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不住的“农门”关不住的﹃春﹄ ——南华镇采访见闻
[摘要]——南华镇采访见闻
本报记者黄曙光钱斌郭晓芸
清晨的阳光里,一座座大棚在沙漠中渐次展开,白色的棚顶在黄沙中分外耀眼,忙碌的身影在晨光中格外动人。走进温室大棚,满眼的绿意映入眼帘:黄瓜、辣椒、芹菜、人参果长势喜人,生机勃勃。这是记者在高台县南华镇看到的景象。培育优势产业
“我们通过在沙漠上建立日光温室大棚,将规模化生产与节水灌溉结合,既有效利用了荒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又扩大了生产规模,保证了蔬菜供应量。”正带领农技人员育苗的恒农科技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裴天全说。
完成土地整理项目后,结合本地高原夏菜产业优势,在墩仁村的这片荒地上,建起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反季节果蔬源源不断从这里运出进入市场。“合作社在张掖、酒泉、嘉峪关等地开设了连锁超市,开展配送服务和大批蔬菜批发业务,生产的鲜蔬供不应求。”蔬菜销量好,扩大生产规模也就有了底气。今年,裴天全决定在原有182座日光温室大棚基础上,再兴建224座,持续带动当地农户致富。
主导产业富民,合作组织带动,是南华镇抓整体项目推进、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主要思路。近年来,该镇紧抓特色产业优势,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从推进土地合法有序流转入手,累计流转土地2.8万亩,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目前,全镇建成日光温室和钢架大棚4571座,绿色蔬菜产业园区建成温室大棚3227座,年产各类绿色蔬菜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千万元。成立永和番茄制种专业合作社、明水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等产供销一体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5家,形成有规模、有效益、有品牌、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分配机制好的新型经营主体,有效带动了全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农民收入稳步提升。壮大主导项目
明水村村民张银萍欣喜地说:“我作为一个女人,能在博峰公司上班,不出远门就挣到钱,还照顾上孩子。老板很讲信用,关心我们员工,这样的企业一定会越办越好。”
投资4.7亿元的甘肃博峰肥牛开发有限公司,在南华广阔的土地上,犹如一位正在展足的巨人,引领着全镇民营乡镇企业迈出转型发展的前进步伐,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公司以“改良牛品种、创新牛品牌、开发大产业、跻身大市场”为目标,按照土地开发——饲草种植——肉牛育肥——屠宰加工——分割包装——副产品综合开发利用和肉牛粪便——沼气工程——发电照明——沼气供暖——废渣有机肥二次循环利用的发展理念,在该镇明水滩建成占地125.72亩的高标准万头育肥牛场,养殖肉牛5000头。同时,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既有效解决了企业原料紧缺问题,又增加了农户养殖收入。近3年来,每年在该公司做工的农民工有数百人,领取的工资达420多万元。
从博峰公司万头肉牛养殖场、10万头优质肉牛屠宰加工生产线、福祥机械公司1万台件农机具生产线到嘉宝机械1万台件农机生产线的建成,镇上通过健全完善硬件设施,优化服务,为外来投资者营造良好的投资建设和干事创业环境,使一批工业项目纷纷前来落户。5年来,累计完成投资7.3亿元,提供劳动岗位500个,工业增加值连续5年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
真心为民办事
温暖干净的活动室里,器材完备,装饰清雅,村里老人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或聊天、或下棋、或观看电视节目。在墩仁村养老服务中心,每天都可以看到这祥和怡然的景象。自2014年服务中心建成,村里无人照顾的老人们便有了归宿。70岁的五保户田金兰、74岁的王茂德……都把这里当成自己的新家。
“养老服务中心有了村里养殖种植经营大户的资助,老人们有了活动场所,可以在这里就餐、住宿,也方便照顾,老人们少了后顾之忧,儿女外出打工也少了顾虑。”提起建立养老服务中心,墩仁村党支部书记陈贺贵深有感触地说。
墩仁村养老服务中心的建立,是该镇党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也是村“两委”班子结合实际,以提高老人生活品质为出发点,以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基础,努力争取项目资金,解决老人生活、医疗等问题的不懈努力。近年来,该镇为低收入家庭和生活困难群众办理低保、五保,共发放保障资金1080万元,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残疾人扶助、农业补贴、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等各项政策。大力实施文化体育惠民工程,建成文化健身广场13个、综合文化站1个、农家书屋16个,全镇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新闻推荐
高台讯高台县东苑幼儿园把***与双联行动深度融合,创新工作载体,破解瓶颈制约,突出重点,聚焦发力,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多措并举,强力推进,确保红新村贫困户如期脱贫。至目前,开展***深度调研活动3...
高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高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