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当年“芦笛”声 邵培嘉

滕州日报 2021-03-22 06:59 大字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劲吹,祖国大地从城市到乡村各个领域都呈现出了大繁荣大发展的新局面。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不断提升,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在日益提升,各地的文化站、影剧院、报刊杂志等如雨后春笋般迅猛成长壮大。我们岗头镇(今滨湖镇)的群众性、综合性的文学期刊《芦笛》便应运而生了。

说实在的,新问世的《芦笛》相当土气,但也正因土气才更接地气,更受群众欢迎。我们没有正规的铅印,更没有激光照排,而是用蜡纸在钢板上以铁笔刻版,然后用油印机将刻好的蜡纸贴牢,再手推油墨滚子一张张地印出来。尽管如此,它却是一块供乡亲们展示才艺的宝地,是散发着乡土气息的文学之花,为家乡人民提供了丰盛的精神食粮。

微山湖畔响“芦笛”,乡土文学富生机。《芦笛》得到了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封面刊名是由滨湖籍书法家李华亭老师题写的,同时他还为首刊赋诗一首,以示祝贺。编委由宣传科、文化站等有关人员组成。撰稿人有镇机关人员、学校教师、供销社文秘人员以及工人、农民等文学爱好者。总之,《芦笛》的诞生,是各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付出心血的有黄兆来、邵宝珠、刘永久、秦泰、马晓春、孙卓康等同志,他们是有功之臣,在镇史上应当留下一笔。

身为《芦笛》的参与者和撰稿者,我深感荣幸。工作之余,我积极创作、踊跃投稿。其中,我写的一篇歌颂对越自卫反击战英雄的诗歌,在当时镇里举行的专题歌颂英雄的大会上就派上了用场,被选中,由一名女青年团员代表声情并茂地进行了朗诵,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还有一篇得到了多人好评的山东快书《夸车》,是我根据当时宣传鼓励农民致富的“冒尖户”“万元户”来创作的:“小小钢板接连敲,同志们听我把话表。说的是今年五一节,微山湖水滚乐涛。湖畔有个向阳村,从前也叫关帝庙……”这个快书形式的段子,在当时的宣传效果还是不错的。

《芦笛》土气接地气,精神鼓动来助力。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土生土长、土色土香的乡镇文学《芦笛》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但在当时,那个文化刚复苏需振兴、广大农民群众对文化特别渴求的时期,它可是被人人喜爱珍视,显现出了极高的价值与生命力。曾经的《芦笛》永远值得喝彩、回味,因为它在弘扬主旋律,宣传先进的文化,推动乡镇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增强群众热爱家乡的情感中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芦笛》虽土有价值,滨湖人留下深印记。新的时代新乐曲,芦笛常伴美湿地!

新闻推荐

做好常态化防疫 筑牢基层防护网

本报讯(融媒体记者闫沛)为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近日,木石镇卫生院组织开展核酸检测采样和防护知识技能强化培训活动,筑...

滕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滕州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