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廉洁好家风伴我前行

张掖日报 2018-01-22 17:12 大字

□张敏

母亲是一位典型的农村妇女,用目不识丁形容一点也不过,就这样一位“东门不出,西门不迈”的母亲,却是十里八乡,众口称赞的好人。母亲与邻里相处、教育子女有自己的准则。“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在母亲的潜意识里根深蒂固。我家前院、后院栽满了果树,杏子、桃子、苹果熟了,沉甸甸的果实挂满枝头,让人馋涎欲滴。“想吃就摘上个吃吧。”这是母亲常说的一句话。一筐筐、一篮篮,东家给一些,西家送一些,诱人的果实过不了几天就所剩无几,作为孩子的我一肚子怨气,埋怨母亲是个“败家妈”,而母亲却乐呵呵地不停地絮叨:李家奶奶夸我家的杏子又甜又软,张家的孙子夸我家的桃子又脆又香……得意的神情溢于言表。

上世纪七十年代物资匮乏,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肉,肉对孩子们来说就像现在的LV包一样奢侈。天上真掉馅饼了,不知道谁家的一只大公鸡无缘无故跑到我家院子里,看着这只肥嘟嘟的大公鸡我的口水直流,我央求妈妈把这只鸡宰了煮着吃,提前过个年,反正鸡是自己找上门的,又不是咱们偷得。母亲很坚决地反对,拿个棍子硬生生地把鸡撵出了家门,还招呼左邻右舍来认领鸡。

母亲对待他人大方、宽容,对待自己的孩子却很严格。记得我上一年级时,有一天母亲带我去亲戚家,亲戚的孩子有一个塑料小猪玩偶,屁股上装个“哨哨”,一捏会发出“吱吱”的响声,这个玩具让我爱不释手,回家时,趁亲戚没注意偷偷地把玩具装在自己口袋,回家的路上不小心捏响了玩具,被母亲发现了,母亲像疯了一样,折下一根树枝抽在我的手上,钻心的疼,我哭着把玩具送还了亲戚。母亲教育我:“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不能拿,小时偷针,长大偷金。”

“与人为善、不贪不占”是母亲对我的谆谆教导,也是我家的家风,它伴随着我走上了工作岗位,当上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刚当上教师的我,犯过一个“廉洁”方面的错误。那是一个教师节前,我像往常一样步入教室上课,只见一个女生手捧一双手套跑到我面前,对我说:“老师,教师节快到了,我妈特意买了这双手套送给您,祝您节日快乐!”我激动地说:“谢谢!”课堂上,我隐约感觉到有些孩子的神情不自然,而送手套的孩子却显得异常兴奋。下课铃声一响,有好几个学生围了上来,有的说:“老师,我妈给您准备好了一条纱巾。”有的说:“老师,明天我一定让我妈给您买一件礼物……”话还没听完,我脸上火辣辣的,后悔自己不假思索的一声“谢谢”竟引来了孩子的误解。我深情地对孩子们说:“你们好好学习就是送给老师最好的礼物。”教师节那天,我刚走上讲台,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张老师教师节快乐!”我的眼睛湿润了。那双手套是我收下的第一份学生家长的礼物,也是我收下的最后一份学生家长的礼物。这件事我从来没有向母亲提起过。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母亲离开我已经整整十年了,虽然母亲没有给我留下什么物质财富,但母亲留给我的精神财富让我受益终身,这是母亲送给我的一份大礼。现在,我也是一位母亲,“与人为善、不贪不占、廉洁自律”也是我送给我的孩子的人生箴言。

(作者:临泽县五三小学)

新闻推荐

张掖市重点养老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本报讯(记者谢利江)退休职工宋世杰、石凤英夫妇入住甘州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后,这里温馨的环境、健全的设施、周到的关爱,让老两口逢人便夸:“日间照料中心真是我们的第二个家。”目前,张掖市重点养老项...

临泽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临泽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