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高台:科技示范促增收

甘肃日报 2015-09-17 13:15 大字

高台:科技示范促增收

本报通讯员 杨延荣

九月的高台,广袤的田野里处处是一派丰收的景象。走进宣化镇宣化村玉米示范高产创建示范区,连片的1800亩商品玉米郁郁葱葱,秸秆粗壮结实,果穗饱满匀称。

正在地里查看长势的闫绪红说,按目前情况看,增产增收已成定局。今年,他在宣化村流转了1800亩地全部用来种植商品玉米,县里不仅在资金方面给予了倾斜,为他的900亩土地免费配套了滴灌设施,而且还将流转土地作为全县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田。

“用滴灌一亩地下来一年不仅可节水100多方,节省肥料40多公斤,还可以少用3个人工,仅此一项就可每亩节省开支200多块钱。”闫绪红高兴地说。

据县农技中心副主任盛长存介绍,今年该县在宣化镇宣化村、东庄村等11个村建立了2个万亩玉米高产示范片,示范面积达3万多亩,集中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实现用良种良法配套和农艺农机的结合提高单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了切实发挥示范效应,农技中心选派技术人员驻点进行技术指导,从平整土地、种子选择、种植技术、浇水施肥等方面全程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

“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1800多亩地全部用的是密植新品种,每亩保苗7000株以上,而且将过去总带幅100厘米等行距种植改变为总带幅110厘米宽窄行种植,提高了植株透光率,长势不但没有影响,而且还减少了病害的发生,也更有利于机械作业了。粗略估计,光这项技术每亩就可增收100斤左右。”提起农技人员指导应用的新技术,闫绪红赞不绝口。

今年,该县从推广高产优良新品种、集成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强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等方面入手,并把玉米地膜覆盖、垄作沟灌节水、膜下滴灌、玉米早期化控、高产密植等新技术推广作为确保增产增收的重要内容来抓,做到统一品种、统一药剂拌种,统一整地,统一播期播量,统一机播,统一开展田间管理,确保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技术培训、技术服务、物化补贴全部到位,切实提高玉米整体生产水平。

在黑泉乡黑泉村示范点,除了推行的密植技术外,每行玉米间还开挖了一条沟。据蹲点的技术人员郑志英介绍,为了防止密植后倒伏的发生,今年在该村推行了平作覆膜后起垄技术,当秧苗开始拔节时,在每行间进行开沟,不仅促进了玉米植株根系生长,而且每亩还能节水30方左右。

“自采用了平作覆膜后起垄技术后,今年我的9亩玉米地每亩秧苗虽然平时多了近一半,既没倒伏,也没发生病害,每亩增收100来斤啥问题都没有。”黑泉村五社村民王光成乐呵呵地说。

除了这些新技术,县上还对示范区病虫害进行根据季节气候特点,及早对玉米种植地带地埂、沟渠进行大面积统一防治,彻底杜绝了病虫害的发生。

“往年1亩地1年至少得打3次药,至少得4个人工。今年由于县上统一防治,我的9亩地一次药也没打,每亩地就可省下人工钱280多元。”王光成给笔者算了这样一笔账。

“根据目前情况,示范区3万亩玉米亩产量预计可达900公斤左右,每亩至少可增收100斤。”盛长存说。

新闻推荐

高台帮助贫困家庭341名女童受资助

高台帮助贫困家庭341名女童受资助本报讯(记者朱宇鲲)近日,高台县举行爱心基金发放及特殊儿童助养结对仪式,20名家庭贫困的女童受到南京青和投资集团“春蕾女童爱心基金”的资助,获得助学金10万元。至...

高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高台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