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河情 孙彦全
荆河是一幅画,好看;荆河是一首歌,动听。凡接触过荆河的人,尤其是对多次治理后的荆河,都会不约而同地伸出大拇指,为荆河的美点赞,为荆河的优良环境点赞,为赖以生存的母亲河点赞。
我与荆河的接触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我第一次看到荆河是在运行的火车上。那时,我刚当兵三个月,部队从山东烟台调防到河南宝丰县。火车途经滕县时,是在冬日的早晨。天刚刚放亮,城区的街道、楼房、树木,还沉睡在白茫茫的雾气里,看不太清楚,而玉带般弯曲而上、闪着银色光芒的小河却清晰地映入了眼帘。啊,这就是荆河!
在那之后的几年里,每逢乘坐火车回家探亲或北上出差,经过荆河时,我都要抢占有利位置,看一看荆河,感受心中升起的丝丝暖意。荆河,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默默地站立在村口路旁,喜迎异地归来的游子,惜别远行他乡的亲人。这种情感,没有此种经历的人是很难体会到的。
那时,除了在火车上目视荆河之外,我还没有近距离接触过荆河。我们农村的孩子很少进城,偶尔进一次城,也只是逛逛老洋街和百货大楼,看看滕县宾馆。
那时,我老家村前有一条小河是直通荆河的。小河里常年有水,水很清,甜甜的,水中有鱼。夏日里,我和小伙伴们常到小河里洗澡、摸鱼。很多时候,我都会望着河水沉思,小河的那头是什么样子,城里的小朋友们也喜欢在河里洗澡、摸鱼吗?是的,是荆河把乡村与城区串在了一起。我们共饮一河水,同是故乡人。
1986年,我从部队转业回到故乡。说起来也是和荆河有缘分,单位分配给我的住房就在荆河南岸,与荆河为邻,朝夕相处。我住房所在的河段有一座漫水小石桥。那时河上没有拦河坝,河水自由流淌。枯水季节,水面宽度也有近二十米,最深处半米左右。河床全是沙子和野草。河两岸没有大路,只有两条羊肠小道贯通东西。那时的荆河,有些土气,略带野性。即使是这样,这条河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乐趣。周日,我们带着孩子来到河边,用小网兜网小鱼,在河床上挖沙子,筑城堡垒长城,跑来跑去地放风筝。下班后,我最喜欢坐在小石桥上,把鞋子一脱,双脚插到水里,一天的疲劳一抹而净,真的很惬意。老人们也喜欢在河边散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后来,市里对荆河进行了多次深层次的升级改造。现在的荆河已不是原来的模样,变得俊美文雅了。两岸绿树红花使人赏心悦目。长廊的木、石、水泥、砖等不同质地的步行栈道,使人流连忘返。被石坝、橡胶坝锁住的一方方碧水,显示出了它的多彩和柔情。文化墙上展现的历史名人和博物馆典藏文物的博大,更加折射出了滕州历史文化底蕴的深厚。而对我触动最大的不仅仅是荆河的外在之美,更是它与滕州人民深层次的情缘,以及它给滕州人民带来的诸多福祉。
你看,天刚放亮,晨练的市民就来了。荆河长廊上、小广场上,人流如织,有跑步的、散步的、跳舞的、扭秧歌的、打拳的,热闹非凡,大大提高了市民们的健康水平。
荆河,是这座城市的灵魂和纽带。它像母亲的乳汁一样,滋润着这座城市,使树木更加挺拔,植被更加翠绿,鲜花更加艳丽,空气更加清新,市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也给创建文明城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亮色。
在学生时代,我曾读过许多历史书籍,知道许多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现在,当我看到荆河岸边文化墙上的历史人物时,感到既惊讶又自豪。尤其是参观了滕州荆河岸边的博物馆后,我方才知道,那些耳熟能详的历史名人竟然有很多都是我们滕州人的乡党。
滕州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正如这荆河水一样,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新闻推荐
本报讯今年以来,张汪镇聚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依托富源2×35万千瓦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坚持“项目立园、产业兴园、特...
滕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滕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