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民乐: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

甘肃日报 2012-08-30 00:36 大字

本报记者 王朝霞通讯员 刘虎虎

今年以来,民乐县把农技推广作为助农增收的有效“引擎”,全面启动了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创新试点,通过大力实施农技信息化、特色化、网络化管理,探索建立乡镇和村组农技推广新机制,使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技术转化“最后一道坎”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信息化:农技知识惠万家

“将锌硫磷乳油喷洒在植物中上部,药液要全部覆盖叶面……”近期,由于干旱高温,民乐县民联乡屯粮、东升、复兴、龙山等退耕还林地出现小面积蝗虫灾害,为防止损伤农作物,该县通过电视台连续播放蝗虫防治措施,并组织县农技中心及民联乡17名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指导农民经过3天集中药物防治,有效控制了蝗虫灾害。

屯粮村党支书王全亮对此由衷地称赞:“以前遇到这种情况,层层开现场会,费时又费力。现在好了,干部、农民一起防止虫害,节约了人力物力,效果也好!”

王全亮告诉记者:“现在农业生产月月都有‘明白纸\’,农技中心成了咱知心人。”他所说的“明白纸”是县农技推广中心在每月或者每个生产季节来临时,提前将生产技术要点、病虫疫情、防治措施以书面形式传递到村组,并在村务公开栏张贴宣传。

除了开通农业科技栏目、发放“明白纸”外,该县还开通了“12316三农服务热线”、“农业短信服务平台”等,解决了以前农业技术信息传播方式单一、信息不畅通的问题,实实在在为农民解决了农业技术上的难题。

今年4月中旬,洪水镇黄青村农民杨紫程的设施西葫芦出现叶片枯死现象。杨紫程慌了神,一个电话打到了“12316”热线找蔬菜专家。县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柴武高接到热线后,1个小时就赶到杨紫程的蔬菜大棚里。“在柴专家的指导下,西葫芦神奇地又‘活\’了过来。”杨紫程说。

“12316”热线电话成了民乐农民的知心朋友,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有1203户村民通过热线收听语音服务2517次,各专业专家接受及时咨询218人次,收集农民需求信息100条。

农技人员还通过驻村蹲点、兼职村农技推广员、下乡等方式,收集农民心中所需,结合政府农业主导推广计划,做到“因需而推”,使推广的新技术、新品种极大地满足农民的生产需要。

网络化:各级联动抓落实

在三堡镇三堡村,这里的马铃薯正值花期,长势喜人。记者看到,连片马铃薯田间,是一道道整齐的垄沟,垄面覆盖着地膜,这就是目前在河西灌区大面积推广的垄膜沟灌技术。

为了将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到大田,该县扶持锦伦马铃薯专业合作社流转耕地,连片种植马铃薯垄膜沟灌农田节水示范田2520亩,以县、乡、村、示范点“四级”农技推广网络,统一实行种子地膜补贴、统一供应脱毒种薯、统一施用测土配方肥、统一定额灌水,大力推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

推广垄膜沟灌节水技术产生了显著的节水增产效果。“种植啤酒大麦浇一轮水需要120方,每年3轮,一年下来收入最多800多元,干旱年份收入就更低了;而种植垄膜沟灌马铃薯一轮水只有70方左右,每年浇4轮水,亩产大西洋4500多斤、克新8000多斤,增产率可达15%至33.8%。”省农业节水与土壤肥料管理总站站长崔增团告诉记者。

据悉,民乐县今年将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农技人员统一纳入县农委,内设植保植检站、土肥站、种子站、信息站、农村能源办,根据县内农业产业特色,划定多个特色区域,配备140多名农技推广员,每个技术推广员带动10户科技示范户。构建起了县、乡镇、村、示范点“四位一体”的农业科技体系传播网络,形成了全县农业技术推广“一盘棋”的格局。

在新型农业技术推广管理体系下,技术推广中心及特色推广站和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深入第一线指导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明显增强,切实解决了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道坎”、农业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问题。今年上半年,该县推广站共推广各类农业实用技术33项、新品种59个,良种播种面积81.14万亩,培训新型农民骨干1276人、实用技术1000人次,带动农户5.3万户。

农业科技已成为民乐农业生产的强大引擎。洪水镇烧房村村民牛永芳高兴地说:“现在经常都能看到技术人员在乡下指导农业生产,感觉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新闻推荐

民乐县以奖代补引导农民建成5000多座高标准设施大棚

5月13日,民乐县南古镇毛城村农民采摘西红柿。近年来,该县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对每座蔬菜大棚补贴1万元,引导农民建成5000多座高标准设施大棚,农业效益显著提升。  ...

民乐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民乐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