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打“错季牌” 倪家营镇设施农业鼓了农民“钱袋子”

甘肃农民报 2019-12-24 08:19 大字

本报通讯员 岩蕙 郭琪

今年,临泽县倪家营镇积极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采取“合作社+农户”模式,引导农民种植大棚冬瓜、西红柿、黄瓜等高附加值的特色农产品,巧打“错季牌”,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

安海是汪家墩村的大棚蔬菜种植大户,已经有多年种植经验。据安海介绍,冬瓜的价格受产量和市场影响较大,气温低时销售价格较高。今年他及时调整种植时间,采取秋种冬收的模式,采收时间可持续到春节前后,主要销往张掖、兰州、山东等地,收入稳步提高。

“今年冬瓜能产2.6万斤,到目前为止一斤能卖8毛钱,一亩大棚大概能赚2万元左右。”汪家墩村大棚蔬菜种植户安海笑着说。

这些年尝到发展设施农业甜头的安海对种植反季节蔬菜增收致富充满信心。今年,他又流转土地61亩,于3月份开始修建日光温室,计划于12月底全面完工,明年1月到投入使用,建成后主要种植反季节蔬菜。

同样,汪家墩村村民安星种植温室蔬菜已经11年了,目前已发展到31个温室大棚,主要种植茄子、辣子、西红柿等蔬菜品种。这几天他正组织工人在大棚中采摘黄瓜。据安星介绍,每到严寒时节,市面上各种反季节蔬菜的价格便居高不下,看到市场的需求,他连续几年都种植反季节蔬菜,提高经济收入。

近年来,倪家营镇汪家墩村依托区位优势,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引导群众利用荒滩资源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日光温室区,特色林果业区和连体拱棚示范区,加快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步伐。

倪家营镇农林站负责人周兴海介绍说:“我们镇总共有这样的日光温室200多座,钢架大棚有200多亩,这个日光温室里面种的主要是以常规蔬菜为主,每个棚的效益一般就是在2万元左右,销售主要在张掖周边的市场。”

新闻推荐

临泽河长制筑牢生态底线

□李伟丽岩蕙12月11日下午,在黑河蓼泉镇河段,笔者看到竖立在岸边的河长制公示牌,公示牌上留有各级河长的联系方式。我们尝试...

临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泽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