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高台 “一村一策”破难题

甘肃日报 2014-05-18 18:36 大字

高台 “一村一策”破难题

高台 “一村一策”破难题

本报记者  张学明

通讯员郭晓芸 

“以前,我们村的集体经济收入每年也就两三万元;去年,通过党员干部带头组建股份制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肉牛产业分红后,村级收入达到了8.3万元。”日前,高台县巷道镇东联村党支部书记胡宗仁对记者说。 

初夏时节,记者在东联草畜科技有限公司看到,新建的村级养殖场二、三期工程整齐划一,牛羊入栏正在加紧进行。据介绍,这家以“村集体+农户”入股为主要模式的养殖企业,由张掖前进牧业和东联村合资建设。“公司运营后,对村级集体经济的贡献率占到总金额的1%,今年预计达到30万元左右。”胡宗仁说。

针对长期以来全县村级组织经济量小、服务群众能力弱的状况,去年,高台县采取“一村一策”办法,出台扶持意见,通过政策资金驱动、干部创业带动、结对帮扶促动等措施,鼓励村级组织通过培育产业、土地流转、盘活“三资”、能人带动、兴办实体等途径,着力破解村集体“无资金办事、无实力干事”的难题。

高台县从村干部创业工程入手,通过开展创业培训、政策扶持、创业指导、示范引领等方式,鼓励扶持村干部创业。先后对全县80%的村干部进行创业培训指导,为345名村干部发放扶持贷款2800多万元,落实创业项目奖补资金1500多万元,实施创业项目370个。目前,260多名村干部成功创业,带动近8000多名党员群众走上了创业致富路。去年,高台县有136个村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在700万元以上,同比增长52%。

宣化镇宣化村曾是名副其实的“空壳村”,虽然蔬菜种植优势明显,但都是农户“单打独斗”,不但规模上不去,而且销售渠道单一,效益低下,对村集体经济贡献不大。

去年以来,在村干部创业工程和村级集体经济增收行动的激励下,村干部“壮”起胆子,实行整村土地流转,组建蔬菜专业合作社,融资113万元建起100座全钢架大棚,实行由合作社负责统一种植、技术跟进、管理销售,农户承包经营的方式,动员全村19户种植大户承包经营,规定每座棚最低保护价4000元,让种植户吃上“定心丸”。如今,宣化村已成为高台县有名的蔬菜种植示范点。

记者在示范点看到,大棚内各类蔬菜生机盎然,莴笋、娃娃菜等蔬菜鲜嫩滴翠,一株株西红柿正“憋”着劲儿往上长。“再过几天,这几十棚娃娃菜就能上市了,合作社已联系好销路,谈好了价格。按目前的长势看,每座棚单茬收入在8000到10000元。”宣化村党支部书记李怀荣满脸笑容,“估计今年村集体收入能突破10万元。”

为凝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合力,今年,高台县结合双联行动、扶贫攻坚行动、基层党组织“1+1”结对互帮等活动,专门设立10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基金,出台优惠政策,采取“以奖代补”和城乡结对、村企结对、村村结对模式,加大对村集体经济的扶持力度。

在系列政策的助推下,全县各村纷纷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各施其招,各展所长。截至去年底,高台县有30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零”突破,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以上的达到69个,10万元以上达18个。“通过村干部创业工程和村级集体经济增收行动,采取‘一村一策\’措施,不仅有效解决了部分贫困村村级组织正常运转难、干群关系协调难、村级债务化解难、公益事业投入难等普遍性问题,也借力解决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增收致富等难点问题,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带动力。”高台县农委主任秦学国说。

新闻推荐

高台上半年招商引资落实到位资金37亿元

高台上半年招商引资落实到位资金37亿元高台上半年招商引资落实到位资金37亿元本报高台讯(通讯员郭晓芸)高台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资源推介,丰富招商形式,挖掘招商潜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展招...

高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高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