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丰富农村公益性文化 推进农家书屋建设

甘肃日报 2014-05-05 18:43 大字

丰富农村公益性文化 推进农家书屋建设

王旭东

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社会群体,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0%左右,农家书屋作为“文化惠民工程”之一,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就是要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和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切实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社会公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2007年至2012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资金59亿元,支持在全国建成标准书屋60多万个,实现了“农家书屋村村有”,有效解决了农民群众读书看报难的问题,切实保障了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在甘肃,截至2012年8月,全省历时8年,投入资金4亿多元,其中中央资金2.7亿元,省级资金6744万元,市县财政投入7000多万元,共建成农家书屋16860个,实现了农家书屋覆盖全省所有行政村的目标。

据《欠发达地区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管理及发展问题研究》课题组分赴武威、张掖、平凉等地抽样调研表明,甘肃农家书屋工程,深受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欢迎,满意度达75.7%,已建农家书屋所配出版物基本符合农民的阅读需求;种植养殖专业户、少儿与老年村民是农村主要阅读人群。喜欢阅读的内容,依次为:农业科技类29.3%,文学艺术类13.4%,生活娱乐类12%,健康保健类11.8%,政策法律类12.6%,政治生活类12.1%,少年儿童类8.8%。可见,农村总体上呈现实用型阅读需求的特征,农民对农业科技类、技能培训类的需求最为迫切;农村阅读存在多样化、多层次需求。

课题组所到之处,因为是农忙季节,有的农家书屋没有读者,而有的则有很多农牧民朋友在兴致勃勃地翻阅着各种书籍,有的查阅、有的讨论,有的还用心记录着有关种植、养殖、科普等方面的书籍,有的则在网上查阅着各种信息资料,一些富裕起来的农民亲切地称农家书屋为“金钥匙”“黄金屋”“加油站”“好基地”“充电站”。

农家书屋的意义,正在于此。学习是把信息和经验转化成知识、技能、行为和态度的终身过程。换言之,学习就是信息和经验的转化过程。农家书屋建设以书屋为平台,开展农业技术专业培训、农技专家专题讲座等活动,使得农民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依托,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农家书屋的实践告诉我们,公共文化与农村实际情况和需求结合得越好,就越有特色,就越有用。

课题组最大的感受是,好的农家书屋长期坚持创新活动载体,增强服务功能。一是组织开展主题阅读活动。高台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小手拉大手”“读有益书、做文明人”和“好妈妈读书会”等读书活动;民乐县“六进农家”活动;建立三级读书协会分会。二是开展演讲读书征文活动。如平凉开展“我的书屋我的家”演讲赛,激发了农民阅读热情。三是开展“六星级”农家书屋表彰活动。四是开展培训活动,武威共举办管理员培训班20期,培训管理员1561名。五是建立帮扶共建机制。平凉坚持上下联动、综合带动的原则,将书屋工程建设与文化对口帮扶活动相结合,将书屋工程建设与“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相结合,实行文化单位包村、文化干部定点包户包建和文化干部下村抓落实的建设制度。

但调查中也发现不少问题:一是工程整体受惠范围有限。已建农家书屋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行政村或自然村,“有书无人”和“有屋没书”的情况,均不同程度存在;而那些交通不便、人口居住分散、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自然村多数没有农家书屋,占据农村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最基本的文化权益仍然没有得到有效保障。在建或已建成的城市社区各类设施齐全齐备,唯独缺少农民工和社区居民的阅读空间,新的盲点正在形成,工程建设的难度逐步加大。二是书屋运行费用十分短缺。一些地方的管理员报酬尚未完全落实,仍有一些地方管理员完全依靠热情提供义务服务。这种情况短期内可以支撑局面,但长期推行显然可行性不强,势必影响到书屋管理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影响到书屋的服务质量。此外,日常管理维护费用短缺。由于书屋的基本设施均是建设期间的一次性投入,后期管理维护费用尚未纳入工程总体规划,致使一些书屋的图书受气候、环境、设施等影响,出现返潮、霉变等病害情况,严重影响到图书的使用寿命。除此之外,水电、取暖和最基本的图书更新等日常运行成本问题也比较突出。三是数字农家书屋建设,只纳入了“十二五”农家书屋建设规划,目前还未实施。

“文化”的本质就是“人化”。农村文化建设,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要保障农民的文化民生。这是文化层面的人民生计,也是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农家书屋的遍地开花,是农民公共文化消费的一个精彩注脚。作为一项文化低保,农家书屋让文化走进了农村的千家万户。但是也要看到,文化低保,保的是最低限度,要大力推进农村文化建设,还需要我们以城带乡,加大投入,大力丰富农村公益性文化,扎实推进农家书屋建设与发展,消除城乡文化盲点,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把文化“低保”变成文化“小康”。主要措施应该包括: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二要认真制定规划。三要科学投入资金。四要合理配好图书。把全省分为东、中、西三个区域,根据地域性差异配置农业科技类出版物;针对甘肃省多民族的特点,专门设置藏族和回族地区出版物配置目录。在此基础上,加强管理与培训,强化宣传,努力让农家书屋发挥应有的作用。此外,应以数字化建设为手段,提高农家书屋传播能力,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进一步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平台和网络优势,利用公共图书馆的资源,打造城乡一体的公共阅读网络,推动全民阅读的开展。这将是未来发展之趋势。

(作者系省社科院社会政策与救助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新闻推荐

甘肃省百姓文化广场下基层惠民演出在民乐县西区文化广场举行

甘肃省百姓文化广场下基层惠民演出在民乐县西区文化广场举行8月3日,由省文化厅、省广电总台主办的甘肃省百姓文化广场下基层惠民演出在民乐县西区文化广场举行。乐器演奏、歌曲串烧、杂技表演、团...

民乐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民乐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