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以旧可换新,捡拾有奖补,清理交押金,循环再利用,民乐 多措并举实现废旧农膜零污染

张掖日报 2017-12-12 12:04 大字

□焦德宏段海月

冬日,行走在民乐的田间地头,非常震撼。往年一到冬天,“北风吹,老鸹叫,仔细看,废旧塑料上树梢”,而今年这个现象已不存在,废旧地膜在田间地头已经难觅踪迹,好似一夜之间,改天换地。困扰民乐多年的废旧地膜和塑料制品污染问题彻底得到了解决,究竟是怎么做到的?怀着废旧农膜和塑料制品是怎样消失的这一疑问,笔者进行了走访。

在甘肃大业节水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一辆辆装满了废旧地膜的农用车排队上交废旧地膜,公司员工过磅、登记,忙得不可开交。成山架岭的废旧地膜堆满了产区,等待着人工分拣。“以前的庄稼收完就再啥也不管了,地膜没办法处理,想法设法地找地方掩埋、焚烧,经常和镇上的干部打游击战。今年县上实施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示范县建设项目,给企业每上交五公斤废旧地膜,镇上到明年开春给兑换一公斤新地膜,只要在家闲着的,都上地捡拾地膜。自家的拾干净了还要到到其他村子里去捡拾。手里拾着垃圾,心里想着真金白银,美的很,恨不得将以前偷埋在垃圾坑里的地膜都翻出来拾掉。”李寨村李兴会高兴地说。据大业节水公司经理韩忠贤介绍,往年公司临时招聘农民工到地上捡拾废旧地膜,希望带动周边群众主动给他们上交废旧地膜,但一年也收不上100吨地膜,因为没有加工原料,每年工厂加工没几天就得停工。今年因为项目的实施,老百姓积极性很高,一个人每天拾地膜就能净收入160元,比打临工的收入高多了。今年废旧农膜回收已经达1300多吨,预计在明年三月份之前达3000吨,现有的场地已经不够堆放废旧地膜了。有了充足的原料保证,企业盈利也有了保证。

据县农技站段志山站长介绍,今年民乐县争取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专项资金共956万元,主要用于废旧农膜回收补助、标准化回收站建设等。民乐县采取“乡镇组织、群众参与、网点回收、集中拉运”的方式,积极推行“五公斤废旧农膜兑换一公斤新农膜”和企业回收一公斤废旧农膜补贴一块钱“以奖代补”政策,用经济手段撬动了环境保护的杠杆。

为实现废旧地膜零污染目标,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按照“谁使用谁清理”的原则,土地流转户在合同签订之初向镇政府按照每亩地40元至60元的标准上废旧地膜清理押金,污染物清理完毕经镇政府验收合格后返还押金。验收不合格的,镇政府雇用农民工再次清理,清理费用从押金中扣除。有了这些强制措施,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及广大农户自觉开始全面清理残留于田园、庭院、水源、路旁、建筑物附近的废旧农膜及塑料制品,上交加工企业回收利用,企业将废旧物再次吃干榨净,一条闭合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全面形成,有效杜绝了废旧农膜焚烧、堆积、掩埋等“以污治污”的二次污染情况发生。

民乐县有耕地面积100.79万亩,如何保证废旧农膜无缝清理?该县将废旧农膜回收工作划分为三个区域,由财政项目支持的民乐县瑞丰塑料薄膜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大业节水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民乐县天新农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三家企业分片回收,保证每家企业都能吃得下,吃得饱。在可观的盈利面前,企业的干劲更足了。据瑞丰塑业总经理介绍:“公司现已形成集中回收、加工、再利用的循环经济发展产业模式,年回收加工废旧农膜、废旧塑料瓶、废旧塑料、废旧滴灌带等再生资源万余吨。”

在三大支柱企业的带动下,民乐县城乡再生资源主要品种回收率达95%以上。现如今,民乐县废旧农膜加工企业需要克服的企业发展难题再不是解决生产原料的初级问题,而是面对全国市场“塑料颗粒企业少需求塑料颗粒企业多”的现状,如何提高生产效率的减低生产成本的问题。所以民乐县三家废旧农膜加工企业不约而同的将目光聚焦到了科研上。大业节水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韩忠贤亲自操刀搞科研,自主研发出了一条高效生产线,正在进行专利申请。瑞丰塑业则和河西学院开展院企合作,合作攻关秸秆和废旧薄膜分离技术,解决这一世界性难题。民乐县天新农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着眼延缓废旧地膜紫外线降解速度的课题,开始探索废旧地膜室内存储可行性研究,目前已小有成就。

值得一提的是,在农村大量塑料制品得到清理的同时,民乐县还颁布了“限塑令”,加大对居民使用环保包装袋的教育引导工作,向全面回收城乡再生资源主要品种的更大目标迈进。

新闻推荐

民乐多措并举提升双创水平

民乐讯(记者李选民)民乐县以就业创业为抓手,深入落实国家及省、市有关创业就业扶持政策,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在创业重点领域上出实招、下实功、见实效,有效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和水平。该县在认...

民乐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民乐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