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向台湾抛出特色农业的“橄榄枝” 陇台农业实现精准对接
在本届兰洽会上,甘肃向台湾抛出特色农业的“橄榄枝”。7月1日至7月6日期间,由台湾农业、中药材、皮革等产业专业人士70余人组成的农业专项考察团,赴张掖、临夏、甘南、定西等市州开展农业考察专项活动。目前,已达成11项投资意向,这意味着陇台农业实现精准对接。
6天考察达成
11项农业投资意向
从7月1日开始,甘肃省农牧厅抛出特色农业的“橄榄枝”,邀请台湾农业、中药材、皮革等产业专业人士70余人,组成了“台商陇上行——农业专项考察团”,对甘肃的部分市州进行了为期6天的农业考察。据了解,为实现精准对接,精确招商,此次共分为三个团组赴张掖、临夏、甘南、定西、平凉、陇南等市州开展农业考察专项活动。
甘肃省台办主任赵少智介绍,此行是甘肃首次邀请以农业为主的考察团,历时一周的投资考察活动,走访了6个市,召开了5场推介会,进行11项专项对接活动,达成11项投资意向。考察团分别对张掖市甘州区绿涵蔬菜专业合作社及蔬菜保鲜项目、民乐生态工业园区建设项目;临夏州广河县皮革产业园、临夏市草莓种植基地;临潭县、陇西县中药材深加工及种植销售项目;平凉市工业园区、灵台县果业产业等项目进行了考察观摩,多个领域达成了合作共识。
同时,他还介绍,随着社会经济转型发展,台商需要继续寻找新的市场,国家对甘肃政策的支持,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的建设,让甘肃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也需要两岸企业共同合作,彼此发展。
7月7日下午,由省台办、省农牧厅、省商务厅、省经合局联合举办的海峡两岸(甘肃)特色农业产业对接会在兰州举行,台商农业专项考察团的成员就甘肃省的农业发展建言献策。省委常委、副省长王玺玉在对接会上致辞时表示,甘肃与台湾尽管相距较远,但陇台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据统计有300多家台资企业注册落户甘肃,其中100多家已经正常生产经营,为甘肃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精准对接后的农业合作将实现双赢
在考察中,对一些农业合作项目,台商与相关市州初步达成共识,而且通过合作将实现双赢。协鑫新能源集团副总裁王成、台湾综合农场总经理王世文,7月2日、5日分别在民乐县和张掖市推介会上多次发言希望当地政府给予3000至5000亩土地,用于光伏农业菌类产业园建设。两人表示该产业两人合作在全国各地已有多个成功生产基地,对在甘肃投资能做到技术稳定成熟、资金到位快,希望县、市政府在争取国家及县、市优惠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扶持。同时,邀请县、市相关负责人赴福建、山东、河南等地参观考察目前已形成规模化的光伏农业菌类产业园生产基地。
张掖市副市长王海峰在推介会上对该产业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产业在本地落地符合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符合该市招商引资政策。经过长时间的洽谈,双方在资金、项目、水电、土地、技术、人员、配套设施等方面内容达成了初步共识。
台湾南投县埔里镇菇类生产合作社理事主席汤朝琴在张掖推介会上发言,建议当地政府在张掖市建立甘肃首家台湾农民创业园、完善配套设施,他将牵头引进台湾菇类产业,各类农业产业以及农产品深加工,并充分利用张掖市现有的蔬菜物流渠道加强合作,把产品推广到上海等沿海城市。对此,王海峰表示赞同,认为建立台湾农民创业园、引进台湾先进农业技术将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为张掖市农业产业发展带来活力,下一步将继续与汤朝琴加强沟通建立台湾农民创业园事项。
在临夏考察时,台湾中华农业交流协会执行长林满水对临夏沙棘种植、清真保健品有合作的愿望,今后将对该产品在投入、生产、经营、市场等方面进一步深入了解;在平凉考察时,台湾农场经营协会秘书长侯金日对平凉市的高效农业、有机农业、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表示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合作实现双赢。
台商普遍看好甘肃优越的投资环境
记者了解到,在考察时,台商普遍看好甘肃优越的投资环境和特色农业的发展前景。“通过走访甘肃的田间地头,我们惊喜地发现,甘肃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最佳基地。”前台湾省政府农林厅厅长黄武林告诉记者,甘肃对农业发展有长足的规划和成就,也具有向西开放、连接东西的区位优势,投资前景大、后发优势明显。
黄武林还说,“一带一路”促成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间的互通交流。再加上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即将封关运营,而通向中欧、中亚国际货运班列开行,甘肃现代农产品走出国门,拓展国际市场迎来历史性机遇。他愿意将台湾农业发达种植技术以及检测技术和设备与甘肃共享,开展果林产业合作。
“陇台农业对接将提升高原农牧产品附加值,注重特色产品开发,高原夏菜结合中药材,研究出养生的膳食调理食谱。”台湾中华农业交流协会理事长、中农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蕙英对甘肃和台湾农业合作发展的前景也比较看好。
台湾中兴大学农学院院长李朝贤教授告诉记者,在河西走廊上的张掖,让他看到了最先进的玉米种子检测发展中心,地处祖国西北的甘肃农业技术和管理水平令人惊叹。尤其甘肃太阳能产业和农产业相结合,成本低、品质高的优势明显,也是吸引台商到甘肃投资兴业的动力。
甘肃特色农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
甘肃特色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已占有一席之地。省农牧厅副厅长韩临广在7月7日举行的海峡两岸(甘肃)特色农业产业对接会上介绍,2014年,全省特色优势农产品种植面积达到2900多万亩,占整个农作物播种面积的一半以上。中药材和玉米制种面积全国第一,苹果面积全国第二,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成为甘肃农业发展的新亮点。
其中,蔬菜种植面积达到750万亩,总产量1655万吨。全省已形成河西走廊灌区、沿黄灌区、泾河流域、渭河流域和“两江一水”流域五大优势产区,成为我国“西菜东调”、“北菜南运”的五大商品蔬菜基地之一,也是被农业部列入规划的西北内陆出口蔬菜重点生产区域、西北温带干旱及青藏高寒区设施蔬菜重点区域。
同时,中药材种植面积383万亩、产量99万吨,中药材人工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一。岷县当归、渭源党参、陇西黄芪、礼县大黄等18个道地中药材品种获得国家原产地标志认证。国家认定岷县是全国当归之乡,陇西是全国黄芪之乡,渭源是全国党参之乡,西和是全国半夏之乡。苹果面积480万亩,苹果产量320万吨。“花牛苹果”、“平凉金果”、“静宁苹果”、“秦安苹果”均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历次全国大型交易会、展览会上,荣获一系列金奖和殊荣。马铃薯种植面积1062万亩,鲜薯产量1600多万吨,面积居全国第二,产量居全国第一。全省已发展成为国内重要产区和最佳种薯繁育基地。
□记者魏奇峰薛晓霞/文牛少伟/图
新闻推荐
范长江(1909年-1970年),原名范希天,四川内江人,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天津《大公报》战地记者。1935年秋从成都到兰州,客观报道长征中的中国工农红军,1937年2月初,只身冒险进入西安,对...
民乐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民乐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