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湖镇:聚焦“六保、六稳”谋发展、强民生

齐鲁晚报 2020-09-25 04:46 大字

2020年以来,滨湖镇党委、政府积极面对疫情带来的新形势、新变化,牢固树立民生为先理念,聚焦“六保、六稳”工作,以经济发展为抓手,以乡村振兴为重点,主动担当、狠抓落实,求突破、谋发展,扎实推进各项工作,1—6月份,全镇地方财政收入完成9871万元,同比增长41.61%;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亿元,同比增长16.9%,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累计2352.3万元,同比增幅52.9%,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狠抓双招双引和项目建设,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全力以赴抓招商。锚定“五闯五攻五样板”,聚力动能转换和十强产业,千方百计找客商、谈项目。赴北京、青岛等地对接客商、考察项目,开展网上“推荐、洽谈、签约”项目50余次,高质量推进项目落地。新型环保建材、高分子保温材料等项目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培育中兴金属等本土成长型总部经济企业1家,洽谈引进伟兴进出口贸易、滕兴进出口贸易等成长型总部经济企业2家,培育洪英工贸、腾炬装备等准“四上企业”2家,新增伟兴进出口贸易等实绩企业1家。凝心聚力抓项目。谋划实施重点项目30个,新增入库项目6个,目前已开工项目22个,总投资1.1亿元的高效农业(芡实种植)项目完成土地整理和芡实种植2000余亩;平面口罩机生产线项目、废旧塑料再生利用加工生产项目、玉米芯加工扩建项目均顺利进展,预计年内建成达产。招才引智抓成效。始终坚持把抓好人才工作作为促进产业振兴、助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不断夯实责任,强化招引力度。围绕柔性引进国家级人才,多渠道捕捉人才信息、多方洽谈对接,促成嘉利康科技公司与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杜泽逊达成合作协议,现已完成协议签订。围绕搭建省级以上人才平台载体,充分发挥科技副镇长作用,以推进现代渔业园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促成微山湖特色水产公司与山东农业大学达成微山湖特色水产养殖技术合作研发平台建设,促进新型生态农业与二三产融合发展,构建产学研基地。截至目前,已成功招引各行业人才13人。

统筹镇村一体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落实落地。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将集体经济增收作为核心任务,实施“5+1”帮促村集体经济发展工程,对重点村靠上帮扶,着力解决村级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有效提升村级工作能力,实现村级经济平衡协调发展。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抢抓年度55个村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政策机遇,以优化村庄人居环境、打造宜居宜业乡村为抓手,突出13个A级创建村为重点进行精品打造,42个B级创建村以“五化”、“七改”为抓手进行基础性提升,实现省、枣庄、滕州三级美丽宜居乡村共建联创。现启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村40个,实施文体广场建设19处、文化节点18处。

持续保障民生福祉,社会民生事业协调发展。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大临时救助力度,推行“及时审批、先行救助”,完成临时救助21户,发放金额6.3万元,解决了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全面落实儿童福利保障政策,投资3万余元为3名困难儿童建设“希望小屋”。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孤困儿童动态监测机制,全面建立孤困儿童信息台账,让困难家庭有所靠。加快民生设施建设。强化基础设施提升,加快文化示范村建设,完成14个村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改造提升工程,为17村配套完善文体设施。继续抓好古村落的打造修缮工作,打造民宿、民俗,将收集石器融入其内,建设三处具有滨湖乡镇风情特色的母爱纪念馆、饺子纪念馆、王东槐纪念馆。同时为村级配备了广场舞音响设备,进一步加强村级广场舞硬件设施配套,加强村级广场舞培训,有力推动了广场舞普及热情,新发展舞蹈队员317人。统筹推进民生实事。坚持把道路建设作为打基础、利长远的民生实事来抓,扎实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实现进一步打通断头路、拓宽瓶颈路,改善通行条件,确保县乡公路比例、三级路以上比例逐年上升,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建设目标。

(通讯员毛立哲侯文杰)

新闻推荐

促教育优质均衡保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

滨湖镇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目标,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以学校(幼儿园)的标准化建设为手段,全力...

滕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滕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