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80后青年农家院里造飞机 “飞天”梦圆

山东商报 2019-01-07 10:01 大字

昨日,朱世全向记者介绍他自己制造的飞机的驾驶座操作系统昨日,朱世全向记者介绍他自己制造的飞机的驾驶座操作系统这架飞机是朱世全一年前就做好的这架飞机是朱世全一年前就做好的“我想像一只鸟儿一样在天空飞翔,自由自在的。”滕州市南沙河镇冯庄中村的朱世全看着自己造出的飞机说。从原木到一个个零星的小部件,再到拼接组装,每一道工序都耗费了很长时间。虽然只有初中学历,但朱世全却做出了自己的飞机。

一个月前,他驾驶着这架飞机飞上了一百五十米的高空,巡航时速达到100公里每小时,底下是村民们惊羡的眼神和阵阵欢呼声。他至今都记得那个画面,在飞机快要降落着地的时候村民们一直在不停地鼓掌。那是他做飞机以来第一次正式飞行,而且是一次成功的飞行。文/图见习记者施娟

从小痴迷飞机

朱世全今年35岁,家住滕州市南沙河镇冯庄中村,如今的他早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身材偏瘦,一米八多的个子,采访当天穿着一身黑,很干练,眼神犀利。

他说自己从小就喜欢飞机,但是由于出身普通农民家庭,那时的他没有机会接触到飞机,所以他只能将这种喜爱深藏心里,从未表露出来。“如果你告诉别人说你要做一架飞机,他们肯定会觉得你在说瞎话,会告诉你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朱世全说,那时候他只是简单的喜欢,还没有想过自己要造一架飞机。

初中毕业后,朱世全便开始步入社会工作。18岁那年,他去到一个修车店学习修理货车,但是因为是学徒,3年下来他没有拿到一分钱工资。不过也正是那段时间的锻炼,让他学会了不少机械知识。后来,朱世全当了一名货车司机。

自学制造知识

随着网络的普及,朱世全平时便利用闲暇时间在网上查阅一些关于飞机的知识。2010年下半年,他偶然在网上看到一个叫做“中华快乐航空网”的论坛,里面有许多关于飞机和航空的知识,还有很多“飞友”的分享,朱世全如获至宝,他在论坛里面看到有人造出了飞机,“那时候的想法就是别人能造出飞机,那我也能做。”

于是他关注论坛,并借助论坛学习。通过自己查阅资料和“飞友”的推荐,他买了十几本书籍,“有空气动力学、结构力学、航模等方面的书。”朱世全说,一开始接触这些书的时候就像看天书一样,“很难,但是看得多了,知识点就慢慢地懂了,得钻研。”他已记不得一个知识点反复看了多少遍,但是两年过后,他却“啃”下了这些理论知识。

朱世全说,那两年的学习为他打下了基础,只要有时间,他便钻在书里面,由于全靠自学,因此不免要花更多的时间。那时候,妻子看他这般痴迷,原以为他只是一时热乎劲,但是她没有想到朱世全是真的上心了。

走了很多弯路

2012年夏天,朱世全辞掉了工作,一门心思投入飞机制作上。“既然决定做,那就要做好。”自那之后,做飞机成了他的主要“工作”,就像一天三餐一样不可少。一有时间他便钻在飞机的世界里,有的时候哪怕已经睡觉了,也会因为一个突然蹦出来的灵感而起床去制作。

机翼、机身、尾翼、发动机、仪表、操纵,每一个部件都是朱世全一手打磨出来的。除了制作,材料也需要十分讲究,胶水和木板都需要航空认证。平时朱世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购买材料,在网上买或者找“飞友”从国外代购。他说,一盒900毫升的胶水三千元,而做一架飞机需要3盒这样的胶水。“那个时候资金不够,把家里很多能卖的东西都卖了”,没有钱买发动机,朱世全只能买摩托车的发动机回来进行改装。

做飞机时间长了,东西多了起来,朱世全渐渐扩充了自己的工作场地,从最初的在自家院子里做,到后来有了属于自己的简易“工作室”,一个用来摆放成型的飞机,一个用来充当制作场地,而这两个仓库也是他自己亲手搭建的。

回想起刚开始的时候,朱世全感慨道:“真是难啊,没有人指导,走了很多弯路。”材料买错了,用过之后没办法退还,只能当做废品;做的零件尺寸不合适,需要一遍又一遍做,时间和成本都要大打折扣。

赢得妻子支持

在朱世全的眼中,安全始终摆在首位,“做一架飞机并不是最难的,真正难的是做出一架会飞且能安全飞行的飞机”。

由于飞机每个零部件都要求非常精密,因此这对于朱世全的手工要求很高,尺寸大小、角度、厚度、倾斜面等等都要严格把控,“任何一点很小的错误都会成为飞机的安全隐患,大意不得。”

在朱世全的仓库里,记者看到地上摆满了木板和各种机械工具,大的小的,方的圆的,长的短的,各式各样。“轻和结实是造飞机的重点,用最轻的重量打造最大的强度。”朱世全解释道,这些都体现在制作与结构上,每一个步骤都要严谨,减少安全隐患。为了减轻重量,构成尾翼的板子中间是空的;为了减轻阻力,很多部位要有弧度;为了防止损坏,木板要做防潮防腐处理;为了防止遇热收缩,热缩布要做七八遍防紫外线处理。

“拿起了就放不下了”,虽然期间走过不少弯路,但是他坚持了下来,这一点连妻子都很吃惊。在妻子的眼中,朱世全诠释了什么叫做坚持,从原来的中立,到获得妻子的支持。现在,朱世全每做一个零部件都会激动地叫妻子过来看,欣喜地和妻子分享他的“作品”。

坚持终获回报

一路走来,朱世全用工匠精神来形容自己,他说自己从没有想过放弃,“放弃就失败了。”在仓库里放着一架红色和银白色相间的飞机,这是朱世全自己喷的漆,也是自己设计的颜色和造型。这是他做的第二架飞机,早在一年前就做好了,高2.4米,长6.2米,机翼长9.6米,双座,重260公斤。他记得自己做的第一架飞机是别人设计的单座,而这一架他特意自己设计了双座。

其他人都会给自己的飞机取一个名字,不过他还没有想好取什么名字。一个月前,朱世全驾驶它飞上了一百五十米的高空,飞行时间达四十分钟左右,“这是我第一次正式飞行,而且也成功了。”朱世全很激动,“那一刻感觉很舒服,自由自在的,就像一只鸟儿一样。”

村民们都知道村子里有个会做飞机的人,试飞那天,大家都来到村西头那条马路上观看,看到飞机飞上了天空,大家欢呼,当飞机成功降落时,大家都在一旁鼓掌。“巡航时达到了100公里每小时的时速,无风降落时55公里每小时。”朱世全又激动又高兴,几年来的坚持付出在这一刻似乎有了一点回报,他没有想过这一次试飞有失败的可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之前都做好了测试。”但是自从村西头马路通车后,朱世全没有合适的场地用来测试,飞机便一直搁置在家。“路还要继续走下去,我会不断挑战自己,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就要飞得更高。”

新闻推荐

东营汽车总站送票进校园啦

本报1月2日讯(记者张园园通讯员张燕)寒假临近,为方便学生购票乘车,1月2日至1月4日,东营汽车总站在中国...

滕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滕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