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薛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你“点单”我“送菜”,“私人定制”服务送到户
志愿者到户收集“点单”信息。刘星颖、刘星梦姐妹俩在巨山街道托三社区的朗读设备上进行朗读。薛城区邹坞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的“菜单”。庄头村的妇女们点了一单学习太极拳的服务。志愿者“接单”到户提供理发服务。专家送农业技术下村。如今,在枣庄市薛城区,文明实践中心的服务已经“送”入人心。
去年,当枣庄市薛城区被列入全省第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时,一场事关百姓福祉的改革就此展开。
要干就干出好成绩,要干就干出真特色。如何打通服务百姓“最后一公里”,成了薛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重点突破工作。经过一年多的调研摸索,薛城区在做好规定五大工作“讲、评、帮、乐、庆”的基础上,延伸出了“送”,这一模式成了薛城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的亮点特色。
“我们理解,‘送’的字面意思是带着关心到基层,简单地说就是把百姓所需要的服务精准送到户,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成可以‘点单’的平台。”薛城区文明办副主任任领这样介绍“送”的含义。
群众线上“点单”
家门口享受服务
11月28日,初冬的暖阳洒在庄头村,刚过了中午头吃饭的点儿,村民刘爱英、徐敏等人就早早来到村头的党建广场等着。
她们在等啥?“我们通过手机点的‘太极拳外卖’一会就到了。”人群里有人笑着说。
庄头村在薛城区邹坞镇是个大村,1800多口人,往年一到冬天,村里的老姊妹们就闲下来了。今年,刘爱英等人就想利用冬闲的时间活动活动筋骨学学太极拳。听说镇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通过点单就可以帮她们实现“梦想”,几个人就通过手机在线上点了一“单”。
令她们没想到的是,很快,镇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的工作人员就联系上了她们,通过对接志愿者服务队,当天下午就确定好了第二天授课的时间和地点。
“在家门口就能学打太极拳,心里别提有多滋了!”刘爱英说,有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单”服务,村里举办活动更灵活了,下一步,她们还想“点单”看场戏。
从2018年被列入全省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开始,薛城区就着手整合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资源,建设了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镇街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邹坞镇作为薛城区较早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的镇街,“送”的工作模式在这里以群众“点单式”的服务体现。
说起探索“点单”服务的初衷,邹坞镇党委委员吴娜这样介绍,因为信息沟通不畅,原来“填鸭式”的推送效果不佳。如何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的工作变被动为主动?“把主动权交给了广大村民,通过‘点单式’配送,精准服务每一个有需要的当地百姓。”
“点单式”服务如何开展,邹坞镇有线上线下两套工作流程,“线下,每月上旬各村(居)文明实践站下发‘菜单’征求群众意愿,各实践站整理汇总本站群众点单项目,然后上报镇分中心协助安排‘接单’队伍。”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工作人员李伟说。
线上“点单”更加快捷,群众在微信群“点单”后,分中心联系志愿服务队“接单”,然后到各实践站开展“上门”服务。“从‘接单’到‘上门’服务,一个流程最快两天完成,最迟也不会超过一周。”李伟说。
邹坞镇以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平台,以文明实践志愿者为保障,采取文明实践“群众点单政府买单”的方式,让群众自己决定实践活动的主题,政府按照群众的“菜单”来配送,让文明实践服务更加精准,让惠民便民力度大大提高。
“‘点单式’文明实践服务模式,进一步畅通了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生活需求,实现了文明实践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提高了活动的‘供需’匹配度和百姓的获得感。”吴娜告诉记者。
文明花开别样红
书香文化气息浓
从今年2月份开始,巨山街道托三社区的刘星颖、刘星梦姐妹俩就共同培养了一个新的爱好——朗诵。新爱好的培养得益于巨山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的送“书”活动。
托三社区曾是个穷村,前几年,村里抓住股权改革的机遇,一下子发展成为当地响当当的集体经济强村,去年村集体收入破亿。
村民富裕后,对精神文化有了更高的要求。2018年11月份,村里建起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不少村民纷纷提出要求,能不能在站里设个图书馆。
村里了解到民意后,以文明实践站的名义向街道分中心提出申请,很快分中心就有回应,“村民有需求,分中心就‘送’。”巨山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负责人杨洪振说。
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一间占地虽然只有40平方米,但是可以“听”5000本书的图书馆建成了。村民在图书馆扫码听书,即可以在图书馆听也可以扫完码后拿手机回家听,非常方便。
“太好了,现在通过手机扫码就可以了解国家政策还有健康知识。”村民刘爱国今年67岁,社区有了图书馆后,他扔了以前用的收音机,买了一个智能手机,天天没事就到图书馆听书。
在图书馆除了听书,还有一台特别的设备让不少村民着迷,这台设备也是分中心“送”的,用它可以朗诵诗歌,学习外语,而且具备录音功能。托三社区书记刘旭东笑着介绍,每天一到学生放学,这台机器就成了“香饽饽”,不少孩子在图书馆听书的同时还通过这台机器培养了朗诵的爱好。
送服务、送技术、送健康,薛城区,在“送”字上做文章,不盲目追求“高大上”,更加注重因村、因人而异。既要送的满足群众的需求,又要有特色个性。
前不久,巨山街道百余名村居妇女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讲堂暨新农村新生活家政技能培训班”,通过为期5天的技能培训,不仅系统学习了母婴及小儿推拿等专业知识,还深刻感受了家风家训、爱诚孝仁、孝老爱亲等优秀文化的魅力,让她们受益匪浅。
在沙沟镇,该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组建红色文化志愿队伍,针对百姓需求,定期送文化。杨家昶是沙沟镇志愿者服务队的队长,很多故事都是在他的考证下不断完善,他也成了很多红色故事的宣讲人。
11月29日,受沙沟镇小学师生邀请,杨家昶再次走进课堂,向师生们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临城劫车案”、日军沙沟镇受降以及铁道游击队的相关故事,给全场师生上了一堂深刻的红色教育课。参会学生表情严肃、认真聆听、心灵上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接受了一场传统文化的洗礼。
“送”出的服务,不但有回访,薛城区还以群众满意度为主要依据,建立星级积分评价制度,评定“星级实践志愿服务队伍、星级实践志愿者、星级实践基地、星级实践项目、星级实践活动、星级实践站”六个“五星”项目,同时建标立杆,示范带动,全面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
新风尚依托平台
“送”进千家万户
12月1日,一场别具一格的学堂培训在常庄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进行。
在现场,除了来自该街道的30多名小学生在学堂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外,通过“薛城之声”图片和视频直播,全区另外7个分中心的200多名学生也同时实时观看了现场教学。
现场教课的老师齐文文告诉记者,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止一次出现在她的课堂上了。“孔子的学生万章就是我们常庄街道人,我们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成立万章学堂,为学生上传统文化课。通过平台直播的形式,我们的课就可以分享到别的分中心了。”
今年1月份,薛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融媒体中心携手,开始探讨“送”字的另一层含义——信息资源共享,跨区域互通互联。
“除了分中心和分站能第一时间收到栏目外,只要是安装我们App的群众也能看到。”薛城区“薛城之声”负责人张生介绍。
从新时代文明课堂、红色讲堂,到志愿者服务队宣讲,薛城区两个中心资源互利共享搞直播活动。这些活动,把一些地方做得好的活动宣传引导出去,形成“一点开花,处处闻香”,引领了时代新风尚,弘扬了社会正气。
除了视频直播,薛城区还开通了薛城文明实践微信公众号,购置了文明实践科普e站移动终端,定期更新传习内容,将各类优质传习资源植入窗口分类呈现,开展“云上传习”,把传习课堂送到群众“指尖”上。
“坚持线上与线下互动,整合网上网下多种资源,建立薛城文明实践微信公众平台,对不同层次群体、不同内容需求,实行‘个性化定制’,分类施策,因人施教,逐步形成‘活动项目群众点单、文明实践员派单、部门负责人接单、媒体宣传引导’的工作格局。”薛城区文明办副主任任领说。
新模式带来不一样的变化,作为山东省首批、枣庄市唯一的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区,薛城区按照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工作思路,立足先行先试,写好“送”字文章,将新时代文明实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让新时代文明像蒲公英一样随风飘散、飞入寻常百姓家,在造车鼻祖奚仲故里、铁道游击队的故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新闻推荐
薛城区住建局加大监管力度开展隐患排查燃气安全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区住建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以构建...
枣庄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枣庄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