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中学忆旧 吕奎

滕州日报 2021-09-10 07:48 大字

滕州市第十九中学,是一所国办初级中学,位于原峄庄乡政府驻地的小龙河北岸,韩休路东侧。我是1991年秋进入十九中读书的,我们那一届开始扩招,初一6个班,每班60人左右。学校新盖了三层教学楼,校园里还有一排前两年建的二层小楼,而学生宿舍、家属院都是瓦房,在一排排高大的法桐、塔松和杨树的掩映下,校园显得宁静而清新,书香气息浓厚。特别是教学楼前五六棵修长挺拔的水杉尤为稀罕,很有文化底蕴。三年的初中生活,很多十分敬业又有个性的老师给我的少年时代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给我的中学时光涂上了斑斓的色彩。

先说说教过我的一些可敬可爱的老师们。

教我语文的先后是屈绍民老师和魏恭新老师,两位老师正直又勤勉敬业,但又各有风格。屈老师任班主任,个子不高,却很温和,微笑始终溢于眼角唇边,很少见到他生气的时候,对学生极有耐心。最让人敬佩的是他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关怀备至。语文课讲得认真又细致,每一堂课都要有两轮板书。课上擦黑板时有力地挥舞着胳膊,那场景和时而踮脚的背影现在想来,依旧清晰而深刻。屈老师有时拖堂,临考试的时候,也偶尔占我们的体育课。有几次,我们几个男生装作不知道改了课,跑去操场,以示抗议,这时候屈老师就会站在二楼栏杆前大声喊我们,我们磨磨蹭蹭地回教室,屈老师也不生气。

魏老师是初三时教我语文,他学识丰富,讲课极有特色。他总是习惯把书本掩在嘴角,声音不急不躁,沉稳有力,又有磁性。板书少而精,每一笔端庄美观如刀刻,我们都很陶醉魏老师板书的时刻,那是一种享受,缓而有力,直入心田。后来才明白,为什么我对魏老师的板书记忆这么深刻?因为这也是教育,语文的教育,做人的教育。一笔一划的方块字,就要一笔一划去认真地写,横平竖直,就这样潜移默化影响了我们。

李承振老师专教初三文言文。李老师是一位老教师,身材高大,银眉冉冉,目光如炬,要是蓄须的话,标准的儒学大师的形象。李老师古文功底深厚,讲起课来,时而抑扬顿挫,时而娓娓道来,均是韵味十足,文言文在李老师讲解中变得浅显易懂。

初二教我代数的是邱以标老师。邱老师当时大学刚毕业,英俊洒脱,刚毅又儒雅,干净利索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不苟言笑,在课堂上很严厉,没有学生敢走神或做小动作,都是一副聚精会神的样子。邱老师的课教得好,讲课时逻辑严密,语言简洁,清晰而透彻。但语速稍快,亦如人一般的干净利索。讲完就练,几个同学去黑板上做,其余在下面做,做完邱老师讲评,查缺补漏。所以,我们班的代数成绩一直都是年级里最好的。

每个十九中毕业的学生都能记住的应该是王清老师,王老师教政治,当时也是刚刚大学毕业,一张刚毅的面庞。王老师讲起课来腰杆笔直,说话斩钉截铁,声音洪亮高昂。学生最害怕的是王老师提问,常常出其不意,让人出一身冷汗,所以,在王老师的课堂上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来。看似最严厉的王老师实则很温柔,教鞭多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看似疾风暴雨,结果却是春风细雨。王老师在课上经常讲个小故事,讲个笑话之类的,有时也让学生唱个歌调节课堂气氛。刚柔相济的王老师可谓别具一格。

宋志新老师和马士顺老师都是和蔼的长者。宋老师教历史,是一位高挑瘦削身材,很斯文、很随和的先生。宋老师也有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字写得潇洒飘逸。讲课有时声音悠长,让人如沐春风;有时厚重而深沉,如春水东流。因为我当时浓厚的东北口音没改过来,宋老师就经常让我读上一段课文,这也让我对历史有了浓厚的兴趣,历史成绩优异,至今很感谢宋老师的赏识。

马老师教植物,和颜悦色,为人和善宽厚有气度。踱着悠悠然的步子走进教室,让我们倍感亲切。马老师讲课诙谐幽默,声音时高时低、时慢时快,像在起伏的路上骑行,缓急有度,我们自然地沉浸其中。还有年轻的教动物的胡修俊老师,充满了朝气与活力。胡老师专业水平很高,又认真敬业,讲课时表情丰富,动作很有吸引力,本来很枯燥的动物课也变得有趣了。教师的语言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是知识和思想的映射,所以,语言就成了教师的名片。

李久允老师没教过我的课,但有才气又帅气潇洒的老师总是备受瞩目的,校园里见到李老师总是精神饱满,风度翩翩,自带三分微笑。殊不知,李老师的厉害也是全校出名的,常打架生事的学生遇到李老师,要么满脸堆笑,一副乖仔模样,要么一低头,退避三舍。

我当时十几岁,正是贪玩的年龄,还有很多的老师我是不认识、不了解的。当时的十九中是一所远近闻名的名校,我的同学中有不少是从我们峄庄乡相邻的姜屯镇、界河镇和大坞镇等乡镇来就读的学生。而一所名校也绝不是几个优秀的老师能挑起来的,是所有十九中的老师们用自己的学识和才华,以及兢兢业业、无私的奉献精神创造出来的,是整个教师队伍的优秀,是它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是多年良好的校园文化积淀的结果。

这里就不能不说一说当时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李书水校长曾是音乐教师,新生入校就学唱李校长作词、刘昭浩老师谱曲的《十九中学校歌》。几十年之后,怕是当时的十九中人还都能哼上几句:“凫山青/情绵绵/凫山脚下有乐园/那儿就是我的母校滕州十九中校园/啊……可爱的母校……知识的摇篮/德智体美劳全发展/四化路上勇向前/小龙河/水潺潺/小龙河畔有乐园……”且不说正常的运动会和各种文体比赛,就每学期的几场文艺汇演,绝对是有才艺学生和老师的展示舞台,更是全校师生的精神盛宴。刘昭浩老师是音乐教师,文艺汇演不仅唱歌,更有小品、相声和霹雳舞等等流行的节目,几乎是春晚的翻版。每次在刘老师精心组织排练后,都换来了全校师生一次次精神上的享受和丰盈。

时光荏苒,春华秋实。我2000年大学毕业后幸运地回到母校任教。有幸和一些尚在学校的老师一起工作。2001年,峄庄乡并入大坞镇,虽然学校几经更名,现为滕州市大坞镇峄庄中学,但当地的老百姓仍习惯称之为十九中。十九中应是彼时滕州教育的一个缩影。那一代的老师们领着微薄的工资,扎根乡村,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践行着教师的誓言,无怨无悔。他们教过的学生会永远记得他们,记住他们耕耘的身影和谆谆的教诲;历史会记住他们,记住他们在教育战线上奋斗的时光岁月。值此第37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作为曾经的学生,如今的教师,我怀敬仰虔诚之心,回忆曾经十九中的恩师和校园生活,不只是怀念,更是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新闻推荐

打击制假售假维护市场秩序

通讯员陈培花郭常鹏报道本报讯今年以来,西岗镇对制假售假行为始终保持零容忍的态度,发现一起、处理一起,严厉打...

滕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滕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