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县林业局凝心聚力促发展纪实 唱响绿色主旋律建设生态新家园
本报记者 田玉龙张国福 通讯员 陈晓霞
又是一年春来到,高台处处植树忙。行走在高台大地,无论是北端的的许三湾,还是南部的南华镇,到处是热火朝天的植树造林、绿化山川的宏大场面。这是高台县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做靓黑河水乡名片的真实写照。
高台县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地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全县共辖9个乡镇,136个行政村,总人口15.8万人,全县林业用地总面积134.4万亩。近年来,高台县林业局紧紧围绕“南保水土、北御风沙、中建绿洲”的生态发展战略,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方针,紧紧围绕“绿起来,活起来,富起来”和“增资源,增活力,增效益”的建设目标,展开了大规模的生态建设活动。高台县在1990年通过了国家“北方平原绿化县”达标验收,先后获得“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甘肃省绿化模范县”、“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市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市级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市级廉政文化进机关示范点”、“张掖市卫生模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加强生态建设构筑生态安全屏障
近年来,高台县林业局按照“外堵黄龙、内扩绿洲”的总体思路,编制完成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四个区域性生态体系建设规划,积极争取项目资金9000多万元,认真组织实施三北四期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公益林管护工程和城市绿化工程,大力开展生态造林绿化和封滩育林。鼓励各种投资主体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投资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对列入重点工程造林和新农村示范点的,以不同标准给予苗木补助,充分调动了社会各方面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近五年共完成造林2.67万亩,完成育苗0.7273万亩,“四旁”义务植树204.22万株,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62.7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13.47%。在绿洲内部,营造了3800多条、总长2000多公里纵横交错的农田林网,构建了南北宽10公里、东西长140公里折合面积18万亩的基干林带,以渠路为骨架配套农田防护林带,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农田防护林体系,使全县林网化率达到了93.7%。狠抓绿色通道建设,建成了312国道、高火公路、元白路等一批绿化样板工程,建设绿色通道163公里,使其成为我县公路沿线的绿化线、风景线、致富线。县境内国道、县、乡道路绿化率达到96%,全县干支斗渠绿化率达到98%,水库、塘坝绿化率达94%。在绿洲外围,完成沙漠治理面积56.1万亩,成功封育47.49万亩,封育区内的植被覆盖度从10%上升到25%以上,其中有10.9万亩流动沙丘成为固定或半固定沙丘,有3.2万亩半固定沙地得到完全固定。按照“人居环境生态化”的要求,以“城市园林化、道路林荫化、社区花园化”为目标,立足改造道路扩绿、建设公园还绿、拆迁辟绿、拆墙透绿、整治小区建绿的造绿方针,连续五年组织实施了十万盆(株)鲜花进县城工程,城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575亩,绿化覆盖率达到2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7.2平方米。建成市级园林化、花园式单位15个,县级园林化、花园式单位39个。组织实施小康居民点绿化工程,全县9个乡镇驻地绿化覆盖率全部达到40%以上,l36个行政村平均绿化覆盖率达35%以上,城乡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加强湿地保护做靓黑河水乡名片
高台县境内湿地总面积2.95万公顷,占全市湿地面积的71.57%,湿地内共有脊椎动物133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有17种,列入《中日保护候鸟及栖息环境协定》的鸟类有38种。保护区地处我国候鸟三大迁徙途径西部路线的中段地带,是多种珍稀濒危鸟类迁徙途中的停留栖息地和中转站。1992年,经省林业厅批准,成立了高台县黑河流域自然保护区,2004年被省政府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5年《高台县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规划》经市政府批复实施,2007年成立了“高台县黑河流域湿地管理站”,2008年开展了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和总体规划编制以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申报工作,2011年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国务院批准建立。高台县加大了湿地保护和宣传工作力度,修建了湿地管理站、候鸟疫源疫病监测点和瞭望塔,重点地段设置围栏21公里,制作宣传碑50块,埋设界桩1383个,举办了以湿地保护为主题的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端午游湖等活动,印制了湿地影集、《水乡高台》画册、湿地贺卡和年历,制作了湿地宣传电视专题片,形成了保护湿地的良好社会氛围。
高台县紧紧抓住张掖黑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国务院批准建立的有利时机,启动建设了位于县城北郊黑河沿岸的高台县黑河湿地生态恢复保护示范区(黑河湿地公园),东起黑河大桥,西至大湖湾水库,全长7.5公里,总面积近2万亩。示范区分为河桥景观、湿地景观展示和野生水禽保护三个亚区,概算总投资3.5亿元。至2011年底,累计完成投资8000多万元,在河桥景观区征用土地270多亩,完成了石料场、拌合炉和4个河床采沙场的搬迁和30多万立方陈年垃圾的转运、场地平整工作,铺垫南滨河路1.5公里,加固修缮防护堤坝1500米,铺设输水管道10公里,扩挖人工水域面积20.1万平方米,堆积建设岛屿9个,面积2.5万平方米,修建观景亭4个,拱桥2座,吊桥1座,完成栈道基础建设230米,硬化环湖、环岛步道2.8公里,硬化铺装广场9000平方米,总面积3200平方米的润玉苑初具雏形,摆放景观石65块。组织实施“百、千、万”株(百株大沙枣、千株彩穗红柳、万株胡杨)乡土树木进湿地工程,绿化面积200亩,栽植绿化树木及各种花卉达50万株,其中绿化树木23个品种、30万株,种植草本花卉20亩、20万株,种植草坪70亩。湿地景观展示区、野生水禽保护区建设进展顺利,黑河干流引水合并改造工程全面启动,基础工程已基本完成;南滨河路至大湖湾景区5公里道路全面打通,形成了湿地示范区建设主体框架,使黑河由“绕城而过”到“穿城而过”,湿地风光与人文景观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把湿地公园建设成为集湿地展示、宣传教育、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使其成为生态建设样板区、城市形象展示区、民俗文化汇集区和人与自然和谐区。最大限度地挖掘原生态“水”文化底蕴,充分彰显“湿地之城”、“戈壁水乡”的独特魅力。
推进依法行政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按照“农民得实惠,生态受保护”的总体目标,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了主体改革任务。全县涉及林改面积16.05万亩,林改工作涉及8个乡镇,70个村,523个社,15958户,57613人。按照“党支部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全体村民决议”的程序和“两上两下”、“两个三分之二”的要求,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不搞“一刀切”、不搞强迫命令,科学合理的制定了县、乡、村林改方案,实现了按人分地,按户承包,人人有份。全县集体林地按5种经营方式完成了主体改革任务,其中家庭承包经营13.13万亩、占应改面积的81.78%;签订承包合同9101份,发放林权证8354份,完成了70个村的档案整理装订任务,装订档案3900余卷。全县林改工作确权率、林权证发证率、林权登记合格率、林权纠纷调处率、档案管理综合合格率均达到了100%,群众满意率达97%。2011年11月21日高台县被省上表彰为“全省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先进县”。
坚持以依法治林统揽林业资源保护工作全局,健全制度,多管齐下,巩固绿化成果,为全县林业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重点针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政资源管理难度大的问题,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征滥占林地、湿地和荒地、擅自改变林地用途、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采滥挖野生植物等行为,案件查处率达到95%以上。加强护林防火工作,在电视台开办了森林火险等级预报栏目,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政府网站等宣传载体,采取制作公益广告、书写宣传标语、设置防火警示牌、出动宣传车、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加大森林防火的宣传力度,制定了森林草原防火应急预案,组建防火队伍13个,配备专兼职护林防火人员189人,加大巡护力度,落实“零报告”和“日报告”制度,把火源堵在林区之外。加强林木病虫害防治检疫工作,完成农田林网有害生物防治20100亩,平均防效达97%以上;检疫木材135立方米,苗木161万株,中药材100吨,检疫率达96%。组织人力在国道及重点路段、村社、苗圃及木材加工点开展了天牛疫情及天牛隐患木清理整治工作,详查树木22.5万株,木材1269方,杜绝了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蔓延。
培育支柱产业依靠科技促农增收
全面推广林业实用技术,积极开展科技创新,为生态建设建立技术支撑。充分发挥三鑫农林科技有限公司、许三湾林业科技示范基地、县良种苗木基地、南华工业园区葡萄庄园等林业科技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扩大了科技的覆盖面。大力开展林农培训工程,广泛普及生态建设实用技术,从根本上提高生态建设的质量效益。重点推广了设施葡萄延后栽培技术、肉苁蓉栽培技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沙棘丰产栽培技术、酿酒葡萄绿色无公害丰产管理技术等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建成了一批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县级林业科技示范点,培植形成了葡萄(酿酒葡萄、设施葡萄、露地鲜食葡萄)、沙棘、肉苁蓉、林木种苗花卉、木材加工、野生动物繁殖等六大林业产业,实现了以林业产业带动群众增收,以林业产业巩固生态建设的双赢局面。采取政策扶持、科技提升、强化服务等措施,依托百万亩优质杂果基地建设项目,全县葡萄栽植面积达2.7万亩,其中酿酒葡萄2.07万亩,露地鲜食葡萄0.49万亩,设施葡萄0.14万亩。全县形成连片13000亩以上的酿酒葡萄基地1个,2000亩基地1个,500-1000亩的基地2个,设施葡萄连片30座以上的村社8个,连片规模较大的有新坝乡暖泉村504座、小泉村88座。2011年设施葡萄总面积达到了1433座,产量达100万公斤,产值近千万元,果品首次走出国门,远销泰国、新加坡等地。以格瑞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依托,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在沿山地区建成万亩沙棘产业基地。全面提升种苗产业水平,形成以良种苗木繁育基地、三鑫花木等10个苗木基地为骨干,城郊乡镇育苗大户为补充的林木种苗业,育苗产量达到800万株;积极探索沙区肉苁蓉种植的成功经验,大力发展沙生产业,全县肉苁蓉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利用丰富的林木资源,扶持发展带动深加工能力强、辐射面广、经营水平高的木材加工企业,年加工产值达到1500万元。培育以华益园大雁养殖厂为龙头的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大户15户,壮大以马鹿、大雁等为主的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林业科技在林业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林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效益稳步增长,林业经济在农民增收中的比重不断增加。
注重和谐发展 树立单位良好形象
林业局把和谐发展作为增强凝聚力的主要抓手,把党建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到林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同奖罚,形成了目标一致、管理一体、相互配合、整体推进的工作新局面,营造了“心齐、气顺、劲足”的干事创业氛围,打造了一个“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领导班子,带出了一支思想坚定、作风优良、团结一心、敢想敢干、开拓进取的林业干部职工队伍。认真推行上班签到制、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服务承诺制、岗位责任制和林木采伐预约审批制、上门服务制,使全局广大干部的工作作风有了明显转变,服务态度有了明显改善,工作效率有了明显提高。认真组织开展“争做道德实践先锋”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倡导干部在单位做文明职工、在社会做文明市民、在家中做文明成员。积极开展向十大真情人物、十大道德模范学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树立典型,弘扬正气。积极开展扶贫济困、捐资助学等活动,先后为汶川、玉树地震灾区、贫困党员、困难群众和道德模范捐款捐物10多万元。组织开展了党组织和党员承诺、“五个三”主题实践、“三进(进村子、进林子、进棚子)、三送(送政策、送温暖、送技术)、党支部1+1结对帮扶等党性实践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成功承办了全市林业系统第三届职工动会、全县新春音乐会、生态杯灯谜晚会等大型文体活动。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田玉龙 听说县中医院的大夫4月18日要到高台县骆驼城乡碱泉子村来义诊,一大早,村民们就奔走相告。不到10点钟,群众就把村委会临时腾出的义诊室围得水泄不通。县中医院的大夫们刚到诊室,就立...
高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高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