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山城村的脱贫致富路

张掖日报 2015-08-28 18:04 大字

本报记者王鹏

“今年,在帮扶单位和乡镇的联系帮扶下,通村路修到了家门口,自来水送到了院子里,新建的文化广场设施齐备,让群众的休闲娱乐活动更加惬意,新改造的门面干净靓丽,提振了整个村子的精气神……”眼见村民们的生活一天一个样,民乐县洪水镇山城村村民于长荣高兴地对记者说。

山城村是民乐县19个重点贫困村之一,全村有耕地2033亩,其中水浇地380亩,人均占有水浇地仅0.14亩。由于地处山区,受自然条件限制,历史欠账较多,人畜饮水安全无保障、道路交通条件极差、人居环境条件恶劣、产业结构单一、增收渠道狭窄,至2014年年底全村还有贫困户126户。***工作开展以来,帮扶单位和乡镇干部纷纷行动,进村入户,开展贫困户入户调查、建档立卡、结对帮扶、产业扶持等各项工作。走进村委会,打开装订整齐的贫困户登记表,贫困户的家庭人员、致贫原因、主要收入来源等情况准确翔实,一目了然。“为确保贫困户信息准确翔实,帮扶干部和乡镇工作人员逐一入户登记核实,并经过公示才最终确定这126户贫困户,确保***目标精准。”该村帮扶工作队队长耿伟年告诉记者,通过走访了解,群众对改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最为关注,要求也最为迫切。

为从根本上改变山城村整体面貌,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今年镇村两级和帮扶单位经多方筹措,筹资352万元改造人饮工程管道35.4公里,新建截饮、水厂各1处,实现全村安全饮水全覆盖;筹资417万元硬化通村公路5公里,养护柏油路5公里,硬化村内巷道3万平方米,实现村域道路畅通全覆盖;筹资20万元新建渠道450米,架设桥涵300米,水利灌溉条件大为改观;筹资21万元维修村级活动场所7间,新建高标准老年人活动中心3间,便民服务能力不断提高;筹资203万元实施门面改造工程,现已改造216户12200平方米;筹资1.2万元对村内重点路段进行了绿化靓化,栽植杨树和云杉7100株。

基础设施改善了,村民开始探索起致富门路。近几年,该村回乡创业带头人池军清依托山城村优美的自然风光发展起了集旅游观光、生态休闲、避暑度假、户外运动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业,吸纳23户群众参与景区环卫、餐饮等服务业。贫困户于长荣创业热情高涨,但苦于没有资金。***工作开展以来,在帮扶单位的积极协调下,于长荣利用贴息贷款建起了农家乐。“随着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相信我的农家乐会越办越红火。”于长荣说。

相比起依托旅游业兴建农家乐,大多数贫困户还是更愿意发展草畜产业。耿伟年说:“山大沟深是制约山城村发展的劣势,但也是发展草畜养殖的天然优势,1.2万亩草地更是为发展草畜养殖提供了天然草场,通过分析山城村的自然条件,征求贫困户的意见,我们决定让一部分有条件的群众搞草畜养殖。”

44岁的贫困户池崇清搞养殖已有几年时间了,但因为资金制约一直没能扩大规模,帮扶干部帮他协调了10万元“双业”贷款扩大养殖规模,现在老池养殖棚圈的羊已经由原来的10多只发展到了100多只。池崇清对记者说:“去年县上给我补了3只羊,今年又给我补助让我翻新圈舍,还帮我协调了贴息贷款,有了这100多只羊,我的小康生活不远了。”

今年,在帮扶单位的引导下,全村共建成“前宅后圈”式养殖棚圈67户283间,其中12户贫困户建起36间,修建120间的标准化养殖小区1个,村干部带头成立养殖协会,在“协会+农户”养殖模式的带动下,全村有65户贫困户发展起了以家庭圈养和分散养殖相结合的草畜养殖产业。同时,帮扶干部积极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把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发展劳务经济,全村已有48户贫困户通过技能培训掌握了一技之长,并通过输出劳力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其余12户贫困户也纷纷在雨露计划、民政救助、银行贴息贷款等政策扶持下,逐步走出贫困“泥沼”。

新闻推荐

近日肃南县文广局马蹄乡政府在大都麻村黄草沟村举行了

近日,肃南县文广局、马蹄乡政府在大都麻村、黄草沟村举行了***村文化设施设备配送仪式。为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各配备图书柜3个、办公桌1张、办公椅1把、图书借阅桌1张、图书借阅椅5把、电脑1...

民乐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民乐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