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铁脚板书记”杨克明

张掖日报 2013-02-05 12:57 大字

在高台县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修建有一座烈士纪念亭,亭上题写:“三过草地心犹壮,一死高台志未移”的楹联,是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的高级指挥员,被四川梁山、达县等地群众誉为“铁脚板书记”的杨克明。

杨克明原名叫陶树臣,1905年出生于四川省涪陵县罗家庙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聪颖好学的他在上中学时受到了新文化的启迪和教育,积极参加了宣传孙中山北上、要求废除帝国主义在中国不平等条约、反对军阀横征暴敛等一系列革命活动。1926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7年,杨克明和魏氏结婚。他以新时代的民主平等精神感染妻子,并为她起名魏俊淑。为了革命的需要,他依然告别了新婚不久的妻子,离开了温暖的家庭。装扮成补锅匠,昼夜不停地到各地联系、开展革命活动。

一次,由于久行疲惫,突遇暴雨,杨克明重感风寒,高烧不止,生命垂危,幸得同行报讯,妻子魏俊淑专程前来亲侍汤药,才把他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然而,大病刚有好转,他又立即为筹集枪弹奔忙去了。国民党涪陵县政府悬赏1000大洋寻捕他,他就化名陶正、洪陶、洪陶尔、杨克明到四川丰都县城、高镇等地以教书作掩护,继续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32年在任中共梁达中心县委书记时,他深入四川的宣汉、万源、开江、梁山、达县等地村村户户,联系群众,宣传革命道理;发动群众,建立农民协会;与群众同甘共苦,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由于他为人谦虚谨慎,工作细致入微,处理问题果断,对同志热情诚恳,走村串户工作扎实,老百姓见了他,都亲切地叫他“铁脚板书记”。

一天,他回罗家庙探亲。晚上,头发花白的母亲一边为儿子缝补衣裳,一边询问儿子的情况,想起儿子多次遇险,慈爱的母亲再也无法平静,以恳求的口吻要求儿子再不要离乡背井,去干冒生命危险的事情。贤惠的妻子在为他沏茶、做饭的同时,也婉言相劝,想让他留下来支撑门户,同甘共苦,以免家人担惊受怕。杨克明十分理解母亲的深情,更挚爱着妻子,但他还是用严酷的事实,简明的道理说服了母亲和妻子。

第二天黎明,杨克明背着行李,穿着母亲缝制的衣服,在妻子的目送下又踏上了革命的征途。谁能想到,这一次竟是永别?

1936年10月下旬,他所在的红5军西渡黄河,执行打通国际路线、奠定抗日后方的《宁夏战役计划》,为配合河东红军的战略行动和策应西安事变的局势而转战在河西走廊。

1937年1月1日,他和军长董振堂率红5军3000余人,一举攻占了高台县城。正当军民热烈庆祝高台解放的时候,国民党马步芳部两万多人在飞机大炮配合下于1月12日向高台县城发起猛烈进攻。他和董振堂严密组织、顽强抵抗,与敌浴血奋战8昼夜。最后的时刻,杨克明在烈火中与敌英勇奋战,最后身中数弹,英勇牺牲,时年仅32岁。战斗结束后,惨绝人寰的敌人将他的头颅割下,悬首示众。

而当年送别亲人的魏俊淑,与儿子相依为命,苦苦度过了17个春秋,终于迎来了全中国的解放。她翘首等待丈夫归来的身影,殷切期盼丈夫传来的音信。苦苦地等呀,切切地盼,就这样从春到夏,从秋到冬,仍然杳无音信。伴随她度过的,是杨克明上中学时的一张照片。

由于杨克明4次改名,家人无法寻找。直到1985年,组织上才辗转查找到他的家属。1985年8月17日,其妻魏俊淑和子女们抬着花圈,缓缓地来到杨克明纪念亭前。当50多年的期盼,50多年的梦萦魂牵,50多年的追寻查找,变成眼前这座高耸的丰碑时,老人声泪俱下,捶胸哭喊到:“树臣啊,我离别了50多年的亲人啊,您睁开眼看一看,我们看您来了……”撕心裂肺的哭喊声此起彼伏,接连不断……离开的时候,她们面对纪念碑深深地鞠躬、再鞠躬,一步一回头,一步一行泪。

先烈们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而抛头颅、洒热血,抛小家、创大业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和鼓舞着我们以更加坚实的步伐,沿着先烈们开创的道路,为中华民族的腾飞而奋勇前进。 (王丽霞)

新闻推荐

五一村畜牧业发展势头旺

本报讯(记者陈海)“为扩大养殖规模,我们重新启用了原村集体养殖厂房,采取暂不收取厂房使用费、积极协调小额担保贷款的方式,鼓励动员7户群众进行规模养殖,目前已养羊560只。”高台县合黎乡五一村村支...

高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高台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