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畅谈***喜看新民变化 民乐县六坝镇财税所原所长乐县六坝镇财税所原所长刘作让

张掖日报 2017-07-12 09:49 大字

[摘要]民乐县六坝镇财税所原所长乐县六坝镇财税所原所长刘作让

民乐县六坝镇新民村是1997年从甘南州舟曲县迁居而来的,距离原北部滩乡政府不足一公里。那年,我正当而立之年,乡领导让我驻新民村抓移民工作。我虽然对迁移户有离古、别亲友亲身经历,但是与外地移民打交道,从客观上说一点把握都没有,不知从哪里入手,心里像提吊桶一样“七上八下”没个底。

走进移民谈得泉家,但见居住条件特别差,3间地窝铺,只能暂时遮挡风沙,遇上阴雨天,室内阴凉到处都是“淋浴室”,特别是到了晚上,毛蝎子和壁虎四处乱跑,想睡上一个安稳觉根本不可能。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土坑上一张小桌子,乌黑发亮,上面放一盏用墨水瓶自制的煤油灯,还有一个鸟骨头制作的旱烟管。

我们就地而坐,相互认识后,谈老爷子打开了话匣子:“这里虽然尘土风沙满天飞,端起饭碗沙拌面,但是比起舟曲老家,这里没有高山峡谷八面坡,耕地收获半山崖,孩童上学路难行,交通闭塞缺医药,更恐怖的是地震再加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这点困难算不了什么,只要有党和政府的支持,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度过难关的。”听了老人家的这番话,我怎么也想不通,一个山区农村的老大爷,有如此深刻的认识。这句话,一直在激励着我,是我努力工作的动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扶贫工作的进展情况比我想象的顺利了好几倍。村民们主动找我谈心,交流想法,我很快就适应了移民扶贫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时间长了,薛付生、虎海林等移民成了我的知心朋友。我们经常一起谈工作、谈思想、谋发展,我们之间的感情建立在鱼水情义之上。他们各个勤俭节约、吃苦耐劳,在这片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安营扎寨、安家落户,升起第一缕炊烟,平田整地,开路修渠,披星戴月,战天斗地,他们艰苦创业的斗志和决心使我难以忘怀。

历时三年的扶贫工作,我亲眼目睹了新民村人在5平方公里的戈壁沙滩上,流下了他们勤劳智慧的血汗。一条条农田、一排排树木、一户户新家、一车车果实在这里收获。新民村一天天发生着突飞猛进的变化。

2016年7月,相隔十多年后,作为一名退休的老同志,我和县影协会员又来到新民村进行***摄影采风活动。村子发生的变化,使我好像走在梦中的图画里。整个村子焕然一新,当年的地窝铺,变成一排排整齐的红砖蓝瓦小康住宅,显得美观大方又气派。橘红色的庭院大门富丽堂皇;笔直的混凝土浇筑的路面,连接到四街八巷的前庭后院;农家小院鲜花盛开,自产蔬菜新鲜无公害,挺拔翠绿的松树站在主街道两旁,招手相望喜迎贵客;彩砖铺平的人行道,从农家小院延伸到村的尽头。医疗卫生,农家书屋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小病感冒不出村,合作医疗报销80%。宽阔美丽如画的文化广场,建设在村的中央,篮球场健身器材样样俱全,文化广场是村民们休闲漫步起舞的好地方。这就是新民村,这就是***村。

来到老朋友谈得泉家,我不敢相信这就是他的家,从里到外,农家小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庭院经济好似花果山,鲜花盛开,蔬菜果品压得枝条弯,土院落打成了混凝土地坪。后院牛羊满圈跑,生猪养鸡规模化,畜牧业收入人均超过1万多元。过去的小家电(手电筒),变成了51英寸遥控大彩电,装饰在客厅中央,天下大事不出家门就能知晓;还有那个小骑士(自行车),变成了四个轮子的铁疙瘩。我们默默地为谈大爷祈祷,你的儿孙们如此幸福快乐,感谢***的各级领导和干部。是党的好政策,把他们引到了甜蜜幸福之路上,是***工作给他们铺平了致富的道路。今后,更加幸福的日子还在后头,一定会芝麻开花节节高,幸福生活万年春。

新闻推荐

民乐县南丰乡计生办全力打造医养结合示范点

中国张掖网民乐讯“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这是千百年来所有普通百姓孜孜以求的梦想。连日来,民乐县南丰乡计生办重拳出击整合各方资源全力打造医养结合示范中心,让百姓离这个梦想又近了一步,为了确保此...

民乐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民乐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