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重点工作 ——《枣庄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助推新旧动能转换实施方案》解读(二)

枣庄日报 2018-05-07 09:39 大字

本报记者 张运永

枣庄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助推新旧动能转换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到2020年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方案》给出了路径:抓好十项重点工作的推进落实。

《方案》提出,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到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建有各类研发机构比例达到8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加快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重点建设山东省科学院(枣庄)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常州大学国家级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及清华启迪之星(枣庄)孵化基地。加强各类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重点建设完善滕州国家机床质检中心、枣庄高新区国家级锂电池产品质检中心等一批高水平检验检测计量标准公共服务平台等。到2020年,全市各类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达到50家。加快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重点建设浙江大学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鲁南研究院及国家“千人计划”枣庄(滕州)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床创新研究院,中科院化工新材料中试及产业化基地、山东中科绿碳中试基地,培育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开放服务和创新产出成效显著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培育专业化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以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建设的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和星创天地为重点,培育一批服务功能完善、服务模式新颖的专业化创新创业服务载体,打造有利于科技型小微企业和创新创业者快速成长的生态环境。重点培育聚艺谷创新创业产业园、互联网小镇创客空间等一批配套支撑全程化、创新服务个性化、创业辅导专业化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带动全市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多样化、组织体系网络化、创新创业服务专业化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方案》突出了优化创新人才体系建设。提出了培养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目标,通过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枣庄英才”聚集工程和西部经济隆起带基层科技人才支持计划,到2020年,全市共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团队)100人,每年培养“金蓝领”1000人。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到2020年,在全市培育10名以上国内行业领军企业家、50名以上省内知名企业家、100名以上有发展潜力的成长型企业家、500名以上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青年企业家。

围绕如何推进园区载体建设,《方案》提出,要明确园区产业发展定位。枣庄高新区重点发展新信息、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滕州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煤基新材料、机械制造、食品药品、玻璃深加工、新材料、新能源、环保设备;薛城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清洁化工、金融及总部经济、商贸物流、精密电子、食品加工、机械制造;山亭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食品药品加工、新型建材、造纸、印染纺织服装、机械装备制造、电子商务;枣庄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纺织服装、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新材料、水处理剂;峄城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橡胶轮胎、纺织服装、机械设备、石榴深加工、煤电循环经济;台儿庄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机械制造、高端纺织、精细化工、服务外包。形成差异化、特色化的园区发展格局。(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要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探索园区发展新模式,推动各类经济园区向高端化、专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方案》确立了加快推进企业创新主体培育的目标。通过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及小微企业升级高新技术企业财政奖励政策,推动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加速膨胀,到2020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实施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培育计划,鼓励大企业反哺小微企业,到2020年,重点培育发展500家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明星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小巨人企业。

工业振兴是枣庄转型发展的主战场和突破口。《方案》特别强调,要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围绕全市“265”产业集群发展,实施企业主体创新工程,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加快市场开拓,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手段,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新信息技术产业。加快建设以鲁南数据中心为主体,与互联网小镇共同促进的网络经济产业园。到2020年,建成年营业收入超300亿元的新信息产业集群。新能源产业。重点推进山东星球60兆瓦、鲁能新能源50兆瓦等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加快丰源、中科、建阳等生物质发电工程和山亭、联创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加快中科蓝天、山东光普、润恒光能等太阳能光热、光伏产品制造业发展,争创新能源应用示范城市。依托精工电子、中材锂膜、海帝新能源等重点企业,推进锂电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打造国内重要的锂电产业基地。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依托鲁南机床、鲁南装备、威达重工等龙头企业,重点发展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关键部件、智能矿山设备、化工机械设备、造纸机械设备等专用设备。加快建设鲁南装备制造基地、滕州中小机床制造基地、山东省造纸机械产业基地、鲁南汽车配件产业园,推进全市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到2020年,全市装备制造产业形成千亿产业规模。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产业。依托鲁南化工、联想控股、薛城能源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薛城能源循环经济百亿产业园、市中水处理剂循环经济产业园等园区,重点开发工程塑料、煤基新能源、医药中间体、碳纤维复合材料、高纯电子化学品、高性能水处理剂等产品。到2020年,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新型化工基地,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依托华润三九(枣庄)、苏鲁海王医药有限公司、威智百科等骨干企业,建设枣庄华润三九工业园、市中区海王医疗器械产业园、大坞镇生物医药产业园、康博(康德莱)医药产业园、台儿庄医药博物馆健康产业园,抢占新医药产业制高点。到2020年,建成国家级医药产业基地。同时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牢固树立“三产兴市”理念,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文化创意产业、现代金融业、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推动服务业高端化发展。到2020年,全市服务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要积极改造升级传统产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创新发展。

《方案》非常重视知识产权工作,提出了加快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围绕枣庄市重点领域和重点产业,加快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培育2-3个拥有核心知识产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集群,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构建产业化导向的专利组合和布局,积极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建立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目标评估制度,探索建立知识产权利益分享机制;完善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优化知识产权申请结构,加强专利申请质量监测。建立2-3个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一批针对不同行业和重点产业的专利专题数据库,加强知识产权代理队伍建设。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提升知识产权执法能力,开展专利执法维权活动,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社会信用标准和监督机制,探索建立知识产权综合管理和综合执法模式。强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建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专家库。

《方案》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围绕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暨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建设,以高效、生态、安全为方向,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高效化水平。到2020年,力争主要指标在全省率先达到农业现代化程度。优化农业产业布局。重点发展特色优质粮油、特色蔬菜、特色畜禽、特色果品、特色水产五大产业带,实施特色产业培育提升工程,打造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方案》强调,要加快推进绿色生态建设。加强绿色生态体系建设。重点推进环城国家生态公园建设、城乡生态绿色廊道建设、森林防火与保护体系建设、林业产业体系建设、荒山绿化攻坚、湿地保护恢复等“十大提升工程”。到2020年,水岸和道路林木绿化率达到95%以上,湿地保护率达到75%以上,国家森林城市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力争建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加强环境治理。到2020年,空气质量明显改善,“蓝天白云”天数达到197天以上,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98%。

《方案》提出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积极推进智慧城市“1616”工程建设。智慧城市“1616”工程,即一个中心、六大平台、十六项智慧化应用项目。加快鲁南数据中心建设,推进大数据产业发展,打造立足山东、辐射淮海经济区的大数据产业新高地。顺应“互联网+”趋势,搭建电子政务云、信息资源共享、无线城市服务、时空地理信息、智慧城市运行管理、视频监控云等六大平台。开展工业云、人社云、医疗云、旅游云等智慧云项目建设。加快培育科技创新示范区(市)、镇,在全市推动形成县域创新创业新热潮。

新闻推荐

张汪镇打造便民服务“绿色通道”

张汪讯(通讯员崔家富刘崇元)近日,张汪镇人大围绕“提高服务效率、提高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的目标,对该镇服务窗口单位进行督导视察,助力打造便民服务“绿色通道”,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省时的服...

滕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滕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