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哨报到”破解“看得见管不了”
□本报记者毛鑫鑫
在北京市朝阳区光华北二街的两侧,9个街边小公园是周边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而在以前,这里荒草丛生、垃圾满地,还有居民搭起违建,人车也无法通行。为何能有这样的大改变?这是双井街道“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结果。
“当时这里情况比较复杂,涉及的交通、环境等问题太多,加上有些居民反对,我们几次开工都被迫停下,仅凭街道一己之力根本解决不了。”朝阳区双井街道党工委书记董健说,于是,街道吹响了“集结哨”,区10余部门迅速赶到现场。区城管委统筹打通断头路、区社会办指导社区做通群众工作,区绿化局设计实施景观绿化……基层和职能部门发挥出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打通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基层是最容易发现问题的地方,但往往权力有限;职能部门虽具有相关权力,却难以深入一线发现和解决问题。“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所要针对解决的,就是这个城市基层治理的大难题。2018年,北京将这项改革作为全市的“一号课题”,在169个街乡进行试点。
“哨子”交到街乡手上,如何才能吹响?一个必备的条件是要给基层赋权。“北京赋予街乡综合执法指挥调度、多部门协同解决的综合性事项统筹和考核督办等6项原先不具备的权力。”北京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革介绍,原来的考核主要是上对下,现在更注重下对上,街乡对有关职能部门及其派出机构的考核结果,占被考核部门绩效权重不低于1/3。
“哨声”响了,部门报到的步子还得能跟上!去年6月,双井街道综合执法中心成立,有城管执法队、食药、安监、交通等部门人员常驻。“这些部门下沉到了我们街道,不用再去协调时间,‘哨声’一响,就能立马行动。”双井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刘伟说。
街乡有了权,职能部门和干部也沉到了基层,仅仅是聚力解决某个顽症痼疾?从更深层面来看,“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是在探索建立一套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快速响应机制,以更好地服务群众。
前不久,双井街道九龙社区的居民黄安芳拨打了12345市民热线:家附近的一座桥在夜间休息时间施工修理,声音很吵,影响睡眠。“我当时就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没想到第二天晚上就听不见声了。”黄安芳对问题的处理速度直说满意。
群众的诉求就是哨声。在双井街道的市民诉求处置中心,对市民反映的问题,工作人员24小时接收,然后及时派单,并进行回访。“群众反映的问题就是最大的事、最重要的事。社区、街道能解决的就自己解决,需要多部门合力解决的就‘吹哨’。”董健说,总之,就是要让群众的诉求都能得到快速响应,做到“接诉即办”。据了解,北京自今年1月1日推行“接诉即办”以来,解决率从40.11%上升到53.86%,满意率从61.21%上升到72.93%。
穿行在北京的街巷,记者发现在很多路口的公示牌上,写着“小巷管家”的姓名和电话。而这些“小巷管家”由在辖区居住、生活和工作的居民担任。他们随手解决力所能及的环境问题、走访收集社情民意……通过他们的志愿服务,城市正推动形成“共治共管、共建共享”的治理模式。
以人民为中心,改革在不断往深里走。
今年上半年,朝阳区完成了街道机构改革。“街道原来有20多个科室,都是向上对口,执行上级下达的任务。现在精简为向下对应的六室一队三中心,直接服务群众。”朝阳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研究室主任赵博洋说,改革后,街道机构减少一半以上,将力量整合在一起,职能更优化、运行更高效。
“首都‘吹哨报到’改革过程中揭示出的一些规律,给了基层治理多方面启示。首先要搭建起平台、建立起机构,把县区的执法力量沉下去。镇街也不是什么事都能‘吹哨’,还要有针对性地细化‘吹哨’专项清单。”枣庄市委书记李峰表示,要推动“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在枣庄的街道、乡镇进行试点。
(本报北京7月22日电)
新闻推荐
7月17日,山亭区组织安监、公安、卫生、食品药品等部门工作人员走进企业,开展以“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为主题的安全生...
枣庄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枣庄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