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民乐通村公路架起农民致富桥

张掖日报 2013-04-26 12:09 大字

本报记者刘虎虎

“自从村里修了通村公路,我们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腿泥\’的日子。同时,无论是板蓝根、马铃薯、黄芪,还是牛羊猪都不愁销路了,经销商主动到村里收购,农村公路给我们架起了致富金桥。”谈及近年来农村公路的发展,民乐县南丰乡铁城村支部书记刘兴志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铁城村地处祁连山脉脚下,地势落差较大,2200亩耕地全是山旱地,往年主要以种植大麦、油菜等“懒汉”农业为主,土地产出效益较低,种植业收入仅占农民收入15%。刘兴志告诉记者,以前,劳务收入是全村经济的主要来源,其次是畜禽养殖业,最后才是种植业,究其根源除了缺水,再就是没有一条像样的通村路。他举例说:大麦在县城收购价是每斤1.1元,在铁城村这样的山区却只有0.9元,即使这样,经销商也不太愿意来村里收购,只因路况差,车辆的维修费让收购成本增加。

因为没有通村路,大部分青壮年只能外出务工增加收入,致使耕地闲置和部分劳力剩余,种植业效益越来越低。2010年,铁城村在县乡两级政府支持下,投资80多万元修建了2公里通村路,硬化了村里的几条主巷道,通行条件明显改善。如今,该村种植的板蓝根、羌活、黄芪等中药材面积达2000亩,亩均效益是过去种植大麦的5倍,而且村里的几名养殖大户联合建起养殖小区,使全村养殖数量达4000只,农民人均纯收入也由2009年的4000多元增加到现在的6000多元。铁城村通村公路和巷道建设,只是该县通过农村公路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2007年以来,民乐县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最现实、最紧迫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农村经济、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提出大力实施农村公路建设“3316”工程思路,采取“项目投、政策补、部门帮、社会捐、群众筹”的方式筹措资金,快速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力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扭转了全县道路交通基础条件差、等级低、密度小、通行能力弱的局面。5年来,全县建成农村公路1129公里,其中通乡公路5条159公里、通村道路970公里,通村公路覆盖率达95.4%。

据县交通局局长张明德介绍,今年,该县将继续加大农村公路通畅工程,计划新建通村公路100公里,其中主线50公里、巷道50公里。同时,以争引项目资金为主,以地方政府自筹为辅,结合新农村建设和“一事一议”制度,鼓励群众自愿投工投劳,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农村公路建设,以更好的交通条件为支撑,推动农村经济提质增速。

新闻推荐

市医院组织干部进双联村宣传消防知识

本报讯5月10日,市医院组织党群部和宣教科6名干部赴联系点民乐县南古镇毛成村、王庄村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讲及隐患排查,全力防范火灾事故发生。该院在联系村中心广场等人员密集地设立固定宣传栏,...

民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民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