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滕小国”的历史老人在说
□李秀珍
久旱逢甘霖,惊蛰前夜的一场喜雨把干渴已久的齐鲁大地滋润得万物生发。春寒料峭,道路泥泞,我跟随一位老人的脚步,充满好奇地来到了位于滕州东沙河镇的“乡村记忆馆”。
一座坐北朝南的两层小楼安静地立在那里,楼前有一宽敞院落。像一出大戏必有浅吟低唱的前奏,院落里的布局和摆设,便是这座“乡村记忆馆”的序曲:一个硕大的磨盘,像一位岁月老人,沉静地立于淅淅沥沥的雨丝中。
走进馆里,各种乡村老物件琳琅满目。靠西墙摆放的是一组出土陶艺,有的是刚从农户中收集来的,有的是从高铁新区的工地上挖掘出来的。滕州历史悠久,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是“科圣”墨子和“工匠祖师”鲁班故里。被称为“滕小国”的境内有7300年前的“北辛文化”遗址,还有滕国、薛国故城等古文化遗址。滕州博物馆、墨子纪念馆和鲁班纪念馆的文物数不胜数价值连城。然而眼前这些看似普通的碗、钵、壶、罐等陶艺品,依然刻画着往日摇曳的光影,述说着岁月无尽的沧桑。
一层摆放的是农具类。有织布机、独轮车、耩耧扶耧,有牛角环、铁犁铧、拉车的套,还有铡刀、马鞍、锨镢二齿钩子。独轮车我推过的,因为不好平衡,推起来很吃力。这种胶皮车轮的手推车主要是大人的运输工具,春天能推粪,夏天能推草,秋天能推地瓜、玉米和柴草,冬天还能推新媳妇回娘家和白发老娘走亲戚,是乡村流动的风景。如今,农村家家户户都有小三轮大四轮,耕种收储都实现了机械化,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马车、驴车、小推车便成为了很多人心中的一抹记忆。当一代又一代人老去,记忆也会随之消失,如果没有这些老物件,祖祖辈辈生活的影子将无处寻觅。“乡村记忆馆”留住的就是这样的一段段乡情和乡愁。
展览最多的是生活用具和用品。有做饭用的风箱、蒲团、油罐子、大铁锅,有下地用的剌杈、镰刀、花篓、柴火耙子,有自制卷烟机、木工工具箱、扒碗补漏锅挑子,还有座钟、电石灯、黑白电视机、老式收音机等等。它们排列有序,有的黑黑的尘封已久,有的铁锈斑斑破旧有痕。上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人,对于水瓮扁担,对于老虎头布鞋,对于火镰烟盒子,对于竹皮暖瓶草帘子,对于花篓簸箕蓑衣粪篮子,已经陌生而新奇,不知道70后对这些东西还有多少体验和记忆,这些东西与60后们的乡村童年时光还是如影随形的。
在这座小小的“乡村记忆馆”里,最触动人的是二层那间“家风家训室”。以自创自写自画的形式,东沙河镇上至镇书记镇长下至普通村民,人人亲自参与。署名“磨坑村第一书记李娜”家的“家训”是:“不骄不傲,不争不抢。”署名“镇办公室党玲”家的家训是:“传家二字曰读与耕,兴家二字曰俭与勤”……一幅幅图文并茂、疏密有致的手抄报,把写有“立家规,订家训,传家教,树家风”大字的四面墙装点得五彩缤纷,一条条读下来,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让人感到无比清新和舒畅。中国人自古重家风家训,“朱子家训”“曾国藩家书”内涵丰厚传承久远,普通人家良好的家规家训维护着乡村的公序良俗。当今时代家族意识渐淡,家庭构成渐小,但家规家训不能缺失。
没有数,也没有问身边参与筹建这座乡村记忆馆的王中老人,这里一共收集了多少乡村老物件。也许创建的初衷,就不求大而全,不求美而精,不求多与少,只是为了通过这些东西活化上一辈人的生活。齐鲁大地物候相同风俗相近,不管是生活习俗还是农耕方式,几千年一脉相承。这些祖祖辈辈相延相袭的生活情境和状态,甚至是整个北方农耕时代的缩影。这些老物件看似普通,甚至土气,但一件件都沾满了祖辈的汗水和智慧、叹息和喜悦。
那一刻,听马路对面学校传来的朗朗读书声,我希望,放学后的孩子们能到这里来看一看,借助这些老物件还原这片土地上曾经的生活。知道昨天,才能更好地走向明天。一个民族就是这样薪火相传源远流长。
新闻推荐
3月17日是王铭章将军殉国80周年纪念日,为铭记王铭章将军的不朽功绩、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滕州邮政公司特出品了抗战纪念邮品,并向远道而来的40余名抗战烈士后代、随行退役军人和志愿者,赠送了滕...
滕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滕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