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集中攻坚战乡村景区化之路越走越宽广 乡村振兴打造“美丽官桥”
□ 本报记者 张环泽
本报通讯员 程丹 郭帅
乡村振兴改革攻坚是今年枣庄市委“9+2改革攻坚行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市上下正在强力推进。6月17日,记者在滕州市官桥镇采访时发现,该镇经过三年不辍努力,打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集中攻坚战,乡村景区化之路越走越宽广,乡村振兴“官桥路径”越来越清晰。
滕州市委书记刘文强说:“人居环境整治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要一手抓整治,一手抓管护;一手抓环境,一手抓发展,在提质扩面上下功夫,提高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片区化建设
官桥有两条主要河流:新薛河(十字河)、小魏河(古薛河支流)。其中,小魏河常年因倾倒垃圾,沦落成一条臭水沟。镇党委、政府实施“清河行动”,“治用保”小流域水系治理,昔日龙须沟变身最靓的湿地景观。
记者看到,河面拓宽了数倍,橡胶坝将水蓄积起来,水中栽植了芦苇、蒲草、荷花净化着水质,岸边垂柳依依。河道全长7.5公里,两岸新修了柏油路。不时看到有人驱车来垂钓,或者一家人来赏荷。
镇党委书记陈伟泰告诉记者,镇里突出“一村一主题一风貌”,按照沿路沿河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的思路,实施片区化打造,以B6线为主轴,以薛河、小魏河湿地为纽带,打造了4处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囊括以倪楼、东公桥、前官庄和西王庄为代表的24个村,其中A级美丽乡村13个。
据介绍,今年该镇将新规划建设美丽乡村27个,目前已开工建设12个,年底将实现美丽乡村全覆盖。
景区化打造
官桥是全省历史文化名镇,这里诞生了造车鼻祖奚仲、勇于自荐的毛遂等历史名人,有北辛文化遗址、薛国故城等等众多遗迹遗址。
镇党委、政府围绕建设鲁南地区生态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目标,充分发挥官桥丰富的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结合全省乡村旅游精品化创建,着力抓好村庄景区培育,注重节点建设、功能配套,因村制宜,高标准规划设计,分期分批推进村庄景区化建设,努力实现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街一景。
魏楼村还建设了银杏观光园。一到秋天,银杏叶泛黄,前来观赏银杏的市民络绎不绝。西王庄村村民家家户户种葫芦,房前屋后,大街小巷,结满了形态各异的工艺葫芦。
在打造各村特色生态景观的同时,镇党委、政府深入挖掘村庄文化底蕴,规划设计了一批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挖掘本土抗战等红色资源,利用枣庄早期革命家郭子化活动的地下交通站三圣阁,建成了前官庄村红色文化纪念馆。弘扬传统文化,挖掘提炼官桥历史文化名人商汤左相仲虺的“厚德”思想、民本理念,建成了吕楼的仲虺政德广场,成为集党性教育与文化传承于一体的党建教育基地。挖掘官桥先贤汉丞相公孙弘好学、节俭勤廉文化,建成了东公桥村公孙弘文化广场。
产业化培育
在官桥,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在此基础上,镇党委、政府着力产业化培育,美景不仅好看,还能赚钱富民。
陈伟泰向记者介绍说,镇里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因村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着力打造了三山千亩油菜花基地、魏楼银杏观光园、大康留生态皂角园、罗汉山香椿采摘园等6处生态农业种植基地,开发出孟尝君牌银杏、大山牌菜籽油、鹏凯核桃等系列农产品10余个。
该镇还着力培育特色产业村,成功培育了太平庄村木材加工营销、西王庄工艺葫芦、后官庄村木耳、东王官庄村洋葱等特色产业,形成了产业富村、科技兴村、企业带村、生态建村的乡村振兴新格局。
为了提升官桥乡村产业的知名度,镇里因势利导,做活节会经济。成功举办了三届官桥历史文化旅游节暨油菜花节、银杏音乐节、香椿采摘节等,每年累计接待各地游客10余万人次。
全域化整治
在官桥,环境整治人人有责不再是句口号,而是成为自觉行动。
各党支部以“美丽村庄”“美丽庭院”创建为抓手,组织党员、干部、村民开展“月月大扫除”“义务奉献日”活动;沿街商户,主动“清积弊、清死角、清新增”,构建了“村村行动、人人动手”的全民全域整治大格局。
镇里组织开展无盲区整治,累计清理废旧院落389处,拆除乱搭乱建155处,清挖排水沟渠15.7公里,修复残垣断壁306处,粉刷墙面2万平方米,清理“三堆两垛”2000余吨等,做到了街巷干净通透、舒畅安美,镇村面貌焕然一新。
在64平方公里的镇域,全镇今年新建了8个农村公厕;在37个村实施农村生活污水生物氧化塘治理;完成了农村道路大中修7公里、“四好农村路”5公里;全域推进生态绿化,栽植各类花卉苗木16万余棵。
陈伟泰告诉记者,通过建立考核体系、实施网格化管理、强化投入保障等机制建设,官桥镇人居环境整治实现了长效化管理,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
新闻推荐
本报讯(融媒体记者刘林昊)6月23日,辰龙集团举行柔性人才专题报告会。副市长秦升学出席会议。秦升学在致辞中说,辰龙...
滕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滕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