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纸书信到微信视频 通讯方式多 联络更便捷

枣庄晚报 2019-09-10 09:40 大字

如今,连五、六十岁的大妈们都会使用微信语音、视频。(李佼 图)

从“近处靠吼,远处靠走”到“一机在手,天下我有”,从书信、电报到固定电话、BB机,从移动电话鼻祖大哥大到智能手机,随着科技的进步,通讯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枣庄市分公司的数据显示,枣庄市的信函、包裹从1989年的平均每天20—30万件逐渐减少为2018年以信函、明令片、印刷品、公函等为主的5—6万件。

1989年,一纸书信连两地

“我父亲今年84岁,是矿上的一名退休职工。上世纪六十年代,要想跟外地的亲友联系,写信是唯一的办法。”近日,在市中区解放组团,57岁的甄先生说道。从1956年到1958年,枣庄到济宁的一封封书信,让甄先生的父母成为文字的信徒。1958年,分离了数载的两个人,终于在枣庄完婚。“那个时候,8分钱一张的邮票能寄到全国各地,把信寄出,就开始了漫长的等待,期待着尽快得到回音。”甄先生说,当时派送乡镇邮件都是靠邮递员骑自行车送件,邮件先送到镇上的邮电所,囤积几天攒够一定数量集体派送,再由邮递员按照信件上的门牌号一家一家送达,距离远的,一个多星期才能收到回信。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枣庄市分公司投递管理杨姓负责人介绍,1989年,包裹还属于该公司接收、投递,枣庄市信函、包裹平均每天20—30万件。“几十年前,投递员每天负责分拣信件、报刊之类的,并将这些信件和刊物按时投送到目的地,每条邮路最多的时候有五、六十封信,最少也有二、三十封。”该负责人说,那个年代,大家的通讯方式就是书信,速度慢,传递的时间长,最少都要20天。如果有紧急的事情,也可以发电报,各个邮电局都配了专职的电报员,但是费用较高。

2000年,短信问候成时尚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固定电话渐渐进入市民家庭。年近九旬的王女士住市中区桃园小区,于1989年申请办理安装了固定电话。“当年我们还住在文化路上,个人办理固定电话需要‘电话票’,儿子便托关系找人,好不容易找了一张票,才给家里申请了一个号码,花了2000元才装上。”王女士说,有了电话,亲友同事间联系起来就方便了许多,一些邻居也经常来家里借电话用。随着电话初装费取消,实行城乡电话同网同价,市民安装使用电话的负担大大减轻,固定电话如雨后春笋在每家每户出现。

2000年前后,手机逐渐成为主要的通讯工具,2000年,各电信运营商也相继推出手机短信业务。同年,信函、包裹的数量降为平均每天15—20万件,短信逐渐取代书信,成为文字信息的载体。许多大学生毕业后,不管是平时的联系,还是逢年过节的问候,更喜欢通过短信发送,乐此不疲。

2003年2月份,临近大学毕业的刘女士花2000多元购买了一部手机,“当时会订购包月短信,但每个月都会超量,一条短信的字数是有限定的,超出了就算两条,所以严格控制字数,当然字数也不能太少,不然觉得挺亏。”刘女士说。

2018年,微信聊天又视频

2008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时代到来,通讯的概念已不仅仅限于简单的通话,聊天、购物、学习、娱乐、视频、支付、电子邮件等功能均可在手机上实现。传统书信剩下的只有情怀,甚至就连固话也已不再是家庭的标配,信函、包裹的数量平均每天11—12万件。

2018年,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枣庄市分公司以信函、明令片、印刷品、公函等为主,平均每天仅有5—6万件,全市邮筒数量180个左右,邮政接转点约3000个。

记者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收到共50份涵盖“50后”—“90后”的年龄段的样本。77.08%的受访者表示第一次写信是在小学,60.42%的受访者已有超过十年没有写信。“微信、QQ等太方便,喜欢秒回”“不知道写什么,也不知道写给谁”“收信等待时间太长,没耐心”成为受访者不再写信的三大主因,分别占比70.83%、54.17%和33.33%;同时,“生活需要仪式感”“家庭教育(亲子沟通)的一种方式”“享受等待的惊喜”则是坚持写信者给出的原因,分别占比29.17%、22.92%和22.92%。

(记者 李佼 通讯员 杨德利)

新闻推荐

个头小8元一斤 个头大10元一斤 鲜枣大量上市 价格不低

晚报讯(记者杨舒)“鲜枣大人和孩子都喜欢吃,每年我都会买,可今年我就没有买,鲜枣的高价让我放弃了购买的冲动。”近日,在薛城区...

枣庄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枣庄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