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叩”开致富门
产业“叩”开致富门
本报通讯员 郭晓芸
暮春时节,走进高台县新坝镇元山子村,一座座白墙红瓦的小康住宅掩映在花团锦簇的杏花、梨花树下,宛如世外桃源;小汽车、农用车从平坦的通村路上疾驰而过;白色的地膜如银色飘带,将一块块制种玉米地“妆扮”得整齐有致,农民推着点种机在地里劳作,播下一颗颗“增收的种子”。
元山子村是高台县16个***村之一,全村270户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2户162人。长期以来,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差等“瓶颈”,严重制约着村子的发展。
***工作开展以来,在帮扶单位的帮扶下,村里找准脱贫发力点,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实现产业扶贫”的思路,积极找措施、想办法,使群众种上了“订单田”,养起了“致富牛”,念起了“劳务经”,培育起了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走进八社村民贾忠来的家中,贾忠来正在后院喂牛。“2015年我用***贷款买了些牛,又修了新牛舍,现在大大小小已经有14头牛了。”贾忠来搓着手乐呵呵地说。
贾忠来一家原是定西市陇西县人,20多年前移居到高台县。尽管一家人吃苦耐劳,但由于底子薄、基础差,家庭经济状况一直很拮据。2014年,他的家庭人均纯收入只有2000多元。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贾忠来不仅贷到了3万元的***贷款发展产业,还享受到了县里5000元圈舍改建资金,自己筹钱修了6间牛舍。“去年我卖了3头牛,收入了3万块钱。今年我继续把这些牛养好,差不多就可以把贷款还清了。”贾忠来说。
不仅如此,贾忠来还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种上了“订单田”。“前年和去年,我都种了15亩制种玉米,种子公司给的保底价是2350元到2600元不等,仅制种玉米一项的年纯收入将近2万元。”贾忠来说,今年他继续种了制种玉米,又种了点饲草,争取把庄稼种得更好,牛养得更多。
对于九社农民庄勤忠来说,***也帮他找准了增收“门道”。
3年前,庄勤忠一家只是种点杂粮,没有产业可言,住的房子也是破旧的土坯房,日子过得紧紧巴巴。2015年,通过村里的协调,庄勤忠种了14亩地的制种玉米,又用***贷款养了4头牛,当年就有了至少1.5万元的收入。有了致富信心的他,不仅利用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修起了新房,还用圈舍改建资金修起了新牛圈,一家人的生活越过越好。
“这两年一直种制种玉米,收入稳定着哩。去年又卖了2头小牛,收入了1万多元。”庄勤忠说道。如今,庄勤忠夫妻二人在农忙的同时,还抽空到周边打打零工,一年下来,又能有1万多元的劳务收入。
自2015年以来,全村39户建档立卡户找准产业发展方向,采取个人筹一点、政策补一点、政府贴一点的办法,积极利用133.2万元***贷款和各类项目资金,大力发展玉米制种,修建养殖圈舍,壮大养殖产业,实现了“户有一座种养棚圈,人有一项致富技能”的目标,促进了稳定可持续增收。
“目前全村98%的耕地都种上了制种玉米,户均养牛4.5头,家家户户有人外出务工。去年,仅制种玉米户均增收6172元,养殖业人均增收1723元,人均劳务收入达1289元。”村支书庄才忠介绍,去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184万元,建档立卡户人均收入6711元,除4户五保户外,其他48户149人已全部脱贫。
产业发展了,收入增加了,群众的致富劲头更足了,村容村貌可谓是一年一变样。“2015年,完成9个社的高标准渠道衬砌4.2公里,修起了村卫生室、老年活动中心;2016年,建起了乡村大舞台、文化广场……”说起村子的变化,庄才忠喜不自禁。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杨延荣通讯员常鑫海“儿子都去外地打工了,孙子就在村里的幼儿园上学。这两年,幼儿园不用交保教费,家里负担也轻,他们把娃娃留在家里交给我们也放心。孙子真是赶上好时候了。”高台县新坝镇新...
高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高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