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稳得住
□焦德宏
生态宜居搬迁,政府算得也许是“生态账”“发展账”,而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最关键的是要算清“经济账”。
从土房到楼房,从种地到打工,钱从哪里来、生活怎么办?这些关系一家生计的问题都是需要慎重考虑的。
发展产业、实现就业,无疑将有效解决农民稳定增收的一些堵点、痛点问题。但最终只有“政府帮一把,自己蹬一脚”,才能真正站起来、传下去。
政府的考量
4月27日,民乐县2020年重大项目在民乐生态工业园区集中开工。
当天共集中开工重大项目9个,总投资45.9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5.76亿元,涵盖农业及生态、基础设施、生态工业、文化旅游、社会民生、商贸物流等多个领域。这些集中开工的项目,仅仅是涉及民乐县生态宜居搬迁工程中的一部分,今年民乐县要实施的重点项目多达90项,总投资248.8亿元。
“这次集中开工的9项重点项目,涵盖生态工业、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城乡建设、社会民生等多个领域。这些项目,无论是单体规模,还是结构功能,都充分体现了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是实现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支撑。”县委副书记、县长牛益民说,“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财富,也是未来的希望。”
已经跻身“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民乐县生态工业园区,近期规划占地140平方公里、远景规划占地400平方公里,园区发展空间大,基础设施完善,环境承载力强,成功引进荷兰爱味客、海升集团等166户企业,工业总产值达26.7亿元,工业经济正在快速壮大。
然而,这里常住人口少,劳动力资源缺乏,企业用工短缺,严重制约了产城融合发展步伐。
同处一县,生态工业园区企业用工难,而另一头祁连山浅山区高海拔地区却是发展条件先天不足。“两头难”的问题最终将通过“生态宜居搬迁工程”得以解决。
牛益民告诉记者,实施生态宜居搬迁工程,一方面有利于改善搬迁群众生存环境,解决群众就医难、上学难等问题;依托生态工业园区完善的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条件和集聚的产业优势,带动搬迁群众置业发展、稳定就业,从根本上解决祁连山浅山区高海拔地区农户发展后劲不足问题。另一方面,通过生态宜居搬迁,打造特色小镇,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可有效合理配置各类资源,解决园区企业用工短缺等问题,促进产业集聚和企业壮大提升,形成以人气聚财气、集财力建项目、以项目带就业的良好局面,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实现产城融合发展。
“比如这次开工的项目,就能吸纳本地4100多名群众就近务工。我们将力争以更多的项目工程带动群众就业,促进群众增收,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带来的实惠,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牛益民说。
村民的房贷
7月份就要拿到新房钥匙了,民乐县南丰镇冰沟村村民王来庆并不为房款发愁。
位于特色小镇的生态宜居搬迁工程安置住房均为商品房,由县文旅投公司统一规划建设。住房面积控制在90-120平方米,均价为2000元/平方米,搬迁农户根据自身实际自主选择住房面积。
王来庆选择了3楼的90平方米房子,18万的房款早有了着落。
“政府协调银行贷了15万房款,分15年还清,利息由政府全额贴补。此外,因为我们村是整村搬迁,政府还给每户奖励2万元,自己就掏不了多少钱了。”王来庆说。
南丰镇党委副书记曹天星告诉记者,此次搬迁购房所需资金采取银行贷款、政府贴息、群众逐年偿还本金的方式解决,为搬迁户每户提供不高于15万元的政府贴息贷款,贷款期限15年,是一种农户负担轻、政府不负债、银行无风险的融资建设模式。此外,政府对搬迁积极性较高的农户和整村整组搬迁农户在生态工业园区购房时还给予奖励。
“像冰沟村这样整村、整组(自然村)搬迁。对整村整组搬迁至生态工业园区的,每户给予2万元奖励,并允许搬迁农户以村组为单位选择楼栋单元集中居住。以行政村为单位,对每村20户以上(含20户)农户在生态工业园区购房的,每户给予1万元奖励。鼓励有条件的农户以自有资金在生态工业园区购房,对不使用银行贷款、在办理住房交接手续前缴清房款的,每户给予1万元奖励,并允许优先选房。”曹天星说。
记者注意到,此次生态宜居搬迁工程所面对的群体并非是贫困户。就连条件如冰沟村这样的“最苦”之地,2019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8727元,一年1万元左右的偿还压力并不大。
目前,特色小镇已落实搬迁群众1万多户4万余人,搬迁农户已先期预交购房资金逾2亿元,几期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同步建设。
眼下,特色小镇项目已被省发展改革委纳入省级重点项目库,实施进入关键时期。县委书记李作明说,民乐县亦在寻求多方支持,“一是协调将特色小镇基础设施配套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或其他项目予以资金支持,二是请省政府将民乐县居住在海拔2400米以上的群众纳入生态搬迁范畴,对特色小镇搬迁群众给予生态补偿。”
今后的出路
有了“新居”,还得有“新业”。
在民乐县,生态宜居搬迁与产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产业的发展将解决搬迁群众的后续生产生活和就业等问题。
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特色小镇,是一个融合一二三产,打造产城融合、要素聚集、宜居宜业的县域副中心,而附近的民乐生态工业园区马铃薯、中药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已经在全国享有盛誉,现代农牧业及食品精深加工产业也正在迅速崛起,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企业未来发展都需要大量产业工人。
“民乐县实施生态宜居搬迁,一方面从根本改善沿山群众生活环境,另一方面也相当于在生态工业园区就近建设一个巨大的劳务基地,建成了一座现代化的生态产业新城。”民乐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春燕告诉记者,依托园区内海升现代农业、滨河集团和文德兰花卉等企业,可以带动2万余名有本地就业意愿和能力的搬迁群众在园区稳定就业。“至少保证一家有一人就业”,真正做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有力推动全县农业生产向集约化发展、农村向城镇化迈进、农民向职业化转型。“对此,几年前建设的易地扶贫搬迁样板工程‘圆梦苑’小区已给出了答案。”
当时,为确保贫困群众“搬得下、稳得住、能致富”,民乐县大力培育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积极引进海升现代智能玻璃温室项目、青龙管业等企业,组织1500名搬迁群众开展技能培训,先后为园区23家企业输送3000余名产业工人,搬迁群众每户至少有1名劳力在企业上班,每人每月获得4000多元以上的收入,实现了农民工到产业工人的华丽转型。
如今,园区内企业更多了,产业更全了,学校、医院、车站、银行、邮政应有尽有,保证了搬迁群众不仅有“新居”,还有“新业”,前景只会越来越好。
在民乐县南古镇高郝村村民李世泽看来,以后孩子上学不愁不了,看病不愁了,打工也不用到外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
在甘肃滨河集团办公室主任张国雄看来,滨河国风酒业万吨有机葡萄酒迁建项目已开工建设,随之而来的劳动力缺乏问题将迎刃而解。
在县委书记李作明看来,发展产业、实现就业,关于农民稳定增收的一些堵点、痛点问题就都能有效解决。
接下来,就要改变他们“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的态度。李作明说,唯有靠着自己努力,下决心学技术、勤劳作、善持家,政府帮一把,自己蹬一脚,才能真正站起来、传下去。
新闻推荐
座落于民乐县生态工业园区东六公路农委农场5521517.7平米土地使用权(民乐县人民政府《国有土地使用证》民农国用(2014)第014...
民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民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