讲,既讲创新理论、又讲身边故事,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

张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张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