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写人生 记7次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获得者张开渊

枣庄日报 2019-10-28 09:33 大字

本报记者 刘然 通讯员 彭宪玲

张开渊,一个不为人熟知的名字背后演绎着一段不平凡的故事。他以自己的无私奉献,在枣庄市无偿献血事业中,谱写了一曲催人奋进的生命之歌。

张开渊自1997年开始一直坚持无偿献血,22年间他无偿献血90800毫升,献血总量多年来始终在全市第一,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枣庄市的“献血状元”,摘取了枣庄市无偿献血第一人的桂冠。

1995年2月,张开渊从王开医院调到市中心血站血源科工作,负责无偿献血的宣传、组织和发动工作。国家要统一采血、统一管理、统一供血。由于当时卖血者较多,张开渊骑摩托车下乡入户宣传无偿献血,听说哪里有卖血的,就走到哪里去宣传。“你自己献血吗?”在宣传中,一位市民提出的问题,让张开渊开始了他的首次献血。

1997年4月,张开渊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当时他有点紧张,虽然只献出200毫升,额头上却沁出了汗珠。当他看到殷红的热血顺着透明胶管缓缓流入血袋,心情平静了许多。从那时起,他就开始了自己有规律、讲科学的无偿献血历程。此后,每当血液库存不足,来不及组织,而他的血型又适合时,他总是挺身而出,成为血站的“活血库”。

1999年12月13日,是张开渊第一次捐献成分血的日子,也是枣庄市无偿捐献成分血第一人。捐献成分血与献全血有所不同,要求更高更严,捐献时间90分钟左右。两年多的献血经历,过硬的采血技术和先进的采血设备让他充满勇气,所以在第一次成分血捐献中,他坦然自若。

“对于健康成人来说,适量献血更有利于身心健康,但对于一个危重病人来说,血液就意味着生命,有一天那个人就有可能是我们的亲朋挚友,也有可能是我们本人。血可以再生,而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能用自已的血换来他人的生命是张开渊一生中最欣慰的事情。

1998年夏季,市驻地某医院的一个病员农药中毒,急需A型血液,在血库告急的情况下,正准备下班回家的张开渊得知后,第一个伸出手臂,献血400毫升,及时挽救了这位女患者的性命。1999年12月份,血站接到滕州人民医院的急电:“一血液病患者出血不止,病情严重,急需一个治疗量的血小板,请速支援。”张开渊又一次挺身而出:“我是A型血,抽我的!”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经机器单采,成功提取了一个治疗量的血小板,及时送到了医院。

在张开渊的劝导下,他的家人也不再反对他的献血行为,并成为无偿献血队伍中的一员。儿子18周岁时主动要求献血作为纪念,弟弟体会到献血对健康的好处定期献血,妹妹也主动走上采血车要求献血。市第四建筑公司的一位朋友,在张开渊的影响下,固定时间前来献血;市纪委的一位好友,看到张开渊献血小板,他也定时来献血小板。截至目前,在张开渊的影响下,50多人已成为固定的献血者,有更多的朋友与他结成“血友”,经常在一起献血和交流。

看一下他拥有的献血证,不由得让人心灵震撼。他先后荣获枣庄市无偿献血金质奖、全国无偿献血铜质奖、银质奖、金质奖和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银奖、金奖以及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并多次在无偿献血工作中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001年5月8日,张开渊被中国红十字会授予荣誉会员称号;2008年11月又荣获了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颁发的“红十字志愿者之星”荣誉称号等;2009年被枣庄市公民献血委员会、枣庄市人事局、枣庄市卫生局、枣庄市红十字会评为无偿献血工作先进个人,并授予“三等功”奖励,至今已7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他用自己的爱心,创造了令人敬佩和感叹的精神财富。

如果一袋400毫升的血液可以救活一个人,那么,他的鲜血至少流淌在227位患者的体内,使227个生命垂危的病人重获新生。他常说,每次看见自己殷红的血液流进血袋中,都感到非常自豪,自己的热血能够让生命重放光彩,这样的付出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

新闻推荐

滕州市荆泉路部分车型限行

本报讯(特约记者廖晗)为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减少夜间噪音扰民,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市公安局交通警察...

滕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滕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