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民乐:打造高标准农田精品工程 夯实现代农业基础

甘肃日报 2013-11-21 08:24 大字

民乐:打造高标准农田精品工程 夯实现代农业基础

民乐县高标准农田和防护林一瞥。 本报通讯员 韩秀梅

本报记者  王朝霞

初冬时节,记者来到河西走廊中端的民乐县,白雪皑皑的祁连山巍然屹立,沿祁连山北麓延伸的是广袤的田野,驱车扫视窗外,耕地一望无际。

已是萧瑟荒寂的冬天,但田野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不同于往常记者看到的东一小块、西一小块的不规则农田,这里是大片大片的条田,每块条田七八亩、十来亩以上,整齐连片,形成上百亩、上千亩的耕地规模。沿着条田,是一条条笔直的斗渠,沿着斗渠,是一条条笔直的砂石、水泥铺就的机耕路。路上栽植的沙枣树、榆树、新疆杨及灌木,在微风中舒展着细密的枝条。

“这就是田成方、林成网、路相连、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民乐县财政局副局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王兴德向记者介绍。原来,这些令人眼前一亮的渠路林田综合配套工程,就是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民乐县在省、市农业综合开发办支持下,突出土地整理,为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树起一面旗帜。

建设高标准农田,整合土地资源,推动土地流转

民乐县是张掖市所辖的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全县耕地约92万亩,近两年,全县土地流转势头快而稳。去年流转土地面积15.2万亩;今年流转土地达26.6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近30%。记者调查时发现,该县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成为加快土地流转速度和扩大土地流转面积的一个主要因素。

在新天镇新天堡村,去今两年,村里共建设高标准农田4000亩,村里人习惯把建设高标准农田称作“整理土地”,村支书马新明告诉记者:“整理土地前,地不值钱,有的村民到城里去打工,地撂荒了。平整土地后,零碎的小块地变成了大条田,农机耕作、浇水、收获方便多了,土地升值了,抢着要流转。今年村上流转了2500亩耕地,1亩地平均流转租金400多元。”

新天镇的民乐县众成专业合作社流转了本村的1500亩耕地,规模种植马铃薯、黄芪、红芪、万寿菊、板蓝根等作物,提高了土地效益。“这里以前是二类地,整理土地前,是靠天吃饭的山旱地,遇到旱年,‘春种一袋子、秋收一帽子\’。土地整理后,土地流转到合作社和种植大户手里,提高了经济效益。”马新明说。他给记者扳着指头计算:“1亩板蓝根亩产250公斤,1公斤板蓝根收购价为8元,亩收入2000元;1亩洋葱产3000公斤,1公斤洋葱从1.6元涨到2元,亩毛收入3500元、纯收入1500元;1亩黄芪亩产700公斤,1公斤收购价7.2元,亩收入5000元……”

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的连动效应十分明显。新天堡村村民马富民流转出土地20亩,除了8000元的土地流转收入,还把他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夫妇俩在城里打工做装潢,年收入13万元,买了家用小轿车。而那些享受到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村民,土地没有流转出去,没法外出打工,被“绑”在土地上,反而影响了收入,村民王程乾告诉记者:“由于没有整理土地,没法流转土地去打工,只好守穷,今年全家4口人的2200元养老保险金都交不起,让村委会先垫上了。我希望国家加大对我们贫困地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力度,让我家的20亩地也建成高标准农田,实现升值。”

民乐县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改善了土地耕种、灌溉、收获条件,促进了土地向种田能手和种粮大户的流转,有效增加了土地产出效益,使过去自己都不愿种的“难缠”土地变成了“抢手货”,流转土地节省了劳动力,促进了劳务输出,实现了粮食增产、土地增效、农民增收。

建设高标准农田,改善水利条件,让农民得实惠

民乐县新建设的一方方高标准农田间,但见一条条配套的水渠格外地整齐、端正、笔直,修建得像工艺品一样精细。水渠间还安装了操作简便、结实耐用的水利防盗闸门,方便了农民用水,令人赞叹不已。

“建设高标准农田,极大地改善了我们这里的灌溉条件,再也不像以前‘打仗\’似地浇水了!”提及建设高标准农田带来的好处,洪水镇刘总旗村60多岁的村主任刘天文,深有感慨地向记者介绍,以前,耕地上布满了烂河坝、破沟道、老旧河床,每次灌溉时,水流经过,渗漏严重,浪费严重,浇水前三天就得打坝对沟;浇水时,一家人全部上阵还不够,还得呼朋唤友,召集一大帮人,男的下水用木头、树枝封河堵水,女的背麦草捆、挖芨芨草墩打坝,大家齐上阵,才能截得一沟水。结果漏的漏、渗的渗,流到耕地里只剩下一小股水,大半天才浇一小块地。

“以前都是土渠、烂河滩,我们得穿着雨靴,或挽起裤子去地里浇水,尤其是春灌秋浇,定灌河水冰冷刺骨,一旦决口,还得下水打坝,不少人因此得了风湿病。如今修建好了高标准农田,配备了防盗闸门,穿着皮鞋、骑着摩托也能浇水。不用再叫一帮人了,年轻人也出去打工了,老人、妇女自个也能浇水,只要轻轻提起闸门,几秒钟水就流到自家地里了。以前浇一次水,1亩地需200方水,如今只需120方,节约了近一半的水和水费。”村民刘天贤对记者欣喜地说。

据了解,刘总渠村已建成9600亩高标准农田,占全村耕地1万亩的96%以上,成为全县第一个实现高标准农田的村子,给村民们带来许多实惠。

村民陈建发说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今年春上,他与往年一样种了40亩啤酒大麦,用了一样的工,却节省下了6袋种子,回家后老爹骂道:“种了半辈子庄稼,越来越不会种了,偷工减料,把种子都种不到地里了。”然而,大麦却比往年出苗齐、出苗全,秋收时产量好于往年,亩均产量510公斤。他仔细一估量,原来是他家的耕地变成大条田的高标准农田,机播时不像往年反复在小块地里提耧、撒耧、浪费种子,一共节约了480斤种子。

建设高标准农田,机械化耕作更为便利。据村民介绍,整治农田之前,细碎的耕地上,机械没法“驰骋”作业,收割时给农机手1亩地40元,农机手都不愿意来,遇上连阴雨,眼看着丰收的庄稼不能及时收割而长芽、减产,干着急。而今,集中连片平整的条田,为大型农机具作业提供了便利条件,极大地提高了农机具使用效率,降低了群众的劳动强度和投入成本,1亩地给25元工价,农机手抢着来收割。

村民们还热心地告诉记者,建设高标准农田,减少了村民们之间的矛盾纠纷。以前,由于没有机耕路,机械要驶进这一农户收割,需要从另一农户的耕地经过,春种秋收时都需“借路”,遇到人家已播种或收割,地里“借路”,践踏了庄稼,会引发矛盾。而今,高标准农田都配备了机耕道,促进了农村和谐。

建设高标准农田,营造了生态防护林,显著改善了农田小气候,有效防风护田,保证了项目区农业持续增收,还有效防止了风沙危害,减少风沙等自然灾害对项目区农田的影响。植树造林还净化、亮化、美化了项目区整体环境,促进了农民自发植树造林。通过渠、路、林、田、宅的综合配套,实现耕地园林化,推动了和谐新农村建设。

建设高标准农田,规模发展产业,做大特色产业

民乐县快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去今两年已建成12万亩高标准农田,助推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以前村民们有一种“误解”:政府让农民种哪种作物,该作物在市场上不受欢迎,会亏本。而今,县上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来,带动了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大片大片平整过的土地,推动了特色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发展,在民乐形成了“脱毒马铃薯、紫皮大蒜、民乐板蓝根”等品牌优势,反过来通过市场经济的杠杆拉动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特色产业良性循环发展。

在民乐县最西面的南古镇左卫村,村民钱虎年高兴地告诉记者,自从自家的地平整后,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了作物产量,亩均产马铃薯3000多公斤,今年收入6.7万元。

记者也看到,这个村子趁初冬时土地未封冻之前,对那些小地块,正在召集大型机械予以平整,建设高标准农田。村上雇的来自永固镇的张琪,正驾驶着大型装载机,赶在太阳落山前,抓紧时间平整耕地。“平整土地的土方量很大,从早上8点干到晚上六七点钟,有时几天才能平整1亩地。”张琪对记者说:“左卫村的地好、土好、土层厚,是肥沃的黑土,平整后第一年是生土,再过两三年,种啥都能成功,种洋芋、药材、蔬菜都会长得特别好。”

记者也了解到,民乐群众对建设高标准农田的积极性十分高。他们认为。平整1亩地需花费1000多元,政府投资400元,村民拿出600元,政府再配套渠、路、林等工程,虽然投资多,但这是“打基础、立长远”的好事,所以“先投资、先受益”,通过对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开发,可以让土地释放出最大效益,发挥出最大的增产增收潜力,从而推动全县现代农业发展。

高标准农田建设极大地调动了民乐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过去由于农业水利基础条件差,群众种田的难度大、效益低,群众不愿意对土地多投工投钱,项目实施后,极大地带动了群众对土地的投入热情,仅今年一年项目区群众就自筹资金110万元,新打机井2眼,为发展现代农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新闻推荐

刘恭同志逝世

刘恭同志逝世离休干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原党委书记刘恭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4年1月15日,不幸逝世,享年93岁。刘恭同志是甘肃省武威市人。1949年9月参加革命工作,195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甘肃...

民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民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