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怎么办 关注祁连山下的生态宜居搬迁工程系列报道之三

甘肃经济日报 2020-05-08 01:10 大字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何成军

在祁连山脚下实施生态宜居搬迁工程,是巩固提升祁连山生态修复成果、推动黄河上游生态保护的迫切需要。人搬走了,村子荒废了,住了几辈人的老房子怎么办?留下的耕地怎么办?民乐县为了保住这份“土地情结”,无论是土地流转,还是退耕还林还草,都将收益留给已经下山的农民。

生态的变迁

祁连山脚下的丰乐镇易湾村有着近两百年的历史。19世纪初,民乐县北部低海拔地区的农民因为缺少设施,耕地无法得到灌溉,生活十分艰辛,开始向资源丰富、雨水充足的南部祁连山区迁移。20世纪七十年代,易湾村人口达到了1600多人。

易湾村村民王华天清楚记得,“20世纪50年代以前,山里住的人少,植被也保护得很好,降水也充足得很。”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大片林地和草原被开垦成耕地。人们虽然解决了眼前的温饱,却发现天气越来越干旱,降水越来越稀少,生态环境越来越脆弱,加之居住地点分散,公共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地方病易发多发,沿山群众增收致富变得越来越困难。

与山脚下的生活环境相反,随着近年来全县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远离祁连山地区的灌溉条件越来越好,群众的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生活也越来越富裕。靠天吃饭的易湾人渐渐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易湾等沿山村逐步成了全县最贫困的地方。

“祁连山是黄河流域重要水源产流地,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其保护和治理是我县的政治责任和历史担当。”民乐县委书记李作明说,实施生态宜居搬迁工程,将高海拔地区农户迁出祁连山水源涵养区,逐步推进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的村庄搬迁撤并和坡度在25°以上的山坡耕地还林还草,有利于扩大祁连山生态保护和修复范围,进一步减少人为干预和破坏,长久巩固提升祁连山生态保护和修复成果。

耕地的未来

从冰沟台子向西不远处,就是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地界。

地处这里的南丰镇冰沟村全村2800亩耕地,事实上已撂荒了2000亩,留耕的800亩亦是“长草不产粮”。再有几个月,整村都会随着生态宜居搬迁工程迁走,老家的宅子以及耕种了几辈子的土地怎么办?

驻村帮扶队干部卢伟虎这几天正在忙着对接县林业部门,争取将全村撂荒的土地纳入退耕还林之列,届时一亩地将有120元的专项补贴。留耕的土地尽可能地申请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土地整理后耕作条件变了,便可以进行流转。(转3版)

■ 记者手记

真诚为民就能赢得群众信赖

□ 何成军

3年动迁5万人,民乐县正在下一盘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大棋。这盘大棋,在富了农民、助了企业、护了生态的同时,又锤炼了干部队伍、树立了政府形象、融洽了干群关系。

生态宜居搬迁工程实施伊始,面对故土难离,广大农民怀疑者有之,纠结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

为了打赢脱贫攻坚重大战役,民乐县将其当做一个练兵场,一个大熔炉,当做改进干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作风问题、践行群众路线、提升群众工作方法的绝好契机。

在给农民做工作时,广大干部带着群众干、干部干给群众看,帮助群众算好“经济账”“生态账”“发展账”,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打消思想顾虑,以一个个问题的妥善解决,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逐步消除群众顾虑、取得群众信任,真正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认识深植于人心。

通过一线锻炼,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大幅增强,说了就算、定了就办、干就干成的优良作风蔚然成风,干部和群众真正打成了一片。老百姓对党委政府更加信赖了,形成了“党有号召,群众就有行动”的良好干群关系。

有了这一群众基础,政府的工作推进显得顺畅有力。城区环境整治工程推进时,仅用三个月时间就成功拆除城区多年来历史遗留的各类违法违章建筑540余处;只用两年多的时间,便完成29个棚户区片区改造,2900多户群众争先恐后排着队拆旧房,没有发生一件征地拆迁上访事件。

这种信赖,将更加激发广大干部有为担当的勇气,坚定迎难而上、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信心。

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树立一个有作为、善作为、敢作为的政府形象,也必将更加坚定群众“只有跟党走、跟着干部干,日子才能越过越好”的信念!

民乐发生的这一切,都是群众对政府绝对信赖的最好证明。群众信赖,是政府最大的荣誉!

新闻推荐

民乐深化“三链”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徐贵龙民乐县聚焦农村发展新形势新要求,打破传统党组织设置模式,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聚在产业链...

民乐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民乐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