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文化路街道打造“共治共享”物业管理模式

齐鲁晚报 2020-10-29 08:08 大字

文化路街道位于枣庄市中区老城区中心,面积5.5平方公里,辖12个社区,各类规模小区167个,居民约3.7万户,总人口13万余人。去年以来,文化路街道积极探索“党建引领、街道主导、社区抓总、业主共议、多方联动、市场运作”的物业管理模式,着力打造“共治共享·红色物业”,为群众提供优质物业服务,有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党建引领,规范体系,变“各司其职”为“组织统领”。对辖区内物业公司进行全面摸底排查,重点摸清物业服务企业登记备案、办公地点、服务小区、负责人信息、党组织设立等情况,建立健全工作台账,及时掌握最新动态信息。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单独建、联合组建、社区派驻党建指导员等方式扩大组织覆盖面,对物业服务企业进行兜底管理,目前承接街道辖区内小区管理服务的26家物业企业中,已有7家成立了党支部。推行居委会、物业公司和业委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共同参与社区事务决策,畅通双向沟通渠道,已实现交叉任职72人次。

街道主导,社区抓总,变“被动服务”为“主动介入”。以实施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累计改造老旧小区80余个,成立物业全覆盖工作领导小组,在前期成立真诚物业服务公司的基础上,12个社区分别成立物业项目部。针对167个小区实际情况,采取招投标方式聘用第三方物业公司进行市场化管理,探索居委会动员、居民自治、多方协同、成本价服务、街道托底,推行居委会引导、业主参与、开发单位联动、政府帮助扶持等多种治理模式。目前已投资100余万元,建设物业用房87处,安装道闸39套,配备保安、保洁人员320余名。

业主共议,多方联动,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出击”。凝聚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和社区“双报到”单位等多方力量,构建起党组织引领下的“1+3+N”工作机制。由社区党组织牵头,组织召开恳谈会、协调委员会、联席会,安排部署“红色物业”重点工作,协商解决群众诉求。去年共召开“三会”72次,解决物业管理问题341件。积极对接“双报到”单位,建立党员志愿服务队、群众志愿服务队、行业志愿服务队等各类队伍138支,开展益暖空巢、筑爱逐梦、义诊专家进社区等活动270余次。10月23日,重阳节前夕,在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了“情暖重阳”、“红色物业志愿服务队进社区”公益活动,参与单位有枣庄和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和东湖护理院,现场免费为老年人提供体检和健康咨询,同时为居民发放疾病防控知识宣传手册,广泛做好理论知识宣传。

活动现场,枣庄和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文介绍,“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企业也一直在坚持做一些公益活动,在九九重阳节到来之际联合东湖护理院开展此次义诊活动,也算是尽企业的一点爱心和绵薄之力,下一步我们枣庄和泰物业在文化路街道的大力支持指导下,着力打造“红色物业”创建活动,并着力推进服务社区居民的公益活动。”

朱文同时介绍了枣庄和泰物业的运营理念,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体制创新;坚持公益属性,市场运作;坚持政策支持,保障到位;坚持多方联动,多元共治。

市场运作,服务先行,变“低档缓行”为“加速前进”。实行物业管理市场化运作,引导物业公司积极支持小区项目融合服务,不断提升物业服务质量,从“一防两保一护”(防疫、保洁、保安、维护秩序)逐步向“一防两保三护”(防疫、保洁、保安、护绿、维护秩序、设施维护)过渡。探索建立考评机制,指导东郊小区、康宁七号等7个小区选举产生业委会,择优选聘物业公司,计划开展绩效联评,依托“党组织、业委会、居民业主”实行三级评比机制对物业服务水平进行考评,作为物业服务公司备案、选聘、服务收费的重要依据。对服务管理不达标、整改不力、居民满意度差的物业公司,指导小区业委会启动退出程序。探索推行“码上物业”,将信息公开、便民服务、意见反馈融为一体,满足居民群众个性化需求。通过联合举办文艺汇演、文娱活动场所改造等方式,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

新闻推荐

山亭区63个村设立“生活互助会” 政府购买公益性服务,提供服务方获生活补助

做了三十多年邻居,马桂英和田立兰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亲近。“俺现在多了一个闺女,家里有啥事都叫小兰。”马桂英笑着说。...

枣庄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枣庄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