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牧天先生

滕州日报 2021-04-03 06:49 大字

2020年6月28日,牧天先生去世,众多学者、教授、教师、生前好友及社会名流,赋诗撰文,寄托哀思。当时我也曾有用文字追思先生的意念,但身为一介草民,人微言轻,怕有“附庸风雅,冒充文人”之嫌。因此,一直没有动笔,心感内疚,愧对先生的知遇之恩。

今天,为圆夙愿,趁清明时节,用我笨拙的秃笔,告慰先生的在天之灵,以表迟到的怀念之情。

我并非先生的门生弟子,先生的大名虽如雷贯耳,但真正面见先生,缘于为我出书写序。这段因“序”结缘的“师生”情谊,终生难忘——

2013年6月,我把近百篇、约10万字,见诸报端的文章汇集起来,准备出本书《岁月留痕》。时任《滕州日报》副刊部主任的渠志冰热情支持,帮着编目、排序,并答应我“撰写序言”的请求。

书的清样打印后,也许为增加书的分量,渠主任说:“这样吧,我写跋,咱请牧天老师写个序。”我说:“王老师是文学大家,我这土言俗语的,怕看不上眼吧。再说,我也不熟悉,能行吗?”“我领你去,他是俺老师,估计问题不大。”听话音挺有把握。

这天上午,叩开了先生的房门,一见面我要自报家门,老师说:“别介绍了,在剧团就认识你,‘老伙计’啦。”“老伙计!”我一愣,急忙说:“老师,这样称呼,我可担当不起呀!”“都是老同志,客气什么。”这意想不到的“见面话”,让我顿时放松了许多。渠主任说明来意后,先生浏览了下清样的目录,说:“虽然这些内容大部分在报上看过,但还要细翻翻才能动笔,这样吧,写好我通知林柱来拿。”一听这话,我忐忑不安的心,才真正平静下来。

大约7天后,先生打电话让我去取稿。纸稿是钢笔写的,有修改的痕迹,怕出差错,让我当面念一遍。在念的过程中,对念破的句子、读错的字音,随时给我纠正过来。不仅如此,对文中的生词,如“转益多师”“知脾合性”等,先生都作了解释。我受益匪浅,非常感动,这是老师为我上语文课,辅导这个老学生朗读课文呀!

《岁月留痕》出版后,我趁送书的机会,向老师求教写作知识。他见我求知若渴,便循循善诱地说道:“写作,说到底是写自己‘掏心窝子’的话。语言要生动,具有感染力,先感动作者,后感动读者,感动自己十分,只能感动别人七分,自己都觉得言之无物,平淡无味,别人也不愿看,更不可能发表。”

说到这里,先生指了指面前茶几上的一摞《岁月留痕》,说:“这本书记录了社会发展和人情冷暖,尤其让年轻人看看有好处。”我插了句:“就是语句土了点。”“土什么,充满乡土气息是你文章的特色。今后要保持下去,如一味追求‘洋’,乱堆积华丽的词藻,就不是这个味了。”我连连点头称是。先生不但面授机宜,连打电话也指点迷津。

2015年春节电话拜年,祝福话过后,先生问我在写什么。当我说到感觉越写越难时,老师指出两点:一是自我要求高了,感到难,这很正常。二是掌握的材料越写越少,也感觉难。要不断挖掘新稿源,过去你所经历的,只要是对人有益的实事,都可以写。别怕别人不知道,正因为鲜为人知,才应该写,人所共知的,写它干么,浪费笔墨。”话刚落音,我又趁机请教了如何理解“创作灵感”。老师回答十分简练:“‘灵感’是长期积累知识的突然爆发,若胸无点墨,突发奇想,那是胡诌八扯‘放空炮’。再比如‘幽默风趣’,那是妙趣横生的诙谐语言,历练不好,弄巧成拙,变成‘嘻堂话’就不好了。这一点,你把握得还不错。”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这不像给先生电话拜年,而是老师电话向我传授创作知识。真不愧为诲人不倦的教育专家。

《岁月留痕》印刷5年后的2018年,又把平时发表的80多篇、近13万字的文章汇集起来,准备出本《盛世抒怀》文集,还想请牧天先生写序并题写书名。但考虑到先生年事已高,不敢贸然行事,只好让我的好友,也是先生的学生曹景仪同志,发短信征求先生的意见,不料立即回复4个字:乐意为之。

先生一诺千金,十分认真。序言写了1500多字,不同字体题写书名4张8份,并盖有大小两枚印章,让任意挑选。如此重视,令我感动。

半月后的一天上午,我带着散发墨香的《盛世抒怀》,登门拜访、致谢。刚一落座,先生说:“在滕州报上看到你写的《补课》了,《枣庄日报》转载,并上了手机头条,影响面不小。”起身给我倒了杯茶,接着说:“你初中没念完,的确要‘补’好文化课。以后多看名人的著作,扩大知识面,给别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缸水才行。另外,再学学唐诗宋词,必要时引用一二句点缀一下,不仅增加文釆,而且有厚重感。”老师的指点我心领神会,激动地说:“都说您平易近人,学问大,架子不大,我深刻体会到了。”老师笑答:“我也是平民百姓,只不过比别人多识几个字,多读几本书,有什么架子可摆。衣裳架子能晾衣服,人架子没听说有什么用处。”先生的谦虚、幽默,令我敬佩。

先生两次为我出书写序,不仅大大提高了书的品位,更使我倍感荣耀。本想再表感激之情,怕待久了耽误休息,便起身告辞,先生送至门口,握手告别。万万没想到,这竟是最后的诀别。

清明时节倍思亲。尊敬的牧天先生,敬爱的王老师,您在哪里?我还想聆听您的教诲,请您再为我写序呀!

新闻推荐

一束鲜花悼故人 网络留言寄哀思清明节倡导低碳文明祭祀

本报讯(融媒体记者廖晗)清明节马上就要到了,每当此时,人们都会祭祖扫墓、祭拜逝者,表达对亲人先祖的追思、感念与缅怀。当...

滕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滕州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