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蜗居”到“适居” 从福利分房到高层住宅 草屋变高楼 住房大变样
新中国成立70年,枣庄市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群众生活居住质量都有了很大提升,原本的茅草屋、大瓦房,如今已经拔地而起高楼大厦。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的最新数据显示,枣庄市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978年的不足10平方公里扩大到215.7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增加到14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8.88%。
从棚到屋不断翻建
市中区中兴花园的老赵,是一家企业单位的退休职工,今年68岁。在老赵的印象中,童年时的第一个家是父亲用草、石搭建的小棚。“那时候,解放北路周边很荒凉,也不是现在的高楼挺立,父亲搭了一个只有20平方米的小棚子,一家6口挤在里面,兄弟姐妹住在大通铺上,直到我上初中。一到下雨天,外面下雨,棚里漏雨。”老赵说。上世纪80年代,兄弟姐妹陆续成家,家中人口增多,住房问题日益突出。老赵和弟弟帮着父亲又盖了两间瓦房,作为他和弟弟两家的婚房。“那个时候,旁边已经有人居住,邻里之间有什么事情都会搭把手,一起盖房。”想起年轻时候邻里互帮互助的情景,老赵至今还是很怀念。
高新区新大都花园小区的王先生今年52岁,在他的记忆中,小时候的住房是父母单位的福利房。“我们兄弟三人和父母挤在一间瓦房里,屋里只有父母结婚时置备的一张床。后来兄弟仨长大了,就在床上睡,父母常常打地铺。”王先生说。
住房商品化棚改开始
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老赵在香港街附近做起小生意,慢慢有了点积蓄。“那时候‘万元户’就代表着家里很富足了。”老赵说,手里有了存款,他便置地盖起了三间瓦房。随着王先生兄弟三人成家立业,他在婚后也买了一间小瓦房,并在房子四周围起了小院。“当年,一家人住在一个小院里,有房有床感觉很满足。”王先生说,后来国家加强了产权管理,鼓励居民通过翻建平房改善居住条件,而市场上出售建筑材料的商家也渐渐多起来,需要什么建材就可随处买到。
随着家里人口增多,小瓦房已经不能满足需求,这时候,商品房出现了。王先生花了1万多元,在城里买了一套房子。“房子是两居室,面积不大,只比原来的小瓦房大点。”王先生说,2009年,薛城区开始棚户区改造,他所居住的小区有幸成为第一批棚户区改造的房屋。“2010年开始拆迁,2013年初,新房子建好,我们一家人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大房子。”王先生说,他分到了110多平方米的三居室。如今,儿子已经成家,王先生将分得的燕山国际小区的三居室送给儿子做婚房,自己和妻子在新大都花园又买了套房子住。
站前鑫苑小区的杨先生,也是棚户区改造的受益者。“以前从没想过有一天会住在高楼里,看着楼下车水马龙,真是让人激动。”杨先生说,如今他和儿子、女儿都住在同一个小区。对于他来说,生活富足,儿女相伴左右,是人生的又一件幸事。
高层住宅拔地而起
2012年以来,随着枣庄市棚户区改造、旧城更新、新城建设、东西对接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一大批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的重点基础设施的兴建、投入运营。在市委市政府“新城做靓 老城做新”思路的带动下,枣庄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经过一系列修编后,2016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城市总体规划重新编修后,构建了全新的城市发展战略,新的城市总体规划注重城乡一体、统筹发展,在总体规划确定的3069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加强城中村和城乡接合部整治与改造,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应当统筹考虑为周边农村提供服务。
今年32岁的种先生,曾在薛城区长江路上一所中学读初中。在他的印象中,他上初中时学校周围还没有现在的繁华。“学校周围很荒凉。”种先生说道,我家原本住在薛城区常庄镇种庄村,位于学校的南边。“那时候,学校南边是农村,都是些平房、瓦房。最近这几年,高层住宅拔地而起,学校周围也建起了奚仲广场,每天晚上灯火辉煌,人来人往。”种先生说,他所在的村子也划入拆迁范围,现在他住在薛城区香江花园的三居室里,站在高楼上,每天晚上都可以俯瞰城市灯火。
(记者 董艳 文/图)
新闻推荐
文/鞠同心“平地能撑船、床上能钓鱼”的“洪水走廊”,成了鱼米之乡;“油点灯、石碾米,挑水走十里”的贫困山区,成...
枣庄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枣庄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