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写好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枣庄篇章

农村大众报 2019-09-17 22:26 大字

枣庄市,位于山东省南部,多枣树,因铁道游击队和台儿庄大战闻名中外。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弹指一挥间,枣庄发生巨变:以农村改革为手段,因势利导、敢于先试先行,成为全国首批18个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之一,农村改革走在了全国前列。以现代农业为载体,枣庄农业建设风生水起,亮点纷呈,农业基础地位持续加强,枣庄整体已处于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阶段;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成功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农业可持续能力稳步增强。

现如今,枣庄市已经成为全国唯一集农村改革、现代农业、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三项国家级任务于一身的地级市。

山亭区最美乡村公路。(姜玉树摄)

山亭区环岩马湖-朱山流域示范区成功入选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刘德坦摄)

乡村要振兴,规划是引领。去年9月,枣庄市召开了乡村振兴动员部署会,会上印发了全市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和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5个工作方案,各区(市)和市直各部门结合实际制定了各自的规划方案和实施意见,形成了“1+5+N”的乡村振兴规划政策体系。

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重在行动,具体工作中,枣庄市探索形成了“五个好”的实践路径,即围绕找个好路子,着力推动产业振兴;围绕选个好“头羊”,着力推动人才振兴;围绕育个好乡风,着力推动文化振兴;围绕创个好环境,着力推动生态振兴;围绕建个好支部,着力推动组织振兴。

正如枣庄市委书记李峰所言:“枣庄作为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理应在打造齐鲁样板的伟大实践中走在前列,蹚出路子。”

一个山乡

的美丽蝶变

熟悉温庄村的人都知道这个村修了一条别具一格的乡村路,当汽车以40公里的时速通过时,轮胎与地面摩擦,路上便响起《歌唱祖国》的雄壮乐曲。

可当地村民却说,前几年的村子不是这样的,那时的温庄村“下雨村道泥泞不堪,群众没有广场活动”。

温庄村位于枣庄市山亭区冯卯镇,这几年,山亭区大力推行美丽乡村建设,温庄也被列入其中。随着建设的推进,村里的道路被硬化,危房被拆除,房前屋后多了鲜花绿植,村里的空场地用石磨、石头等进行装饰,还与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

环境和基础设施变好了,产业发展也得跟上。温庄村依山傍水,地处岩马湖畔,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桃树提供了适宜的生长条件。但多数村民种植的桃树品种产量低,卖不上价格。为了让桃子提前上市,卖个好价钱,村党支部书记刘德坦带领村民将一片涝洼地平整,形成35亩的土地,在上面盖了大棚。

“大棚里的桃子比露天种植的提前15天上市,而且口感好,糖度高。吃完后,桃汁在手里特别黏。”刘德坦说。

用来垫平涝洼地挖出的土坑又形成了50亩的水面。于是,村里又用水面入股,与渔业养殖户合作养鱼。临近傍晚,正是投喂时间,自动投喂器附近的水面上,争先恐后抢食的草鱼黑压压一片,不时跳出水面,翻滚着浪花。

“桃、鱼都是村里合作社的,是村民集体财产。村集体有了收入,村里的欠债马上就还清了。”刘德坦说。

在山亭区冯卯镇,漫山遍野的果树顺着山坡蔓延。冯卯镇党委书记田琨说,镇里按照“你有我优、你优我特”的理念,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形成了冯卯农业品牌,打造桃园村、葡萄村等特色产业村。

今年7月份,山亭区环岩马湖-朱山流域示范区成功入选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面对这一挑战,田琨颇有信心:“这里有山有水,镇里已开始布局乡村旅游,构建‘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精品游览线路。未来,田园风光、湖光山色、秀美乡村将成为冯卯镇经济发展的靓丽底色。”

和温庄村一样,山亭区北庄镇的洪门村也走出一条符合本村发展的道路,以葡萄为媒,以庭院为载体,不断做大做强。目前,该村南部的丘陵地,已经被打造成田园综合体项目,一个大美洪门逐渐显现在世人面前。

融合发展为

乡村振兴添动能

枣庄市作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之一,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六产”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动能。

李国,在滕州市是一位小有名气的农民。他的正德康城蔬菜专业合作社致力于提供安全营养校园配餐的专业平台,在它的“中央厨房”,产业融合体现得淋漓尽致。

记者看到,一台包子机一小时可生产7800个包子,一条68米长的洗碗设备只需4人操作,而从新鲜馒头出锅到摆上学生餐桌也仅需2小时。他说:“中央厨房建在田间地头,采摘的蔬菜直接进入中央厨房进行加工,然后再冷链物流新鲜配送。通过我们流程再造,我们1500个农户的农产品,保证12个小时之内送到5万个学生的餐桌上。”

一头连着学生餐桌,一头连着农户基地,在餐桌端,由“中央厨房”的国家级营养师制定科学食谱,而在农户基地,“中央厨房”跟合作社签订协议,提供种苗等生产资料,回收合格的农产品。

“温度22.9、湿度45.1、光照2.43、二氧化碳640……大棚内一切数据正常。”8月29日,记者在位于滕州市姜屯镇洪东村的丰谷云农科技园内看到,原本需要十几个人的大棚,如今只要一部手机就能解决。

园区总经理孙雁林告诉记者,丰谷云农项目计划总投资1.2亿元,运用现代化的理念进行自动化生产。借助安装在棚内的环境智能监控系统,可以随时进行智能通风、智能降温、智能补光。

除此之外,在丰谷云农科技园内还有一片占地50余亩的实验拱棚,据孙雁林介绍,这些棚与投资巨大的智能化草莓棚完全不一样,由于产出比高,特别适合小农户使用。“一个棚投入在3万元左右,全部是钢架结构,采用园区推荐的土豆-蒲公英-西瓜这一生产模式,一年即可回本。”

近年来,滕州市高度重视智慧农业发展,坚持以生产智能化、管理数据化、经营网格化、服务在线化的智慧农业建设为目标,积极促进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与农业生产的融合发展,加强利用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和数据分析能力建设,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精准化管理和可视化诊断,智慧农业建设稳步推进。

强化智力支撑,与浙江大学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上海农业信息有限公司、中国薯网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物联网企业和运营商合作,积极开展农业物联网技术研究与开发,为智慧农业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加强复合型农业经营者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全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周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初步培养了一支既懂农业知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石榴“触网”

拉长产业富民生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过去,乡村产业主要是传统种养业,产业链条短、增值空间小、就业岗位少,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非常有限。近年来,枣庄市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取得了初步成效。

地处枣庄市峄城区榴园镇的周庄村,人少地贫多石榴树。这些年,周庄村人抱紧石榴树不松手,活生生地蹚出了一条别样的乡村振兴路。

57岁的周庄村农民周兴国怎么也没想到,扛了一辈子蜂箱,老来却成了“网红”,成了当地榴花蜜的代言人。自从他头顶草帽采收蜂蜜的照片上了网,自家产的榴花蜜就变成了抢手货,不等到收获期就早早被网友预定。

依靠“触网”,今年周兴国的蜂蜜大卖。不过,去年5月,周兴国还在犹豫要不要放弃传统的销售老路子。“我们蜂农是天天往外跑,很辛苦,但赚的并不多,产了蜂蜜就联系客商来收,没有议价权。”说起以往的经历,周兴国大吐苦水,后来他听人说网上销售蜂蜜价格公道,就抱着“试水”的心态,成为该镇首批认证的35个电商“掌柜”之一。

现在,周兴国不再外出放蜂,而是每年在榴花似火的“海洋”里等待来自全国各地的蜜蜂养殖户。“天下蜂农是一家,每年到这里来的蜂农们生产的榴花蜜,只要产品过关,我都会以高于市场价格收购。”一手握着资源,一手握着交易方式,周兴国的生意越做越大,今年他还成立了兴国蜂业合作社,带领当地10余户蜂农一起致富。

“现在我们还研发了榴花粉、蜂巢蜜、蜂王浆等20多种产品。”有了品牌意识的周兴国告诉记者,网络销售除了卖产品,最重要的是卖名声。

说起褚洪琦,当地很多村民都会竖起大拇指,他不仅是制作石榴茶的第一人,还是当地电商销售石榴茶第一人。

在峄城当地,榴芽茶颇有历史。不过由于石榴茶制作工艺简陋,榴芽茶有着浓重的涩味,消费者尝了口鲜后,就没有了持续消费的动力。“从2012年开始,我专门从福建等地请来了制茶技术人员,向他们请教制茶工艺,进行石榴茶的改良研制。”褚洪琦介绍,经过两年多的实验,他终于制成了外形规整、茶汤靓丽、口感醇厚的石榴红茶和石榴乌龙茶。

目前,褚洪琦成立峄州石榴产品开发公司,并注册了“山力叶”品牌,通过搭建电商平台,年销售石榴茶20余万斤。褚洪琦还负责起草了国内第一部石榴茶执行标准,公司也是全国第一家取得食品安全许可认证的石榴茶生产企业。

发展乡愁经济

助推乡村振兴

走进滕州市洪绪镇“洪绪乡村纪念馆”,里面的老物件让人眼界大开:棉布鞋垫、纺车、“毛窝子”、蒸笼、八仙桌、官轿……依次排列,布局分明。所陈列物件,大多逐渐“老”去,却依然活在人们的记忆中,亲切得很想触摸它。

这个占地500平方米的场馆,采用图文并茂、雕塑写实的形式,分别设立衣、食、住、行、农耕器用、民间文化、商品展示七大展区,罗列展品1000余件,真实再现了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程,是一部充满热情和收获的乡愁回忆录。

“这东西现在稀罕了,当年我们可都没少用呢!”70多岁的老汉甘志银驻足在“毛窝子”前,慨叹道。

为留住美丽乡愁,发展乡愁经济,助推乡村振兴,洪绪镇不仅打造了乡村记忆馆,还深度挖掘了金庄公社、大巩遗址、白龙传说、堌堆烽火等乡村记忆资源,精心规划特色文化场馆,展示特质、串点成线,精心打造美丽乡村精品线路,传承乡土味道,留下了文化根脉。

枣庄的决策者认为,乡村振兴枣庄才刚刚破题,任重道远。下一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统筹考虑、一体推动“五个振兴”,推进“三区一村”(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和美丽乡村)融合发展,打造令人耳目一新的乡村振兴“枣庄样板”,让400多万枣庄人民诗意地栖居。

策划:李景龙杨建新执行策划:孙海峰王德贞撰稿:张超编辑:陈秀云

新闻推荐

滕州市各镇街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现状排名 (2019年8月26日—2019年9月1日)

排名细颗粒物(PM2.5)现状可吸入颗粒物(PM10)现状排名细颗粒物(PM2.5)现状可吸入颗粒物(PM10)现状...

滕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滕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