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忆老家的大坑
上世纪七十年代,故乡的大坑,逐渐变干,人们再也看不到大坑里成群的鹅鸭浮在水面,再也无法欣赏那满坑盛开的白莲。
那年,镇上派来了放映员,实在找不到合适的电影放映点,于是乎,大坑摇身一变,成了村里的大型露天电影院。
记得有一天,太阳还没落下山,大坑里就把银幕高悬,离老远人都能看得见。尤其是那些天真可爱的少年,更是兴高采烈,奔走相传,不到天黑,就来把窝占,只盼着电影快点开演。那时所放的影片,只不过是老掉牙的《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偶尔还放部外国故事片。尽管这样,人们还是兴趣不减,逢演必看。特别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朝鲜故事片《卖花姑娘》在全国各地热映,村里的人们翘首而待朝思暮盼,巴望着《卖花姑娘》在大坑里早日上演。终于有一天,村里人的迫切愿望得以实现,个个都喜地欢天。看全村男女老少,还有四面八方的外来人员,都闻讯涌进了这个露天电影院,前来分享这顿丰盛的精神晚宴。看银幕的前前后后正反两面,观众人头攒动,接踵比肩,拥拥挤挤简直人山人海,甚至坑岸的斜坡上也站满了观众。影片中那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明星们的精彩表演,不知赚取了多少观众的眼泪,浸透了多少观众的手绢,直到电影放映完,观众的啜泣声仍然不断。从此之后,“买花来哟买花来哟,朵朵鲜花多娇艳……”卖花姑娘那委婉凄美的歌声,在村子里的大街小巷,在学校宽阔的校园到处传遍。
已记不清是哪一天,大坑又进入了一个生产队长的视线。那个队长是个老庄稼汉,他对大坑打起了算盘,为什么不开垦出来,种上合适的作物,让大坑再作出点新贡献?于是,他眉头一皱,当机立断,指挥耕牛,把坑底耕翻细耙了一遍,一块地平平坦坦。他又带领社员不失时机种上了荞麦。没多长时间,荞麦花就在大坑开满,红根红梗绿叶配,花色如雪白似银,引来蝴蝶翩翩舞,惹得蜜蜂采花勤。置身于白色的荞麦花中,真有人在画中之感,以至于吸引了许多人来坑边一睹荞麦花的风采,尽情地欣赏坑中的美景。这又让人不禁想起北宋苏轼“但见古河东,荞麦如铺雪”和南宋戴敏“颇动诗人兴,满园荞麦花”那优美的诗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那年老天不负有心人,荞麦喜获丰收,看果实粒粒饱又满,颗颗形似心,闻之香喷喷。
在人们不再为吃饱肚子发愁的时候,大坑好像一下子完成了它的使命,摇身一变成了大坞物资交流大会的牲畜市场。每逢大坞会,四面八方的人都涌进大坑,或买或卖,或遛或逛。只听大坑里马牛羊猪的惊叫声、买卖者的嚷嚷声,与其他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
如今的大坑,大部分已被填平,变成了一条宽阔平坦的商业大街。在路边的建筑群拔坑而起、鳞次栉比、商铺林立,广告招牌五颜六色,真是生意兴隆、热闹非凡。大坑的西部,取而代之的是滕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门诊房、停车场和绿化带,另外还有一个经营红火的小饭店。唯有大坑的东北角一小部分,也被村集体承包给了个人,里面挖成了“坑中坑”,坑坝上还植上了一些树木,鸟儿在其上做巢栖息。
老家的大坑,历经沧桑,见证着时代的变迁,是我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新闻推荐
本报讯(甘甜赵铖栋)4月20日,市委书记刘文强会见了香港首长宝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凡荣一行,就相关合作事宜进行洽谈,并...
滕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滕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