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节水农业谱新篇
本报记者谢利江
虽然才是初夏时节,但高台县绿色蔬菜产业园区里却已是一番收获景象。园区目前有7500亩耕地,全部实施滴灌工程,实现了农业水肥“一体化”灌溉,管理人员给蔬菜浇水不用提闸打坝,只需轻轻打开阀门,水就通过一根根软管滴到作物根部,不但节水省工,又省肥增效。
该县现有农业灌溉面积65万亩,全县允许利用的地表水资源总量为每年4亿立方米,地下水允许开采量每年1.32亿立方米,在保证生活、工业和生态用水的前提下,农田灌溉缺水量6024万立方米,有7万亩农田不能保灌,水资源短缺是制约该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是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唯一出路。
该县启动实施黑河流域综合治理、灌区节水改造等一大批高效节水工程建设的重点项目。从2013年起实施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已在全县实施9万亩,完成投资1.02亿元,项目覆盖绿色蔬菜产业园区、骆驼城乡前进村等地,示范点的带动作用使节水项目成为农民争抢的“香饽饽”,极大推动了节水型农业稳步发展。
该县绿色蔬菜产业园区种植户刘成荣谈到实施高效节水灌溉的好处时说:“以前地里是渠水灌溉,1人1天浇几亩地,现在1人1天可以浇50亩地,省工省时,相当不错。”甘肃绿洲有机农业公司副总经理陈明对实施高效节水灌溉感受颇深,他说:“现在往地里施肥,只需把化肥投放在施肥管里,在浇水的同时经过管道直接流到地里,省工省时。”
骆驼城镇红新村是理想的玉米制种基地。去年,村上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流转土地3000亩,试点大田作物滴灌技术,取得良好效益。农民群众看到节水滴灌工程带来的实惠,也筹工筹劳积极参与高效节水工程建设。红新村村委会主任张喜说:“我们村共有耕地6000亩,去年推行滴灌工程,全村基本全覆盖了,滴灌工程的实施,省水省肥,一举两得。”
为保证高起点、高质量完成农业节水项目建设任务,该县水务局按照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要求,积极成立项目法人,对工程建设的计划、进度、质量和财务管理全面负责。选派骨干力量进行技术把关、监督检查、跟踪服务。严格按照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进行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委派监理工程师和农民质量监督员常驻工地进行现场监理,认真把好材料质量关,做好单元、分部工程的质量评定和检测,严格施工程序。乡镇、村委会和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技术人员实行包项目、包村、包户、包质量“四包”责任制,负责投工投劳、协调事宜。同时通过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了解工程规划和建设内容,充分调动群众投工投劳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关注水利、支持水利的浓厚氛围。
该县水利建设管理站站长杨怀其谈起高效节水灌溉带来的好处“头头是道”,他说:“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对比,节水项目的经济效益主要突出表现在节水、增产、节电、节地、省肥、省工六个方面。节水,亩均节水量在200立方米;增产,亩均新增产值100元左右;节电,滴灌工程亩均节约电费30元;节地,由于滴灌灌溉时通过地下管道系统和地面滴灌设施进行灌溉,对地面的适应性较强,漫灌时使用的小沟渠和小块地之间的田埂可以取消,用来增加耕种面积;省肥,亩均节肥25公斤左右,节肥效果明显;省工,灌水、施肥及使用农药、锄草很方便,相比大水漫灌,亩均提高经济效益400元左右,效益明显。”通过实施高效节水工程,不仅有效节约了水资源,而且形成了水肥一体化灌溉、测土配方、病虫害集中防治、农业机械化和农业标准化管理相结合的综合体系,加快了土地流转进程,至目前,全县土地流转面积累计达18万亩,助推了现代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节水化方向转型升级。
新闻推荐
高台县城关镇新建东村社区河沿路巷道一直没有路灯,给这一带居民的晚间出行带来极大不便,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多年来,此片区发生了多起晚间入室盗窃的案件,居民们苦不堪言。为了使河沿路架设路灯,社...
高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高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