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秀涛:关注疫情常态化下民营企业融资
□ 本报通讯员 钱 进
本报记者 张环泽
“在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如何应对疫情的冲击、加快经济复苏,是当前的紧要任务。”枣庄市政协委员、枣庄银行滕州管辖行行长杜秀涛建议,“民营经济是枣庄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业的主要产权形态,在扩大就业、促进增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应当汇聚各方力量,更好地促进民营企业融资。”
2020年的农历新年,本应该是很多企业销售的旺季,但疫情的冲击导致产品销售量严重下滑,收入远远低于预期。很多企业大量囤货,大量季节性、生鲜性产品价格锐减。此外,停产停工也导致订单无法完成,一些民营企业面临着数额较大的违约成本。枣庄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0年1月至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滑12.3%,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下降6.1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缩减26.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滑16.8%,出口下滑9.1%,进出口整体下滑8.7%。
随着疫情逐渐趋于常态化,枣庄的民营企业主要面临流动性紧张等问题。他说:“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是枣庄市民营企业的主要特征,这在疫情冲击下以及抗疫过程中往往会成为致命的弱点。尤其要注意,在疫情常态化下,枣庄市民营企业的流动性风险很可能向信用风险转变。”
杜秀涛表示,随着国家和省、市各级政策的逐步落实,枣庄市民营企业复工复产率不断增加,经济活力逐步恢复,市场信心渐渐回升,政策效果逐渐显现,但枣庄市民营企业在融资方面仍存在现金流断裂风险、融资支持不够体系化,财政、银行、担保、政府基金等各方面存在协调不足等问题。
对此,杜秀涛建议,应当扩大走访基数,充分了解民营企业需求,为之后制定政策采取措施提供依据。要强化政府支持,发挥政府资金杠杆作用。进一步加大降税降费力度,同时,发挥政策性担保基金导向作用,鼓励银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降低民营企业短期贷款门槛。支持核心企业成为融资中介,保证供应链的完整和稳定。一方面,鼓励国有企业、核心企业进行账期调整,提前给中小企业回流资金,变中小企业“应收”为“预收”;另一方面,支持国有企业、核心企业充当产业链上中小企业的融资中介,精准落地帮扶政策。同时,加强沟通协调,加强财政、银行、担保、基金等各方面的相互协调。以政策性资金为基础,促进财政资金、银行资金、担保资金、政策性基金的配合,形成促进民营经济复苏的合力。
新闻推荐
滕州市残联携手爱心企业开展助残活动爱心助残显担当 温暖前行迎新春
本报讯(融媒体记者朱艳)1月28日,市残联携手爱心企业举行“阳光助残、点燃希望”资助残疾学生活动,为滕州市62户残疾学生...
滕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滕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