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食用菌产业托起富民梦
本报通讯员王鹏
地处祁连山脚下的民乐县,高寒阴湿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中、低温型食用菌的生长。每年夏季,民乐县立足县域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导向,巧打时间差,将气候冷凉的劣势转化为反季节生产食用菌的优势,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趟出了一条精品特色农业致富之路。至目前,全县累计建成食用菌大棚3182座、工厂化食用菌基地7个、工厂化食用菌大棚94栋,食用菌生产总面积达到5000亩以上,年产量达到7万吨以上,年产值可达5亿元。
创新发展模式形成产业新格局
该县坚持立足县域实际,积极探索完善“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发挥涉农企业及专业合作社的资金、技术、设备优势,扶持拓展基地规模,发展订单生产,带动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转变,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创新实践“公司+小老板”、“公司+农场主+农户”等新型产业经营模式,大力推行“互联网+农业众筹”项目,通过提供厂房、菌种、技术指导等“保姆式”服务,鼓励支持“小老板”、专业合作社或大户租赁食用菌产业园区种植大棚,集中回收销售产品,有效解决食用菌“卖难”问题。
鼓励实行“政府+金融+企业(合作社)”合作模式,坚持选优项目、瞄准对象、龙头牵引,推行“1+3”互助资金捆绑运行方式,在贫困村建立食用菌生产企业和专业合作社,鼓励企业、合作社与农户结对并建立稳定的契约关系,通过农户土地、大棚向企业、合作社流转,产业扶持贷款指标向企业和合作社倾斜,形成资金跟着农户走、农户跟着企业和合作社走、企业和合作社带着农户跟着食用菌产业走、食用菌产业跟着市场需求走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完善服务体系支撑产业大发展
加强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协作,与省农科院签订院地合作协议,院县共建食用菌研究与产品开发基地,重点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和农民培训等服务项目。实行“走出去、引进来”等培训方式,定期邀请省内外教授、专家紧扣发料、采菇等关键环节,深入生产一线,分批次培训菌种生产、科技服务、市场销售、质监管理人员和农民技术骨干;大力实施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先后组织双孢菇种植能人到山东、厦门、江西、永昌等地实地考察学习,进一步开阔眼界,创新思路,累计举办培训班200多场(次)、培训8000多人次。依托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财政设立专项补助资金,着力加大食用菌产业外聘人才、县内专业技术人才和乡土人才“三支队伍”建设,为食用菌产业稳健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充分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对食用菌生产工艺环节进行技术改造,鼓励洪水镇民生合作社设计建造培养料翻料机和发酵隧道,有效解决人工翻料不均匀、培养料发酵不彻底等突出问题,并向国家专利局成功申报“食用菌多功能翻堆机”“食用菌培养料二次发酵车间”两项专利技术。
延伸产业链条拓宽增收致富路
加快建设集食用菌菌种培育、菌包生产、工厂化暖棚栽培、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食用菌产业园,着力把食用菌产业园打造成为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标准化示范基地、大学生创业就业基地、贫困农民脱贫致富基地和进城入园农民致富基地。培育壮大荣善生物科技等龙头企业,鼓励引导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兴建菌种厂、发料厂等小型生产加工企业,为农户提供高品质菌包,进行产品回收及加工销售;引进建设购销流通市场主体,成立食用菌产业协会和食用菌专业合作组织29家,充分发挥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在规范生产、信息技术服务、市场联结等方面的主体作用,着力提升产业效益和增值空间。大力实施品牌育成行动,积极推行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制定完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切实加强全程监督管理,确保食用菌质量安全;注册民乐双孢菇产品商标,不断提升品牌竞争力。打造集设施农业采摘、农家特色小吃、乡村文化活动于一体的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鸿飞科技有限公司建成高标准食用菌大棚示范基地,引进木耳、香菇、鸡腿菇等十多个菌种,打造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进一步延伸食用菌产业链条,拓宽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渠道。
新闻推荐
本报民乐讯近年来,民乐县全力打造学习型、技能型、创业型农民,通过多种举措和途径,提高农民致富能力,引领了农村新风尚,使农村实现了大“变脸”,为加快全县农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提...
民乐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民乐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